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的正常與否,是判斷貓貓狗狗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一般來說,糞便的形狀、顏色、含水量、氣味與小傢伙的飲食情況和身體狀況都是息息相關的哦~
通常情況下,不論是貓咪還是狗狗,便便組成大致一樣,含有食物中沒有消化的纖維素、結締組織、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脫落的殘片,以及消化道的上皮細胞和細菌。如果食物中蔬菜、穀物比例較大,肉類偏少,會使便便呈現淡黃色,而且會比較濕潤哦;當食肉過多,食物量過大時,則會使便便成深褐色,氣味濃重呢~
請輸入那麼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檢查小傢伙的便便呢?標題
1.粘稠度
正常情況下便便是成型的「香蕉便」,稍軟,鏟屎官清潔時稍微有點粘地,並且不容易裂開。隨著含水量增多會越來越粘,出現軟便、稀便、水樣便,當水分含量超過九成,便便就會呈水狀,這可能與腸道炎症(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腸道異物,胰腺炎,肝臟疾病等內科疾病)以及消化不良有關;如果便便過硬,容易裂開,就要注意小傢伙是否有便秘的情況啦~ 另外說一句,不管什麼樣子的便便只要裹著黏液,都可能是腸道有炎症哦~
2. 形狀
正常時應為「香蕉便」,有光澤。如果變粗,呈球狀,就說明便便在大腸內停留太久,是水分被過度吸收所致,可能是便秘哦;如果不成形,稀軟,水狀噴射樣,很可能就是腸道發炎或是消化不良哦~
3. 顏色
健康便便的顏色在新鮮時應該是黃色或者褐色。如果出現均勻的暗紅或者黑色,可能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食糜和血液充分混勻後經大腸消化後排出,最終成為暗紅和黑色;如果帶有鮮豔的紅色,可能是下消化道疾病引起,比如結腸遠端或直腸的出血;墨綠色,表示食物沒有完全消化;灰白色,如果是稀軟便則通常提示肝功能異常,如果是乾結的大便通常和吃了過多骨頭有關~
出現這種便便就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出現這種便便就可能是下消化道疾病
4. 氣味
出現腥臭味,可能是嚴重的腸道感染伴有出血哦;如果是濃重的臭味,很可能是食物量過大,消化不良,小傢伙吃肉太多,蛋白質的攝入過高所致~
5. 寄生蟲
如果小傢伙到家後十分消瘦,並且胃口也不怎麼好,各位家長們就要注意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啦。一般在糞便中最常見到的就是絛蟲、蛔蟲啦,下面圖片中的就是絛蟲,這一種細細的扁扁的白色蟲體,它的身體是節片狀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9974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