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症知多少?
「分離焦慮症」是由於狗狗過度依賴毛主人,造成無法獨立的狀況;一旦毛主人離開狗狗身邊,牠們就會因害怕被丟下,產生憂鬱、焦躁不安的負麵情緒,並且反映在行為問題上。
◎ 發生原因 ◎
引起此症的原因很多,一般認為社會化不足、年老、搬家,或有被遺棄經驗的狗狗,較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
許多毛主人認為家裡多養幾隻狗就沒問題,其實無論幾歲、家裡有幾隻寵物,狗狗都有可能產生分離焦慮喔!
◎ 常見徵兆 ◎
毛主人離開前,狗狗可能會出現無精打採、沮喪,或緊跟著主人等行為。
毛主人不在家時,則會破壞物品、亂抓門窗、隨地便溺、大聲吠叫、流口水、吃排洩物等,有些狗狗因害怕做壞事被處罰,在毛主人回家前夕會顯得特別不安。
若毛主人回家後狗狗出現過度興奮、哀鳴、漏尿的情形,也可能是分離焦慮症的徵兆。
每隻狗狗焦慮的程度,以及表現出的行為都不盡相同,也可能是因為生病等不同原因造成,若發現狗狗在毛主人「離開前後」才產生上述徵兆,就要特別留意是否為分離焦慮症囉!
若焦慮情形過於嚴重,建議交由專業醫師診斷,並對症下藥;千萬別用打罵處罰,可能會使情況更加惡化。
◎ 發生原因 ◎
引起此症的原因很多,一般認為社會化不足、年老、搬家,或有被遺棄經驗的狗狗,較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
許多毛主人認為家裡多養幾隻狗就沒問題,其實無論幾歲、家裡有幾隻寵物,狗狗都有可能產生分離焦慮喔!
◎ 常見徵兆 ◎
毛主人離開前,狗狗可能會出現無精打採、沮喪,或緊跟著主人等行為。
毛主人不在家時,則會破壞物品、亂抓門窗、隨地便溺、大聲吠叫、流口水、吃排洩物等,有些狗狗因害怕做壞事被處罰,在毛主人回家前夕會顯得特別不安。
若毛主人回家後狗狗出現過度興奮、哀鳴、漏尿的情形,也可能是分離焦慮症的徵兆。
每隻狗狗焦慮的程度,以及表現出的行為都不盡相同,也可能是因為生病等不同原因造成,若發現狗狗在毛主人「離開前後」才產生上述徵兆,就要特別留意是否為分離焦慮症囉!
若焦慮情形過於嚴重,建議交由專業醫師診斷,並對症下藥;千萬別用打罵處罰,可能會使情況更加惡化。
如何改善狗狗的分離焦慮症?
若發現狗狗有分離焦慮的症狀,建議先帶至動物醫院檢查,確認行為問題不是其他生理病因所引起,再進行矯正。
Step 1 重覆出門前動作,降低狗狗敏感度
狗狗是經驗法則的動物,毛主人出門前的動作如穿衣、拿鑰匙等,都會造成狗狗的預期心理而開始焦慮,建議毛主人可不定時在家重覆執行這些動作,使狗狗模糊其與外出的連結,減低出門前的焦慮情況。
Step 2 出門時盡量安靜,不大動作道別
1. 出門前別過度關注狗狗
出門時盡量別跟狗狗道別、互動,最好安安靜靜地離去,讓毛寶貝覺得「主人外出」再正常不過;有些毛主人會覺得狗狗很可憐,特地在出門前「秀秀」,或說「很快就回來囉」等安撫話語,這樣反而會增強牠們即將被丟下的感受,加重狗狗的焦慮情形。
另外,平時也應避免對狗狗過度溺愛,如一直抱在懷裡、有求必應等,易造成毛寶貝依賴心態,建議可準備一些玩具,讓毛寶貝學習獨處。
2. 假出門、給玩具,訓練獨處
一開始先將大門開啟,反覆進出屋內外,讓毛寶貝瞭解主人即使出門,還是會回家。
漸漸習慣後,毛主人可關起門假裝外出,悄悄在門外觀察狗狗的動靜,如大聲吵鬧則不予理會,等毛寶貝安靜下來後,再進屋給予稱讚。
剛開始建議從數分鐘練習起,視情況慢慢延長外出時間,讓毛寶貝逐漸適應。
出門時可提供狗狗喜歡的玩具或零食,讓牠們啃咬,回家後則將玩具收起,建立「主人不在家才有好康」的觀念,進而願意獨自待在家中。
Step 3 回家後不過度關注
毛主人回家時,盡量先忽略狗狗過於興奮的迎接舉動,待牠們冷靜下來後再互動,避免讓毛寶貝認為隻有主人回家才能得到關愛,而更抗拒獨自在家。
每隻狗狗的反應不同,若耐心訓練後仍無法改善,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訓練師協助,解決問題行為。
如有侵權, 收到通知會盡快移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6492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