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這道菜,千奇百味。每天有結婚的,還有離婚的,神鬼莫測。離婚對於一些人是種解脫,是一種重生,雖然失落、痛苦、難過,但時間能沖淡一切,心靈會慢慢釋然。
一
李想和小丹是一對師生戀,李想在農村支教那年認識了小丹,很單純的、樸實的農村學生,給人的印象害羞,一說一笑。
李想那時是小丹的班主任,對小丹很照顧。可後來,小丹的眼睛不好,初三沒念完就輟學了,在後來,又出門打工去了,這也許是一個農村女孩的命運吧,不打工就嫁人。
很久他們沒有聯繫,這時的李想已經在城裡上班了。一天百無聊賴,不知怎麼的,偶爾會想起那張害羞的臉。
一天,李想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遲疑了一會兒,他還是接上了,原來是小丹給他打的,李想有些激動。小丹說她在外地打工,問候一下黎老師。李想和小丹就這樣聯繫上,打電話的頻率越來頻繁。
二
情愫就這樣開始蔓延,一個青年人和他的學生就這樣的戀愛了,還愛的很深,再後來,小丹回來了,李想不顧家人的反對娶了小丹,雖然他比她大八歲。
悲劇之前,往往伴隨著瘋狂,愛情沖昏了理智,為婚姻蒙上陰影。
李想和小丹剛結婚時還好,可是慢慢的,矛盾越來越多。一個大學生和一個初中生,一個中年人和一個正當年的少婦,學歷、思想、觀念、年齡的差別,說不到一起去,吵架。玩不到一起去,打架。消費差別,一個享樂,一個節省,一個想的是自己,一個想的是婚姻。
尊重、理解蕩然無存,李想和小丹就這樣過著,彼此的怨越來越深,想過、說過離婚,可他們還有兩個孩子。
李想說小丹最多的是沒素質、沒文化。小丹說黎明最多的是沒能耐、沒出息,就是有個破工作。
三
再後來,他們懶得說話,懶得吵架,懶得在一起,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不想在離婚了,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名存實亡的婚姻,選擇的錯誤造成的,也許他們一直保持師生關係才是最好的結局。
離婚不怕,怕的是守著活死人墓,還在過日子,名存實亡還在湊合。婚姻里的是是非非說也說也說不清楚。前半程的和諧,後半程的多磨。沒有感情還在過,捨不得的太多,牽絆太多,沒有勇氣說分手。
是婚姻的悲哀,也是自己的悲催。人很少能為自己而活,婚姻里你就看出來了。
比起離婚,婚姻最壞的打算是守著名存實亡的婚姻過一輩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