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常見的一些行為都代表了它們怎樣的想法呢?這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小尾巴給大家分享點乾貨
狗狗這樣說:
貓咪這樣說:
狗狗遇見陌生人不斷地舔人,是因為它內心的恐懼和緊張。狗狗的社交裡面,地位低的狗狗會去舔地位比它高的狗狗。當狗狗在舔一個陌生人的時候並不是對其示好,而是臣服於這個人。對於陌生人的接近,狗狗的心裡是很畏懼的
狗狗是沒有嫉妒的情感的,它只有占有欲。一般來說主人對自己的狗狗相當於狗群中的領頭犬。領頭犬的一個待遇是對資源分配的優先選擇權。 如果主人撫摸、抱其它狗,自己的狗狗亂叫甚至要咬其它狗或主人以示抗議,這只能說明這個主人並不是狗狗認為的「主人」。
貓咪開心的確是會發出呼嚕聲,但他們發出呼嚕聲的時候,也有可能是受傷或者生病。貓咪的呼嚕指向的含義是:身邊的生物保持現有動作,不要離開。
其 實貓是群居動物,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貓王占領貓群占領地盤中最大的一塊地盤,每隻貓都會占有一塊地盤。而絕育的貓和絕育的母貓在貓群中地位最低。外來的 貓要通過一場戰鬥才能被原著貓群接受。如果是家貓群居,地盤意識會逐漸模糊,並且會聯合防禦外來敵人。也就是幾隻貓一起分享一塊地盤。它們會也會互相蹭來 蹭去這其實是他們的擁抱。所以貓咪蹭你的時候,其實是在擁抱你。
我們都知道貓會發出「喵喵」的叫聲,養貓的人每天都會聽到來自貓咪的這種交流,並認為這就是貓的常用溝通方式,然而根據科學家觀測結果,野生種群的貓發出一聲喵叫的間隔時間往往需要數百個小時。所以,貓咪的一套「喵喵」語言其實是為了讓飼養它們的人更好的理解它們。
科學家曾錄下了12隻貓每天的叫聲,結果只有貓主人能夠分辨出自己貓的叫聲含義。並且同樣的表達含義每隻毛的叫聲都是不一樣的。貓咪是在和主人的交互過程中創造出了獨屬於主人和自己的語言系統。所以,所謂的貓語翻譯都是騙人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