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狗的洗澡是生下來二月以後,接種預防針後兩個星期以上才開始。室外飼養的狗一年洗3至4次,室內飼養的則20天至一個月一次為宜。狗的皮膚不像人類那樣容易出汗,不需要經常洗澡。尤其是狗寶寶,因為沒有打過疫苗抵抗力比較低,如果洗澡後感冒了會影響後期接種疫苗的時機。剛剛打完疫苗後的狗狗一個星期內也是不可以洗澡的。
洗澡前應讓它散步,讓它排出尿和分糞便,然後按順序進行洗澡。把小狗放在36℃~38℃溫水裡,先把肛門附近的分泌物消除。把海綿浸泡在稀釋幾十倍的洗髮水裡,然後從頭部向後把全身洗一洗,之後,用清水把它清洗乾淨。注意勿讓洗頭水進入眼睛、鼻子和嘴。
洗澡前一定先梳理被毛,這樣可將纏結在一起的毛梳開,防止被毛纏結更加嚴重。梳理時,為了減少狗的疼痛感,可以一手握住毛根,另一隻手梳理。

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過低,一般春天為36℃,冬天以37℃為宜,水過冷或過熱,都會對狗狗的毛囊造成不利影響。
洗澡時一定要防止洗毛劑梳到狗的眼睛和耳朵里。沖水時要徹底,不要讓洗毛劑留在它身上,這樣會刺激皮膚而引起皮膚炎症。
洗澡不能太頻繁。頻繁洗澡會將用於保護被毛和皮膚的油脂層洗掉,可能會引起皮膚疾病,也會使毛髮乾燥分叉。
洗澡應在下午或中午進行,不要在空氣濕度大或陰雨天時洗澡。由於洗澡後會除去被毛上不少的油脂,所以切忌將洗澡後的犬放在陽光下曬乾。

如果狗狗剛剛吃過飯,猛然洗澡皮膚血管會擴張,只有較少的血液流向胃部,引起狗消化不良和血糖降低,容易昏厥。
在狗狗臨產前把狗狗狗屁股周圍的毛剪掉,保證狗狗順利生產和產後的衛生打理,否則生產後屁股上的毛會沾染血水,而且也不能給狗狗洗澡。懷孕和哺乳期間掉毛非常厲害,也不適宜。
若遇上雷雨天氣是不適合給狗狗洗澡。狗狗洗過澡後,毛孔會張開,毛髮上面的自然油脂會減少,這都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過來,最會被家長忽視,而引發疾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