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瘦到底怎麼吃?你要的答案全在這!

光頭強| 2017-08-05| 檢舉

1、晚上八點後吃東西更容易囤積脂肪?

我們先來回答困擾廣大吃貨同胞們的老大難問題。事實上,晚上吃東西(宵夜)和體重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體重的變化只取決於卡路裏的攝入量和消耗量這兩個因素。如果你吃的比消耗的熱量多,無論是從早餐午餐晚餐還是宵夜攝入,體重變重是必然的。

大家普遍覺得過了晚飯飯點吃東西會長胖,是因爲在食物的選擇上出現了問題。捫心自問一下,提到宵夜,有多少阿宅們腦海裏浮現的是全麥麵包低脂酸奶燕麥棒,而不是洋快餐薯片燒烤泡麵呢?深夜選擇吃美味又高熱量的食物,接著就吃得根本停不下來了...此問題結論是:什麽時候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吃什麽和吃了多少!

2、一天吃標準三餐或是分散成5~6次小份量用餐,哪個能更好地控制體重呢?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聽過「少量多餐」這樣一種健康飲食原則,因爲對於中國飲食習慣一直都是一日三餐,頂多加個夜宵。其實這一飲食習慣在歐美國家早已相當普遍,但是他們也分三頓正餐(早中晚),其他幾餐都是snack(水果,奶昔之類)。多餐習慣有這樣幾點好處:

1、持續爲身體和大腦提供能量,延緩饑餓,減少對食物的渴望。

2、控制體內血糖水平和胰島素分泌。

3、減少脂肪堆積,維持(增加)肌肉總量。

所以說,對於只爲健康需求的普通人來說,可以在三餐中間適量添加幾餐snack。但是對於想控制體重(或者增肌)的阿宅們來說,在攝入總量上需要有一個控制。因爲:體重的變化只取決於卡路裏的攝入量和消耗量。對於減脂來說則需要減少自己一天總攝入量,然後分成5-6頓來吃;反之,增肌則需要增加自己一天總攝入量,再分成5-6頓。這就是「少量多餐」的緣由,不要只關注在「多餐」上,在沒有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很容易吃多。

3、健身鍛煉可以抑制食慾嗎?

研究表明:在激烈運動後一小時內,人的食慾處在一個降低的趨勢。一小時後,食慾逐漸恢複到正常水平。但食慾的控制是一個很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了胰島素,激素,心理作用(據說失戀的人群容易暴飲暴食?),血糖濃度等其它因素,所以鍛煉對於食慾有無長期穩定的影響還是比較難考證的。

有日常堅持低中強度鍛煉習慣的人與普通人在食量上不應有太大的差異。而專業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後吃非常多的食物(身材還是很好~),是因爲他們消耗量還是比攝入量多。

4、進餐後多久才可以進行鍛煉?

進食後三小時再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計劃是比較推薦大家採用的。因爲食物中營養物質被人體完全消化吸收的過程大概也是三個小時(碳水化合物需要1小時,蛋白質2小時,脂肪3小時)。

如果吃完飯立刻去鍛煉或者跑步,容易産生胃痙攣、腹部不適及急性闌尾炎的風險。不過~個人感覺,具體飯後休息多久也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有些阿宅生來「骨骼新奇」,吃完飯怎麽活蹦亂跳都無妨。不過還是奉勸大家悠著點啊!

5、爲什麽周圍的阿宅減肥這麽容易,而我卻每每事倍功半,減不下體重呢?

首先,減肥難易程度與基因天賦是有關的(這個事實確實很難讓人接受),有些人生來就是隨意控制體重的霸道總裁型。其次,性別對於減肥也是有影響的。相比於女性,男性通過減肥甩掉腹部的脂肪更容易。另外,一個人的現有肌肉量和新陳代謝率,也就是熱量消耗率呈正比。

換句話說,通過減少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鍛煉的方式,筋肉人更容易減重。當然,考驗一個人減肥成敗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一個人的毅力,決心和抵抗誘惑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堅持鍛煉,堅持低熱量的飲食,拒絕各種美食的誘惑,拒絕給自己找各種放鬆一下的藉口,和脂肪君的對決中,你肯定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6、攝入碳水化合物對減肥不好吧?該怎樣分配碳水、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比例,來有效減脂呢?

這裏又要再強調一遍減肥的核心理論了:體重的變化只取決於卡路裏的攝入量和消耗量。(供小於求,瘦成一道閃電不是夢;供大於求,那就祝你好運了。)因而大家不要太糾結於攝入碳水脂肪和蛋白質比例的問題。想有效減脂,這裏推薦大家多吃一些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因爲實驗證明這些食物更容易讓人有飽腹感,而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就不太給力。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的進食都不是因爲真的餓,而是各種各樣的外界原因導致的,比如說:周圍朋友都在吃;食物色香味俱全,不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自助餐必須要吃回本;化悲傷爲吃貨的力量等等都是導致自己最後吃撐的罪魁禍首。

7、爲了減脂,有沒有必要完全停止某一類食物的攝入?

最有效的減肥和避免體重反彈的方法,就是生活方式的長期改變,包括了健康飲食計劃和充分的運動。一時興起吃市場上售賣的減肥餐,近乎變態的節食甚至絕食,帶來的只是短期速成的效果,並不具備可持續性。因此,沒有哪一類食物是完全不能出現在日常食譜中的。一個健康的飲食方式強調每種食物的攝入都要有個度,保持營養均衡才是對身體最有益的。

8、一定要通過營養補劑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嗎?

截止到目前,營養學家們也沒能拿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營養補劑,特別是維他命類補劑,能夠有效地防治慢性疾病的發生。但是有確鑿研究表明,長期服用魚油膠囊(富含Omega-3)是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

總的來說,大家不能依賴於營養補劑,而應該把補劑當作是一道保險而已。通過日常飲食(水果,蔬菜,魚,低脂或者脫脂乳製品)來攝入充足的營養(維他命,礦物質等)才是王道。

9、怎麽才能可持續地,科學地,有效地減脂呢?

減脂容易,保持難。要想維持理想體重的關鍵還是在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量的鍛煉。一時衝動所制定的減脂計劃通常具有以下特點:虎頭蛇尾,身心俱疲,難以維持。一開始就用力過猛,高估自己的決心和承受能力,結局必然是個杯具。而科學的減脂計劃應該是嘗試在接下來六個月到一年內減少7-10%體重,然後再花至少六個月的時間來維持相同的體重(很多阿宅因爲減肥心切,就選擇跳過這個鞏固體重的過程。)減脂是一個講究循序漸進的過程,飲食學家普遍建議大家把每個星期減掉0.5到 0.9 公斤的體重設定爲目標,這樣的計劃會更有效,持續性更強。

10、我真的下定決心要減脂 多運動,可我上學(上班)沒有時間去健身房唉...

時間擠一擠,都是有的...每個人對特定事或者活動的重視程度(喜愛度)的不同,決定了每個人願意爲此付出多少的時間。盡管這是個客觀事實,但我們也理解有些阿宅們還沒有做好立刻迎接改變(泡健身房)的準備。所以呢,這裏的建議是鼓勵大家多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中做出改變:少坐電梯和扶梯,多爬樓梯;可能的話,每天乘公交或者地鐵上下班或者上下學時,早下一站,換步行;在家看電視時,少用遙控器,多從沙發上爬起來手動調頻道;經常久坐的上班族或者學生族,每隔一個小時站起來活動活動等等。

這些生活上的變化也許不能讓你的體重、體脂率或者肌肉量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也算是在百忙之中所能做的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選擇咯。做了總比不做好,多做總比少做強!

11、低脂食物是不是就是低熱量食物?

一般情況下,低脂的天然食物其熱量水平也相對的比較低。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 食品加工水平的提高,有些食物的脂肪含量可以被人爲地降低,例如市場上有很多低脂奶,脫脂零食和甜點啊。在這些食品的脫脂加工過程中,很多食物本身的味道和結構被破壞了,於是食品廠商「靈機一動」,通過添加各種額外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成分來找回那熟悉的味道,其後果就是這些加工過的低脂食品所含的卡路裏變多了。

12、據說咖啡因可以提高運動表現?

是的,咖啡因可以提高大家有氧及阻力訓練的運動表現。和常識相駁,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人群適量攝入咖啡因,並不會導致體內水-電解質不均衡,體溫過熱或者是耐熱能力下降。

事實上,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專業運動員都有定期定量攝入咖啡因的習慣。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已經是咖啡或者其他富含咖啡因食品的重度用戶,運動前攝入咖啡因並不能顯著提升你的運動表現噢。友情提醒,長期攝入大量咖啡因(每日超過300毫克)有可能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女性骨骼密度下降, 神經緊張,失眠,頭痛疲乏等症狀。

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6/node15922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