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淤血,女人就健康

女性天生缺乏抵禦淤血的能力。痛經、產後風、習慣性流產、妊娠反應、妊娠中毒症、不孕症等是女性的常見病。這些病多多少少都跟淤血有關,只有好好地治療淤血才能去除難纏的病根。

女性難以駕馭淤血的原因是每個月準時「輪迴」一次的月經。健康的女性底氣很足,子宮的收縮力很好,所以經期可以將子宮內殘留的污血排除乾淨。

經期排出的血液是老化的血液,跟正常的血相比較為黏稠,含氧量少,營養成分低,所以是不好的血液。如果這樣的血無法排出體外將會通過分布在血管壁上的血管重新循環進入體內。不健康的血液與其他血液相溶後沿著血管流動,侵犯關節、骨盆、卵巢、輸卵管……引發各種疾病。所以只要能夠化解淤血,很多女性疾病都可以自行痊癒。

痛經主要有七種類型

大部分女性都認為痛經純屬自然現象,很難判定略微的痛經是一種疾病。但如果痛經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了,就必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血液出現了什麼問題。

如果只是在經期輕度煩躁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小腹像針扎般,嚴重時好像刀絞一般疼痛難忍,就說明身體里已經產生了大量的淤血。不僅是小腹疼痛,腰酸、兩肋酸痛、頭暈目眩、消化不良都說明淤血比較嚴重。

淤血不僅僅造成身體上的痛苦。月經的時候女性會有很多情緒上的反應,這種情緒變化也跟淤血有關。

痛經以各種形式出現。按照症狀的不同,可以將痛經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疼痛型 小腹好像刀絞似的,疼得連腰都伸不直。每隔3~4個小時服用一次止痛藥才能勉強堅持。熱敷小肚子或者躺在暖和的房間裡會好一點。

2.寒症型 一到經期手腳就發涼,甚至到別人握一下都會嚇一跳的程度。經期結束後會排出很多白帶,嚴重時陰.道還會水腫和疼痛。這種情況下敷熱毛巾或貼發熱貼會很有效。

3.腸胃型 經期前後食慾下降,會便秘或腹瀉。嚴重時無法進食,即使吃東西也會馬上吐出來。

4.神經型 經期之前就會變得敏感、煩躁。因為心情憂鬱總會認為自己很差勁,感覺別人在輕視自己而不願意與人搭訕。集中精神就會頭痛,有時腦子裡還會忽然一片空白。

5.貧血型 經前兩三天開始感覺頭暈,經期結束一星期左右還是懶得動彈。臉色暗黃或蒼白,皮膚變得粗糙。經常會手腳發麻。

6.壓力型 即使平時沒有痛經的人偶爾也會因為壓力過大出現嚴重的痛經。還會伴有乳房脹痛、頭痛,經血里摻雜很多黑色的血塊。

7.產後後遺症型 分娩之前從未有過痛經的現象,但是分娩之後就開始嚴重痛經。這是因為分娩或流產後身體沒有完全恢復,子宮內凝聚了污血。這種情況下只有排出子宮內的淤血等致病物質才能夠儘快恢復健康。

淤血化開了就不會痛經

痛經與淤血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經期經血的顏色、血量、狀態來看,可以輕鬆地了解淤血的程度。血淤的時候,經血的顏色接近黑色而不是鮮紅色,嚴重的還會排出血塊。疼痛如果影響了日常生活,說明淤血的弊害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狀態。

現在孩子的營養都好,女孩在小學低年級有的就已經有月經了。初次月經如此提前,卻還將痛經作為一種自然現象來對待是非常愚昧的。對痛經不聞不問,本應該充分學習和運動的花樣年華就這樣浪費掉了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

如果痛經是由淤血引起的,就先要消除生成淤血的原因。首先不要積累壓力。因為壓力感會使血液黏稠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特別是子宮對壓力的反應更為敏感。由於子宮內血液循環不暢會形成淤血並成為痛經的病因,因此要適當地調節壓力。

年輕女性大多喜歡穿著緊身衣或露臍裝。雖然看上去比較美觀,其實為形成淤血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緊身衣會自然地促使血管壓力增加。穿露臍裝或冬天穿著單薄時很容易著涼,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血遇到寒氣就會趨於凝固,所以不僅是小腹,最好注意整個身體的保暖。

氣虛也容易形成淤血。尤其對於氣虛體弱、貧血的女性來說,痛經又是極其自然的事情。經期子宮內會彙集大量的血液,而氣虛體弱的女性為了從身體各處匯聚血液要使出吃奶的力氣。原本虛弱的氣會變得更加虛弱,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形成淤血。

中醫還將月經稱為月信,也就是說月經很有信用,每個月固定那個時候都會來,而原本虛弱的身體為了迎合每個月定期的承諾會過於疲勞,從而引發疼痛。現在很多女性還在氣虛體弱的狀態下為了減肥不吃不喝或過度運動,這也可能成為痛經的病因。因此,平時保持良好的體力並補充體內不足的氣血可以化淤,血淤的現象一旦解決了,痛經的現象也會自然消失。

如對您有幫助,請您關注一下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6/node14748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