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見小幼貓,我可以帶你回家嗎?──幼貓照護簡單五步驟!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行走在街上時,耳聞不遠處傳來微微的喵喵聲,循著聲音一找,居然是位孤伶伶的小幼貓!常見愛心人士毫不猶豫的將貓貓帶去看醫生或是上網求助,如此愛護生命的情操我們當然大力推崇,不過這真的是對貓貓好嗎?讓我們先打個問號! 首先我們該了解的是:小貓貓真的被貓媽媽遺棄了嗎? 都市環境對於身為媽媽的母貓來說,是極不安全的,因此貓媽媽帶著小幼幼搬家的頻率也會隨著貓媽媽的警戒心和外在環境改變與否而提高;但是在貓媽媽一次只能夠搬運一隻幼幼貓的情況下,通常都會把小貓藏在草堆中,車底或是廢棄的掩蔽物裡面,這些地點往往只是搬遷的中途,而不是終點。在小幼幼兩個月大離乳之前,貓媽媽會視情況搬遷達1~20次,所以發現的幼幼貓,很有可能正處於搬家的過程中。雖然貓媽媽通常會選擇清晨或人少的時間搬家,但是難免會遇到被打斷的意外(突然出現人、車、狗等等),所以也就發生了 「小貓咪被母貓遺棄」的事件。 一、觀察 看到落單的小幼幼時,請先不要急著接觸或是移動他,應該在比較遠一點的地方觀察看看,貓媽媽通常會在認為安全的情況下10到30分鐘內來把幼幼貓帶走;此時千萬不要碰觸幼幼貓,一旦幼幼貓沾上人類的氣味之後就有可能會被貓媽媽遺棄。 另外,也可觀察小幼幼的肚子,如果小貓肚子圓滾滾,則代表貓媽媽就在附近,請觀察幾個小時後再行動,千萬別貿然撿走。若所在地有立即性的危險可先將小幼幼移動到遠離道路、人群、比較吹不到風的附近,且放塊布幫助保暖!切記戴上手套或利用塑膠袋隔開以避免沾上人類氣味,人也要記得離開現場,千萬別待在旁邊陪伴幼幼等媽媽,以免貓媽媽不敢靠近喔。
反之,若是肚子扁扁的、沒有活動力、叫聲不夠宏亮,肯定已被棄置一天以上;又或小幼幼身上有明顯外傷,此時就是各位善心人士毫不遲疑伸出援手的時候囉,趕緊幫助這位肯定惹人憐愛的小生命吧!

二、確認貓媽媽不會回來後→送往動物醫院檢查 醫生才能正確掌握目前貓貓的身體健康狀況且判斷貓咪年齡幾週齡,這攸關接下來照護貓咪的動作,我們也可簡易的利用貓貓的眼睛及耳朵來作為判斷的依據: § 出生約7-10天:貓貓呈閉眼狀態,耳朵垂於側面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Kitten#mediaviewer/File:A_newborn_kitten.jpg
§ 滿兩週:雙眼已張開,耳朵會慢慢由側面往上發展並變大,尖端約與頭頂齊平


圖片來源: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Youngkitten.JPG
§ 滿三週:已慢慢長牙,但還不會自行進食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_behavior#mediaviewer/File:Persian_kitten_Playfighting.JPG
§ 滿四週:也就是約滿月時,耳朵內側底部差不多已和頭頂齊平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clevergrrl/218312595/
若是一個月以上,可吃離乳食物及自行進食的貓貓,因為抵抗力較強,多注意保暖及通風,存活率會比較大;若是一個月以下的小幼幼(俗稱奶貓),餵食及照護工作就需要我們多加註意! ※奶貓:一個月以下不會自行進食需要餵奶的小幼幼。或指為小貓喝奶這個動作。 三、注意保溫 出生一個月內的小幼幼是無法自體保溫的,尤其遇到下雨淋濕後,更容易出現失溫的狀況,體溫過低會造成小幼幼出現嗜睡、無食慾、精神差、免疫力下降及呼吸虛弱,身體機能無法運作的狀況,有時睡著就沒有再醒來過,因此保溫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持身體的乾燥,使用紙巾清潔並吹乾。利用寵物用小電毯或布包裹暖暖包就可做到相當好的保溫。沒有電毯的話也可使用保溫燈。保溫作得好小幼幼就不容易感冒。剛出生時體溫約35.5-37度,一個月後體溫約38-39度。剛帶回來的幼幼或生病貓往往有失溫現象,若有失溫一定要先讓體溫回穩才能餵食;因為體溫過低已經讓胃腸無法正常運作,所吃下的東西無法消化,反而會造成胃漲氣,或是嘔吐導致離子不平衡,脫水,此時可以使用5%-10%的葡萄糖水,約每25克體重給1cc糖水,每小時給予一次,直到體溫恢復,小貓會正常活動為止。

四、餵養奶貓 1.準備工作 準備用具:小奶瓶(或是針筒)、貓咪專用奶粉、濕紙巾、衛生紙
※奶嘴口要先剪成十字型,一次不要剪太大,大約一擠奶瓶會有奶水滴下來的程度即可。
※使用小針筒的話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前面套上小橡皮管之類的異物,以避免小幼幼吞食。


圖片來源: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Kitten#mediaviewer/File:Kitten-feeding.jpg
貓咪天生對於乳糖的耐度比較低,切記不要像電視或卡通中讓貓貓喝牛奶,牛奶中的乳糖含量太高很容易導致腹瀉的狀況,嚴重甚至會脫水死亡,建議可以使用美國貝克愛貓樂貓奶粉,也就是KMR;許多奶貓手都是使用這個品牌來餵養奶貓呦! 奶水溫度建議在35~38度間。如果太冷,幼貓會拒絕喝奶。太燙,不但拒喝,還會將口腔黏膜燙傷。
沒喝完的奶水請直接丟棄,避免保存問題,下次餵食請重新泡製。 2.餵食量 每餐可以多大週齡喝多少奶來記,攝取量不足就很可能會脫水。
●1週內5-10cc
●2週:10-15cc
●3週:15-20cc
●4週:20cc以上 每日喝奶的次數
●一週內:六到八次
●兩週內:五到七次
●三週內:四到六次
●四週內:四到五次 3.餵養方法 奶貓的餵養方式跟我們餵小嬰兒不同,請不要使用仰臥的方式。
先讓小幼幼站或趴著,用手將小幼幼的頭部固定避免亂移動然後向上仰約45-90度,這樣奶水會比較容易流入也比較好吞嚥,盡量讓貓自然吸;小幼貓剛來的時候大多不會自行吸奶瓶的奶水,此時就須使用針筒來餵食,請把握有吞才推的原則,以每次0.1cc的速度即可,可將手指放在貓貓喉嚨處感覺是否有確實吞嚥,若喝得快可增加推出的奶水量,反之則減少,要很注意避免發生嗆奶的狀況。倘若不吞可用手指輕輕上下撫弄貓貓的喉嚨也可幫助吞嚥,餵食完建議幫小幼幼拍拍背也可避免嗆奶狀況發生。


版權所有人:Noa Cafri
4.何謂嗆奶 奶水嗆入氣管甚至肺中,嚴重時會導致吸入性肺炎或肺積水,常發生於灌食量太多導致貓貓來不及吞嚥或是貓貓沒有吞嚥卻仍強灌奶水的錯誤動作中。 嗆奶徵兆:突然停止喝奶、或鼻中流出奶水、或頭左右扭動抗拒、或雙手推開奶瓶嚴重抗拒、或咳嗽(呼吸有異音)…… 嗆奶發生時,可先緊急將小幼幼至於手中,頭部略為朝下約45度,另一手輕拍背部;觀察鼻子是否有奶水流出,若有則擦乾淨繼續動作,直到不再有奶水流出恢復正常。 五、協助便溺 幼幼貓出生幾週的時間,通常還不會自行排便排尿,大多情況都是偉大的貓媽媽用舌頭舔拭屁屁(肛門及陰部)刺激幼幼便溺;然而沒有貓媽媽在身旁時,就需要我們從旁協助囉!一般來說餵食後即可幫幼幼進行刺激動作(餵食前進行也可增加食慾)。 可利用濕布、濕紙巾或是衛生紙沾水,輕輕摩擦或點觸小幼幼的屁屁及排尿處,通常每次都會排尿;而一到兩天會便便一次,形狀大約是軟軟的條狀,倘若是像水一樣流出即是拉肚子,建議要馬上就醫;而若超過三天沒有便便,同樣建議帶去給醫生看看,有時也可能是由於刺激方式不對,因而沒有成功協助便溺。 大約三週齡的小幼幼,就可以開始學習自行上廁所了,指導方式詳情請見:指導寶貝上廁所,掌握要領不棘手《喵喵篇》 請注意,幼貓通常精力較旺盛、好動,此時正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黃金時光,幾年後貓貓們的個性終將趨於穩定;請各位務必保有耐心,千萬別因他的調皮而選擇離他而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8273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