從前,人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今天,我卻想說,以貌取人,是應該且值得肯定的。
著名主持人楊瀾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年輕時她在國外找工作,第一次因為穿便裝而被面試官以形象和能力不符拒絕,她在咖啡廳穿著邋遢,被精緻的英國老太太委婉地告知自己洗手間的方位,透過鏡子,她第一次感到自己不被尊重是應該的;等到第二次面試時,她衣著得體,順利地通過了面試。
楊瀾的優雅精緻我們都看在眼裡,她告訴我們,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作為女人,你必須精緻,這是你的尊嚴。這是楊瀾在英國老太太身上學到的道理。其實,不論男女,妥帖地收拾自己,既取悅了自己,也尊重了別人,不是一舉兩得嗎?
以貌取人的社會,其實再公平不過。第一印象看的,便是外貌舉止,整潔的外貌,得體的舉止,誰會不喜歡呢。都說,愛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如果連外貌這一關都過不了,誰還想了解你的才華和人品呢!
精緻,不僅僅是一種生活行為,更是一種態度。
你可以決定自己是邋遢地度過今日,還是得體地享受這一天。
一個人的形象,其實蘊含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流過的淚。難道沒有人跟你說,你認真生活的樣子,真的很美嗎?
我們天生,就會對美的事物產生好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但喜歡美人,更希望自己是個美人,追求美,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哪會有人不愛美,哪會有人不希望自己美?
何況,以貌取人,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從一個人的指甲指縫可以看出他是否愛乾淨,從一個人的站姿坐姿看他是否有良好家教,從一個人的體型身材看他是否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從一個人的面部肌膚看他的保養習慣等等。
很多時候一面之緣,從第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衣著打扮之間,舉手投足之時,盡顯無疑。
老人家常看的面相,其實看過了無數人,僅看你一眼,便能一下子拿捏住你的人品性格。,
但凡是生活越好的人,越會注重生活的得體與講究。
我們常說要注重內在,難道外在就可以全然忽略了嗎,外貌就不能代表我們自己了嗎。注重了內在,有了才華和能力,是不是要更好的外在來相配呢?
美,是一輩子的事,注重外貌,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本就不注重的人還要來綁架你不要變美。
以貌取人,理所應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