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有四隻腳,腳底由四隻腳趾組合而成的腳掌,前五趾、後四趾,前腳第五趾離地懸空於掌骨內側,並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外觀,諸不知看似普通的「狗掌」,可有著大學問呢!
※ 狗掌功能
狗的身體不具有汗腺,散熱的功能極差,就算全身剃光體毛,還是具有肥厚的皮下脂肪,絕大部分運動過多的體熱,將由具有汗腺的鼻頭、舌頭和腳掌來散熱,因此常會覺得只要是狗走過的磁磚地面,都會留下一枚枚含有水漬的腳印。有經驗的人只要觀察狗走過的腳印大小,就可以粗略判斷狗的體型大小。
此外狗的腳掌和獅、豹、熊等的野生動物一樣,汗腺中具有代表社會階級特有的賀爾蒙氣味,只要走過的地方,將會留下腳掌的氣味,也可以當成各自領域劃清界線的一種方式。當在玩耍嬉戲或和人們的互動時,舉起單腳用腳掌觸碰對方,更是一種友善溫柔的肢體語言。
※ 健康腳掌的條件
腳掌在狗的生活起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的跑、跳、追逐等移動身體的方式,都需要有四隻健康的腳掌來靈活運用,尤其是身上被寄生蟲叮咬時的搔抓動作,如果少了一隻後腳掌,就無法得心應「掌」的搔到癢處。那麼怎樣才算是健康的腳掌呢?
一、 軟硬適中:腳掌由於和地面直接碰觸磨擦,其上皮組織的腳墊必然增厚,正常健康的腳掌,觸摸起來如用細砂紙包住饅頭般的具有彈性,如果腳掌面硬如皮革或軟如水球,或是邊緣多出絲狀肉墊,都不是健康的腳掌。
二、 腳掌細毛不超過腳墊:腳墊隙縫的細毛,原本的作用是用來防止腳趾在走路時互相擠壓磨擦而受傷,有保護腳掌內壁的功能,但是長度必須不包住腳墊為原則,若是腳墊細毛包埋腳墊,反而容易滑倒扭傷關節軟骨或韌帶。
三、 腳趾數正常:狗的正常腳趾數是前五趾、後四趾。由於狗是狼的後代,狼是前五趾、後五趾,有時在狗的基因里仍存有狼的基因,所以後腳會出現五趾,偶而甚至會有現六趾的情形,雖然並無大礙,但是在犬種比賽時,將失格而無法參賽,除非能提早切除。
四、 趾甲長度正常:狗趾甲內的血管長度和腳墊平齊,因此趾甲超過腳墊即過長,需要修剪齊腳墊。如果趾甲太長,除了走路時容易滑倒外,也常因踩到地上突出物而折斷流血,甚者彎曲刺入腳掌內發炎腫痛而不良於行。
五、 腳掌四趾在站立時不分離:腳掌在正常情況下站立,四足的四趾皆緊靠在一起,不會各趾分開成鴨掌狀,尤其在幼齡成長階段。腳趾分開站立,表示有佝僂症現象,各趾間無力收緊併攏,嚴重時容易導致肢骨斷裂而不良於行。
六、 掌底隙縫皮膚和毛色正常:狗的腳掌具有汗腺,會不時排汗而沾濕掌毛,如果洗澡時未能將腳掌徹底沖乾淨,將會導致皮膚病,最常見的是皮癬病,狗會經常舔腳底,隙縫皮膚也會紅腫發炎,腳底掌毛因而染成褐色。
※ 腳掌的疾病
有時腳掌的不正常,是和疾病有關,最常見的腳掌疾病有三種:
一、「犬瘟熱」所造成的「硬跖症」:當狗感染「犬瘟熱」的末期,四隻腳的腳掌會增厚成厚繭狀,既硬且平,和正常時的彈性觸感截然不同。如果僥倖康腹,整個腳掌會逐漸新生而蛻下這層厚皮。所以每年的定期預防注射非常重要。
二、足癬症:此時的腳掌隙縫紅腫發臭,狗會不由自主的猛舔腳底,造成惡性循環,若不加以治療,絕對無法自行痊癒。由於這種足底皮癬菌和環境溫濕度、飼主常幫狗洗腳、洗澡未沖乾淨、治療時未能防護得當等因素有關,所以想要徹底根治非常困難。
三、壁虱叮咬:壁虱是一種既可怕又耐命的體外寄生蟲,在不吸血的情況下,還能存活一年以上的時間,常因為狗在草叢中活動而鑽入趾間叮咬寄生,造成局部發炎而奇癢無比。若能使用長效型的體外除蟲藥,將能有效的防止壁虱上身。
※ 腳掌清潔要點
腳掌既然在狗的活動行為上這麼舉足輕重,如何幫狗清潔和護理腳掌就格外重要,簡單的列出八點注意要點:
一、 洗澡時,最後還要特別用清水將趾縫殘留洗毛精徹底沖洗乾淨。
二、 儘量不要在雨天出門行走濕地。
三、 平時出門回來只能用干布擦拭,避免用水沖洗。
四、 避免帶狗在不平整地面做長距離跑步。
五、 避免帶狗在高溫艷陽下,在柏油路面訓練路跑。
六、 趾甲若不會自己磨短,每隔一個月需要修剪一次,不能故意剪太短流血時再來設法止血。
七、 腳掌若有損傷,除了必要的治療外,不要忘記戴上防舔咬頸圈,直到痊癒時才脫下頸圈。
八、 腳毛不能蓋住腳掌,視需要定期剪修和腳墊平齊的長度,最好不要直接用未消毒的電剪剃光腳毛,防止污染的電剪剃傷皮膚而被傳染到足癬。
狗沒有像人類有細長的手指可以用來抓握取物,在日常生活中,腳掌的健康就相對的重要,有四隻健康的腳掌,能夠自由自在的奔跑跳躍和搔癢,強過每餐享有豐盛的狗食卻行動困難,所以當我們呵護家中寶貝愛犬時,更需要隨時留意它們的四足健康,才能讓人和狗一起平安快樂的成長。
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給個「五」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