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該如何保護和拯救盆底肌?

今天我們接著介紹盆底肌。盆底肌責任重大,懷孕生產過程中避免不了損傷,產後我們要好好保護它,減少盆底肌功能障礙的發生,但是這一疾病的發生率仍然很高。

什麼是盆底肌功能障礙呢?

盆底肌負擔過重,或者受到嚴重的損傷,會出現一系列的功能障礙狀況,在臨床上稱之為功能障礙性疾病,它已經成為了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五大慢性病之一。妊娠、經陰.道分娩、長期腹壓過高(慢性咳嗽、肥胖)、激素水平改變、婦科手術等都是導致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這一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了:尿失禁、大便失禁、性功能障礙、盆腔臟器脫垂、陰.道鬆弛、陰.道前後壁脫垂……新媽媽們,你們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了嗎?

盆底肌功能障礙發生率高嗎?

這一疾病離我們的生活遠嗎?跟我們的產後生活有關係嗎?

產後女性以上幾種症狀幾乎都有發生。就拿最為常見的尿失禁來說,統計數據如下:

• 孕期婦女25%-55%有尿失禁症狀

• 產後3個月存在尿失禁34.3%

• 一項研究發現:初產後沒有尿失禁者,產後5年壓力型尿失禁發病率19%;初產後3個月內有尿失禁者,5年後仍然存在壓力型尿失禁者 92%

很多新媽媽以為自己產後「出現尿失禁不要緊,會自動好起來」「我沒有尿失禁,我的盆底肌很強大」的美好願望大多數只是僥倖心理了。

產後媽媽該如何拯救盆底肌呢?

除了在孕前和孕期在指導下做一些合理科學的運動,增強核心肌力、提高骨盆穩定性、提高盆底肌收縮放鬆的能力,在產後階段,我們得通過什麼方法來拯救已受損的盆底肌呢?

目前公認有效能夠改善盆底功能的方法有三種:

• 盆底肌康復訓練:激活盆底肌,提高盆底肌力量,鍛鍊核心肌群力量,防治產後腰痛,腰腹部塑形;

• 盆底肌低頻電刺激:鎮痛,喚醒盆底神經,促進血液循環,鍛鍊盆底肌肌力,恢復膀胱容量; • 生物反饋輔助的盆底肌訓練:模擬視覺信號反饋,更為趣味性,量化指標讓使用者能夠更準確、更有效的進行盆底肌訓練。

對於寶媽們來說,是不是鬆了一口氣,有辦法可治就不是大問題,那就治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6/node14701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