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

「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

——楊瀾

怎樣的你,決定了別人怎樣的對待 婚姻生活,註定有太多的瑣碎和凌亂。一堆堆待洗的衣服,難免重樣的一日三餐,不聽管教的孩子,永遠收拾不幹凈的屋子,女人就像戰士一樣,在日復一日機械的重複中不斷地抗爭與妥協。

還記得有一次,在安頓好孩子後,我去浴室洗了把臉。看著鏡中那個都快不認識的自己,蓬頭垢面,衣衫不整,邋裡邋遢沒有一點女人該有的樣子,心裡一陣發酸。歲月真的是一把殺豬刀,帶走了膠原蛋白,也帶走了一個女人的心氣兒。

現實中也看過很多精緻的女人,在步入婚姻後,變成不修邊幅面目可憎,完全沒有了未婚時的美好。成天穿著睡衣逛菜市場,放任肚腩上的贅肉一圈又一圈地疊加,動不動扯大嗓門瞎嚷嚷,時不時聚一塊議論東家長西家短。閒時不是窩家裡嗑瓜子看肥皂劇,就是呼朋引伴搓一整天麻將。

想到這些,我不寒而慄,我不要做那樣的女人,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我希望老去的自己,仍能優雅從容,保有善意的眼神,會對見到的每一個人微笑,會發自內心地愛這個世界。

婚姻中的我,學會很多,也失去很多。我學會了炒菜做飯,學會了打尿不濕,學會了做輔食,學會了哄睡孩子……卻忘了在婚姻中修行,忘了自我提升,忘了曾經的夢想和驕傲。自己的脾氣、靈魂、趣味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看著那個一點都不可愛的自己,不由悲從中來。猛然發覺,我早已把自己弄丟了。

在那段自棄的歲月里,身體是忙碌的,內心卻是茫然的。不時有個聲音提醒我,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下去了,必須振作起來,重新找到人生的支點,做回自己。現在任何一個小小的妥協,都會在未來給我埋下深深的隱患,一步步把我推入逼仄的境地。

婚後,你是否也曾像我一樣,問過自己:我還可愛嗎?我還值得被愛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憑什麼要求身旁那個男人愛你如初呢?愛情從來靠的是吸引,而不是捆綁和監視。

總有一天,你會意識到,婚姻里的女人,最為重要的不是為家做牛做馬、奉獻一切,而是投資自己,成為自己。最不能放棄的不是金屋銀屋,而是日積月累的點滴成長。因為,怎樣的你,決定了別人怎樣的對待。

努力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人 隨著年齡漸長,我慢慢讀懂了舒婷的《致橡樹》——「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

婚姻裡面的我們,應該做一顆獨立的樹,自己紮根,自己生長,而不是纏繞在愛人身上的藤,靠依附來汲取營養。可以一同享受陽光,一同面對風雨,但不應完全依賴和攀附。

在婚姻中我們太容易鬆懈,太容易放棄自己。往往藉口孩子和家務的羈絆,放棄學習新知識,修煉新本領。但哪有一勞永逸的婚姻啊?時間也只負責流動,不負責教人成長。我們得學著離開舒適區,主動尋找舒適生活中不舒適的點位,努力向上,永遠都要有自己的夢想和堅持。

如艾小羊說的:「舒服常常伴隨著依賴,一個人,舒服的狀態有多長,對他人的依賴就可能有多深。舒適是相對的,略略不舒服卻安心、向上、有成就感、自己可把控,才是健康生活,也是女性獨立的意義。」

獨立,永遠是一個女人在婚姻中的底氣。不要做一個手心朝上的女人,那會很沒自尊。一切想要的東西,請通過努力去獲得。自己掙錢買花戴,是喜悅,更是尊嚴。也只有經濟獨立,你才能在遇到渣男時,像馬伊琍一樣有底氣地說:「我可以慣著你,我也可以換了你。」

多想有一天,給媽媽買衣服的時候,不用再去看吊牌上的數字;帶孩子出門旅遊,不再考慮來回的機票價格;買自己心儀但較為昂貴的物件,不需要再問任何人的意見。那種憑藉自己實現財務自由的快感,想必是任何男人都無法給予的。

作為女人,我們不但要有獨立的經濟,還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有不依靠男人依然能活得漂亮的能力與自信。我們總要在艱難中活出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僅憑著嫁個如意郎君,或是母憑子貴,藉由他人實現自己。

范冰冰說:「從未想過嫁豪門,我就是豪門。」

徐靜蕾說:「我什麼都有,你有單純善良和帥就夠。」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老婆去買花,花店老闆說:「你真幸運,嫁給了一位總統。」她微微一笑說:「我嫁給你,你也是總統。」

這些簡短有力甚至有些霸道的語言,卻無不透露著強大的自信。而這自信,是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打底,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鋪墊的。未來的路很長,每個人也都會累,沒有人應該或者必須去負擔我們的全部。我們得學著長大,學著做一個直立行走的人,學著在婚姻中實現共飛。

努力成長為一個享受被愛,也有愛人能力的女人 愛與被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愛人一同從校服走到婚紗,歷經十四載春夏秋冬,儘管彼此相愛,可生活中還是避免不了摩擦和爭執。男女思維模式、生長環境、生活習慣、處事方式的種種差異,都需要一個漫長的磨合過程。

我們不斷在愛中練習包容、練習理解、練習體諒。愛,真的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功課。學習正確的給予和付出,學習給對方保留適當的空間,學習彼此獨立又相互溫暖。

婚姻裡面需要愛,同樣需要智慧。作為女人,我們更要懂得拿捏愛的分寸,懂得適時地收起任性,懂得在平淡中發現快樂,收穫幸福。不去攀比,不去較真,學著欣賞並給予對方信任和支持。不斷提升自己愛的能力,修煉女人本性中的溫柔,一步步向幸福邁進。

努力成長為一個有高雅興趣、書香茶韻的女人 擁有自己興趣的好處在於,可以修身養性自娛自樂,也避免陷入生活的瑣碎和庸常。這興趣可以是讀書、音樂、書法,也可以是繪畫、舞蹈或攝影……有高雅興趣的女子,像個萬花筒,每一次旋轉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永遠有不為人知的神秘一面。

閱讀是最簡單有效的自我成長方式。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的確,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會慢慢滲透進生命,有的甚至在無形中,悄悄改變著我們的人生。

願世間女子,皆懂得修養自身的情趣和品性,做一個有獨特韻味的女子,內心如寶石,靈魂有香氣。活得像一杯清茶,品一口就能玩味許久,愈品愈覺唇齒留香。或像一杯香醇的紅酒,芳香醉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優雅與端莊。

努力成長為一個真實柔軟『又具少女心的女人

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守護內心的那個小孩,努力讓靈魂活成一個孩子的模樣。我覺得,最好的成長,應該是內心回歸到一個孩子,真實自然,毫不做作,餓了就吃,睏了就睡,難過就哭,開心就笑。

有人說,長大了便要懂得掩飾自己的悲喜,懂得披上防備的偽裝,可我註定不是一個可以強顏歡笑的人。只想做一個真實的、柔軟的人,歡笑和淚水都自然而然,至情至性。

女人本來是水做的,理應柔軟。一個缺失了柔軟的女人,是最為遺憾,也是任何優點都難以彌補的。日益柔軟,越來越容易被感動落淚,那不代表脆弱,而是因為內心變得飽滿,情感變得純粹。

努力修煉品性,不要因為我們是女人,就可以不思進取,可以放任自流。不管任何年紀,我們得一直努力成長下去。努力在不同的年齡段,呈現出不一樣的韻味和美。

20歲活出青春,30歲活出品味,40歲活出優雅,50歲活出樂觀,60歲活出淡然,70歲活出豁達,80歲活出慈祥……活出那個年紀該有的美好,像一座高樓,每走一層,都能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6/node13644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