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輕盈靈巧的貓咪,當年齡增長後,行動也逐漸不再那麼有活力,
此時,要幫助老貓咪做一些生活習慣上的修正。
有哪些事情能預先幫貓咪注意呢?又有哪些檢查是高齡貓咪應該要注意的呢?
(圖片來源:Flickr。Amazing!牠可是一隻20歲的喵喵唷~)
一、老年化貓咪注意事項
1、行動緩慢不便
當貓兒不斷增加年歲後,活動力遲鈍緩慢就是最常見的問題;
另外,老年化的貓貓再也不像年輕時那樣,能夠進行輕而易舉的跳上跳下等等高難度方式與動作。
2、無障礙的環境
高齡化的老貓,甚至就連要爬進貓砂盆這個動作,都顯得艱難,
故飼主要為年紀增長的貓咪設想,替貓兒打造一個沒有障礙的空間,使貓咪能夠簡單自在的活動。
二、老貓隻日常照護須知
1、減少使用樓梯
很多的高齡貓都會有關節炎問題的情形,
所以樓梯活動對於牠們而言,傷害是比較大的,故要盡量降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階梯上下樓。
2、空間高度降低
有一些區塊是貓咪特別喜愛待的地方,此區塊或高或低,
但是因為年歲增長,或許不再能輕而易舉跳到或爬到喜愛之處,所以可以幫忙牠們將高度降低。
3、維持合適溫度
高齡貓咪的些易循環不再那麼活躍,
因為代謝減緩的原因,所以體內的溫度下降,也會變得比較怕冷,故要讓待的環境溫度合宜且固定。
三、高齡貓咪的檢查項目
1、排泄物的檢驗
查驗糞便可以知道老貓兒的身體中是否可能有寄生蟲的存在,
或是了解消化功能異常與否,或者是否有不正常的潰瘍以及出血情形等等。
2、尿液裡的檢驗
能夠由腎臟功能異常與否,預先了解是否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狀況。
3、血液中的檢驗
從血液檢查可以發現身體的各項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有無感染傳染病或是貧血等,
也可以檢查出有無潛在的腫瘤疾病。
4、X光詳細檢驗
關節炎現象、心臟與肝臟的功能異常與否,皆可以由X光的檢查知道,
還有腎、膽、膀胱等易生結石的器官,也可照X光深入了解。
溫馨提醒:一旦貓兒的年紀在七、八歲上下,要加強注意其身體的所有變化,
因為任何的改變皆可能為疾病的警訊,盡可能做檢查注意健康狀況。
高齡貓咪疾病預防 貓咪飲食禁忌
貓咪老了飼主常常會不清楚應該如何在飲食方面做挑選,小編教大家為家中的寶貝老貓咪的飲食把關,扭轉飼主的錯誤觀念,像是老貓不能食用太多的魚等等。如果長期吃錯食物可能會得到的疾病也一起來注意吧!
一、老年貓咪禁吃食物種類 1、過量吃魚有害
過量吃魚對貓咪健康絕對有害。比如金槍魚本身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貓如果長期吃含有金槍魚的飲食,就可能得黃色脂肪症。
小百科:這種病症的表現是肚皮上長很多筋疙瘩。
2、喝酒會肝衰竭
貓咪的肝臟和人類的不同,不能夠消化酒精中的毒素,所以,如果貓咪喝了酒就會引發肝功能衰竭,嚴重的可以導致死亡。
不能讓老貓咪碰觸酒類或是吃太多的魚。
3、長期吃人食物
貓咪需要的蛋白質比人要高得多,而且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的量和人也不相同,所以不能用人類的標準來衡量貓咪的食物需要。
小百科:貓咪長期吃人的食物就會造成營養不良,造成毛髮脫落、毛色不均、骨質疏鬆等後果。
二、貓咪適合健康食物
1、乾貓糧助磨牙
日常的飲食習慣對牙齒也有影響,總的來講乾貓糧要比罐頭好。經常給貓貓一些乾硬的零食,不僅可以鍛煉牙齒還可讓貓打發時間。
2、新鮮蔬菜水果
經常餵富含維生素和高纖維的新鮮蔬菜水果,在咀嚼時可磨擦牙齒表面,有助口腔清潔,對貓貓的身體有益。
三、高齡貓咪容易得到疾病
1、消化系統疾病
老年貓咪由於身體功能退化,對飲食的要求變得更高。例如一些含有防腐劑、添加劑的食物等都不適合給老年的貓咪吃。
小百科:為貓咪選擇的食物應該是清淡美味的,同時食物應該是容易吸收消化的品種,不會增加貓咪腸胃消化的負擔。
2、肝臟解毒下降
貓咪老年後,肝、腎的過濾和解毒等功能都會發生變化。同時肥胖也是老年貓咪最普遍的營養性疾病,因此定時給予少量適口性極強的食物比較好。
3、神經系統疾病
老貓的視覺敏銳度會下降,眼睛分泌物會變得比較黏稠,增加眼睛感染的感受性;角膜較易受到損傷,而瞳孔對於光的反射也會變得較為遲鈍。
4、內分泌逐漸低
生長激素的濃度會隨著年齡而逐漸降低,因而減少了蛋白質的合成作用及肌肉塊,胸腺於貓咪達到性成熟後便開始萎縮,並被結締組織及脂肪組織所取代。
5、罹患老年癡呆
上了年紀的貓與人類一樣,也可能患上阿茲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說的老年癡呆症。12歲後的貓容易罹患,並出現行為變化、反應遲緩和夜間嚎叫等異常症狀。
小百科:給貓咪提供健康的飲食、增加它們與同類的接觸和與主人間的互動等方法,降低寵物貓患早老性癡呆症的風險。
6、口腔疾病問題
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口腔的許多疾病會逐漸地展現出來,包括齒齦炎、齒齦增生、牙周病、齒齦萎縮、及骨質流失,甚至牙齒鬆動及脫落。
7、腎衰竭機率高
腎衰竭是老齡貓普遍發生的疾病。從多飲少食、倦怠到消瘦,嘔吐、甚至抽搐、死亡。而且貓咪是肉食性動物,所以貓咪腎衰竭的發生率遠高於其它寵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