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thepetbeastro.com
生肉骨,也就是英文的Raw Meaty Bones,澳洲獸醫學專家Tom Lonsdale自1980年就提倡讓狗吃生肉骨,並且寫了《Raw Meaty Bones Promote Health 》(《生肉骨:增進健康》)和《Work Wonders: Feed Your Dog Raw Meaty Bones》《奇蹟般的效果:生肉骨養狗》兩本書。
無獨有偶,動物食品專家Jonathan Self今年也在英國《每日郵報》撰文表示,狗的消化系統與灰狼相同,應該食用生肉骨才符合自然,給狗吃大量生產的加工狗糧就好比讓人類吃垃圾食物。
根據Tom Lonsdale在書中的說法,讓狗吃生肉骨是依照自然法則來理解狗的需求,它的好處包括:
一、 避免疾病
自然食品可以避免和治療許多疾病,我們祖先從來就不必擔憂該餵狗吃什麼,只需要模擬自然的環境:給牠們一隻獵物。公元五世紀的希臘醫生Hippocrates也說過:「假設你能用食品治好你的病人,就讓藥物留在藥罐裡吧」
不過,現在的「專家」卻開始使用熱量、蛋白質和脂肪等術語來影響我們,這幾年狗變得越來越虛弱,而專家不是埋怨有害的加工狗糧,是創辦更多間獸醫學校。讓狗食用生肉骨能終止獸醫行業與寵物食品工業的合作。
圖片來源:bullmuffin.blogspot.com
二、 無臭的糞便
狗最需要的養分是蛋白質(肉),牠們不需要碳水化合物,所以以穀物為主的加工狗糧讓狗難以消化,非自然的組成也會使得大腸內的細菌過度生長,進而導至糞便惡臭、腹瀉和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只吃生肉骨的狗糞便很少,也幾乎沒有臭味。
三、 口腔衛生
人類依靠牙刷與牙線來潔凈牙齒,而食肉動物(貓狗)的牙刷就是肉和骨頭,只吃加工狗糧的狗經常有牙垢和口臭的問題。研究也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動物,其肝臟、腎臟與免疫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四、 鍛鍊肌肉
將肉從骨頭上撕咬下來需要一些功夫,可以讓食肉動物鍛練頰、頸和胸部的肌肉,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
圖片來源:naturedog.com.au
餵食生肉骨的原則:
一、以生肉骨為主要飲食
野生動物捕捉的是整隻動物,包括大批的骨頭在內,所以不含骨頭的肉一樣會造成飲食不平衡,也只有大塊生肉骨才能充分地潔凈牙齒和牙齦。可以的話,最好能提供各種動物的生肉骨,全魚也是很好的選擇。
生肉骨應該佔狗食的七成比例,一天餵食一大塊生肉骨,並依照肋骨的明顯程度來控制份量,狗的正常體型是肋骨能夠略微突起。大致上來說,小型狗的肉骨需求是體重的 3 %,大型犬則是1%,從三個月大時就能開始餵食。
(附註: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獸醫網站,生肉中的弓形蟲被加熱到67℃,或者放在家用冰箱冷凍24小時就無法生存)
圖片來源:chinookpuppies.blogspot.com
二、兩成內臟
有人會提供二成的動物內臟以達到最符合自然的模擬,但只餵生肉骨也不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要注意狗會很容易喜歡上肝臟,但是兩個星期吃一次就好,過度食用會導致維生素A過多。
三、少量蔬果
野生動物在吃小型獵物時會將內臟裡的東西一起吃掉,像是尚未消化的野草、果子和種子。可以提供狗經過攪碎機攪碎的少量蔬果來幫助消化。
四、開放進食
不需要狗碗,最好的進食地點是室外的空地,其次是廚房、洗衣房和浴室的地面。野生動物本來就會一起吞下屍體上的土壤和雜物,現在的狗也會舔土壤,這些都是自然的行為。
圖片來源:www.dogsbydesign.co.nz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