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應經常洗頭、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自身清潔衛生,防止感染,減少皮膚疾病。那麼,孕婦孕期怎麼洗澡最健康?
提到孕後洗澡,首先要說的是站著淋浴,微笑媽咪親眼見過孕婦洗澡滑倒摔流產的現象的,所以孕媽們洗澡時一定不能大意。
所以,孕婦正確洗澡很重要,選對方式的同時還要注意以下細節:
一、適宜淋浴
准媽媽沐浴時應該採取淋浴,不要坐在浴盆里洗澡,避免熱水浸沒腹部。因為準媽媽懷孕後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發生了多方面的改變,陰部內具有滅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減少,體內的自然防禦機能降低,此時如果坐浴,水中的細菌、病毒極易進入陰部、子宮、導致輸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給畸胎、早產創造了條件。
二、洗澡時間
洗澡時間一定要適當,准媽媽飢餓時、飽食後1小時以內不宜洗澡。更要注意洗的時間不要過長。洗的時間太長,會引起頭暈,更易著涼感冒,還會使纖維組織變軟。
在浴室或浴罩內沐浴,准媽媽很快會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胸悶等症狀。因此,准媽媽在進行熱水浴時,每次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為佳。
雖然說孕婦要常洗澡,但並非說要一天洗幾次澡。洗澡頻率應根據個人的習慣和季節而定,一般來說最少三四天一次,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每天1次,炎熱的夏天每天洗兩次都可以。
三、水溫要注意
無論春夏秋冬,浴水溫度最好與體溫接近,以27~35℃為宜,不能洗冷水浴或蒸桑拿,因為過冷或過熱均會影響准媽媽的血液循環,不利於母體健康及胎寶寶發育。沐浴時,水不要太熱,太熱易使人疲勞;水也不要太涼,太涼會引起子宮收縮和出現蛋白尿。
四、避免滑到
准媽媽身體笨重,進出澡盆、浴缸不方便,無形中就增加了滑到的機率,而且浴室地方小,東西多,滑倒後很容易使腹部受到撞擊,造成早產、胎盤早剝。准媽媽洗澡時動作要輕緩,注意身體平衡,千萬不要跌倒。所以最好鋪上防滑墊,確保安全。
五、陰部清潔
由於妊娠後准媽媽外陰部發生了明顯變化,皮膚更柔弱,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教體表其他部位更為旺盛,子宮頸腺體分泌增加,白帶明顯增多。因此每天要進行外陰部的清洗,清洗時要注意不能用很熱的水燙洗,不要用鹼性肥皂。
產科醫生建議:孕期因為身體的變化,更容易出汗,分泌物也比平常要多,即使不能天天洗澡,也要堅持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減少生病的機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