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貓可愛,還是家貓比較可愛?豹貓是屬於頻臨絕種的貓種,大家要珍惜它們!

分享快樂| 2015-09-27| 檢舉

孟加拉貓又稱孟加拉豹貓,起源美國或稱豹貓,身體具有金色的底色及黑色的斑紋,體重約5.5~9公斤,骨架結實、身體強壯,被毛短。在1963年,一位加里福尼亞育種專家Jean Mill買了一隻印度孟加拉灣附近的南亞野生豹貓,這隻豹貓長著黑色空心的斑點,擅長游泳、捕魚:Jean Mill用這隻豹貓與埃及貓雜交就培育出了孟加拉豹貓這個新品種。由於人類對孟加拉豹貓馴化時間短,該品種貓獨立性強,性情多變,有時表現出野性的一面,捕獵能力比其他品種的貓強。

現代的指鹿為馬:

三張「獵殺豹貓」的照片,與「白鶴在西藏被獵殺」的圖片一起躥紅網絡。在網民們群起聲討盜獵者的時候,廣西賓陽縣相關部門26日卻發出通報:經過調查組對當事人及其妻子、胞弟、鄰居等多人的詢問後,「證實」照中動物不是豹貓,而是家貓。

28日,國家林業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告,稱「廣西森林公安沒有發布結論性的官方消息」。

網上熱傳的三張獵殺豹貓的照片。但是照片可能不是一人所拍,三張照片中的豹貓可能也非同一個體。

到底是家貓,還是豹貓?這是個科學問題。這幾張照片,已經提供了很多證據。

豹貓長啥樣?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豹貓。

豹貓的三種色型。

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貓科,豹貓屬。它們體形和家貓相仿,但更加纖細,腿更長。中國南方的豹貓毛色基調是淡褐色或淺黃色,北方的毛基色顯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斑點。它們的圖案總是很獨特,由頭到肩一般有4條主條紋,很寬很明顯,但條紋延伸到了脊柱部位就斷了。體側有斑點,但從不連成垂直的條紋。明顯的白色條紋從鼻子一直延伸到兩眼間,常常到頭頂。耳後黑色,帶有白斑點。兩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內側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內側眼角到鼻部有一條白色條紋,鼻吻部白色。尾長約是頭體長的40%-50%,有環紋至黑色尾尖。[3]

這些文字有些晦澀,那麼我們就通過圖片,從外觀上來看一看豹貓與家貓的區別吧。

我們從它們身上的斑紋開始。貓科動物通常分為兩種斑紋類型:斑點貓和條紋貓。不管是大到老虎獅子,還是小到野貓、豹貓,都能歸進這兩類里去。比如:老虎是條紋貓,豹子是斑點貓。而一些純色的貓科,如獅子、美洲獅,它們剛生出來的時候也是滿身斑點,也屬於斑點貓。

​獅子小時候也是斑點貓。

家貓(Felis silvestris catus)是從野貓(Felis silvestris)培育而來,屬於條紋貓。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家貓呈現出來的斑紋都是條紋狀的:體側滿布縱向的條紋。當然家貓經過歷代人工選育,已經出現了各種色型,但是總體而言,一般的家貓是極少出現斑點色型。

野貓的條紋非常明顯。

而豹貓則完全屬於斑點貓。作為一種野生貓科動物,豹貓的外觀特徵非常穩定,直接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隻小金錢豹。即便是北方的豹貓毛色比較暗淡,但仔細看也能看到身上的斑點花紋。這也是「豹貓」名字的由來。

兩隻豹貓幼崽,身上的斑點與家貓完全不同。

很顯然,那三張照片里的小型貓科動物都是滿身斑點,不是家貓的色型。

另外,豹貓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貓科動物,與家貓的體型非常接近,尤其是南方的豹貓相對較小。因此很難從大小或者體重上來區分家貓或者豹貓。事件主角在事後接受採訪時,抱著一隻三花家貓凹造型透露出「咱們南方的貓就是大」,想以此脫責,真是十分幽默。

事發前後,事件主角抱著兩隻不同的貓科動物所拍攝的照片。

會不會是豹貓和家貓的雜交個體?

最容易和豹貓混淆的家貓是一種叫「孟加拉貓」或者「孟加拉豹貓」的寵物貓。實際上這種寵物貓就是用野生豹貓和家貓雜交而產生的一個物種——在中國,這樣的寵物貿易缺乏官方或行業內部的監管,對野生豹貓種群有負面影響。

寵物孟加拉貓的斑紋主要出現在身體側面,四肢依然是條紋狀。

即便是品相很好(豹紋明顯)的孟加拉貓,細看也和豹貓有很多差別,比較明顯的有幾點:

1. 尾巴:孟加拉貓的尾巴是典型的家貓尾巴形態,總體細長,且多彎曲;豹貓的尾巴非常有特點,總體短粗,通常較直,很像粗短的香腸,兩頭尖中間粗。

豹貓的尾巴特徵與家貓有顯著的區別。

2. 臉頰和額頭的色彩斑紋:豹貓下顎、臉頰的白色非常明顯,額頭上的幾條縱紋也非常清晰。孟加拉貓則因為豹貓的基因少,這些特徵往往不明顯,臉更像家貓。

豹貓(左)與孟加拉貓(右)面部特徵的比較。

3. 耳朵:豹貓的耳朵一般較大,頂端是圓的;而孟加拉貓的耳朵尖繼承了家貓的特性,通常是尖的。更明顯的鑑定特徵是豹貓耳後都有明顯的黑白色斑,而孟加拉貓則像家貓那樣,通常不具備這種耳後斑。

豹貓(左)與孟加拉貓(右)耳後側的比較。

此外,品相好、身上豹紋明顯而清晰的孟加拉貓價格非常昂貴,動輒數萬元一隻。那三張照片里的小型貓科動物要真是孟加拉貓,飼養者怎麼會蠢到殺它吃肉?

另外,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博物雜誌、瘦駝等同行認為,第三張事件照片中的那一隻,有可能是花斑形的金貓(Catopuma temminckii),因為照片里的個體看起來個頭太大。照片里貓這麼大,可能有幾個原因:1. 死後身體完全舒展開,要比一般的活體看上去長很多;2. 因拍攝角度、透視變形等原因,看上去顯得比較大。因此,並不能僅憑這張照片來確定受害者是金貓。但這張照片質量太差,也缺乏能確切區分金貓/豹貓的面部正面照片,金貓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廣西,已有十多年未見過金貓的蹤跡,因此,受害者是金貓的可能性比較小。

金貓的兩種色型,注意它們的尾巴與豹貓差別頗大。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了。儘管三張照片都沒有拍下清晰的頭部/面部畫面,但綜合色型、細長的身體、香腸一樣的尾巴,我們能確定照片里的動物不是家貓,最可能是豹貓。

雖然人們也培育出了一些具有斑點的家貓品系,例如圖中的「spotted Dilmun」,但是鑑定豹貓的標準還有尾巴與耳朵的形態等等。

舊時尋常百姓家,如今王謝堂前燕

說完了豹貓與家貓的形態區別,我們來進一步認識一下豹貓這種動物以及它們在中國的現狀。

在幾十年以前,豹貓在中國是一個優勢物種。中國擁有豹貓十多個亞種中的五種,個體數量也很多。在民間,豹貓擁有 「銅錢貓」、「山狸子」、「偷雞貓」、「貓豹子」、「抓雞虎」等諸多俗名。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除了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荒漠/沙漠地區以及新疆外,中國幾乎所有山地林區都有豹貓分布。這種小型貓科動物以小型動物為主要食物,在生態環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就是這樣一種曾經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的優勢物種,被我們糟蹋成了稀有動物。

豹貓非常美,這讓它們成為了毛皮貿易的目標。中國最早的豹貓毛皮收購明文記錄可以追溯至1952年,當年一共收購了14000張毛皮,分別來自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貴州、廣西和雲南等地;到了1981年,數字上升到38000張,來源也還是這些省份。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豹貓毛皮的收購數量達到最高峰,雲南、廣西、湖北、湖南、江西、貴州和四川等省份,每個省每年毛皮收購量的最低值都在1萬張以上,全國年總收購量最高時甚至超過了40萬張,其中近一半用於出口。到了1988年之後,豹貓毛皮的出口量驟然減少,1989年低於10萬張, 1992年8000張。1993年,中國政府宣布停止出口豹貓毛皮。

這是一串令人窒息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光是1985-1988四年間,就有將近160萬隻豹貓被捕殺。而在整個有毛皮貿易記錄的年代裡,估計有超過200萬隻豹貓被捕殺。

這樣瘋狂的殺戮直接導致有些地方的豹貓被徹底滅絕了,許多本應該有大量豹貓的地區,不再能看到這種動物。另外,這種屠殺主要集中於華南、華東和西南,主要因為南方豹貓的毛皮比較艷麗。北方的豹貓由於毛色晦暗而逃過一劫,它們的分布相對稀疏,但即便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至今也能在郊區的山裡發現豹貓的蹤跡。

北方豹貓因為色澤灰暗反而「因禍得福」。

苟延殘喘到今天的中國豹貓,近年來又面臨了新的威脅。除了現代化開發導致的棲息地喪失這一主要威脅以外,吃野味、非法盜獵、非法寵物飼養成為今天豹貓的三大致危因素。不幸的是,這些情況依然主要出現在中國南方。

更加不幸的是,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並不完備,並存在嚴重的滯後性。現在豹貓的數量已經不多了(更可怕的是,我們只知道豹貓少,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但立法所依據的數字是許多年以前的,因此豹貓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最多只在一些地區被列為地方重點保護動物。這使得對豹貓非法捕獵、販賣是一種成本較低的犯罪行為,捕獵豹貓幾乎不會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當年的華南虎。這種古老的只生活在中國的老虎亞種,一度被當作害獸而慘遭屠戮。即便是當東北虎已經被列為保護動物的時候,華南虎依然被作為害獸而處處喊打。當我們醒悟過來想要保護它們的時候,卻根本找不到老虎在哪裡了。

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切莫讓豹貓再重蹈覆轍。

養貓的孕婦可能更容易生男孩?

如果女性想要生女孩,就別接觸貓了。這聽上去像是最荒誕的故事,但據科學家們最近稱,感染一種常見貓寄生蟲的孕婦生男孩的機率更高。這種名為弓形蟲的寄生蟲已使約15%的英國人感染,但在某些國家的感染率已達到80%。它通過被感染的貓糞進行傳播,也存在於生豬肉或牛肉中。

捷克研究人員收集了1996年至2004年間1803名新生兒的醫療記錄,對母嬰的有關信息進行了分析,包括嬰兒性別、母親此前懷孕次數以及母體中弓形蟲的抗體水平。研究發現,那些抗體水平很高的婦女———已實際感染———生男孩的機率要高很多。

在大多數人口中,男嬰出生率約為51%,但感染弓形蟲的婦女生男孩的機率高達72%。弓形蟲能造成新生兒的先天缺陷,也可能會引發流產,但在此之前從未確認它與嬰兒性別之間的聯繫。 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科學》月刊上的一項研究稱,弓形蟲可能會干擾孕婦的免疫系統,從而使男胎更易成活。研究人員說,英國的感染率要比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家的感染率低,這些國家的人喜歡食生嫩肉類。

在此之前對婦女的研究發現,23%的義大利人有弓形蟲感染跡象,德國為39%,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為42%,比利時50%,法國54%。大多數案例顯示弓形蟲對人體無害,但至今仍不清楚弓形蟲感染對人體有怎樣的長期影響。

眾所周知,老鼠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存有戒心,所以很難捕捉。但那些感染弓形蟲的老鼠似乎無此戒心。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對老鼠所做的研究也顯示,弓形蟲感染可使老鼠以身誘貓,自取滅亡。為此,他們提出,弓形蟲能解釋性格和智商的變化。

你知道如何給貓洗澡嗎?

小貓是愛乾淨、喜清潔的動物,洗澡和梳毛不僅是為了美觀清潔,而且可以防冶皮膚病和體外寄生蟲,還有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等健身防病的作用。

同時,小貓乾淨健康,也有利於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潔。所以,洗澡和梳毛,對於小貓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給小貓洗澡要準備一些用具,應準備的用具有:洗澡盆、浴巾、浴液(要用對貓的皮膚無刺激性的)、梳子(金屬、木質或塑料的都可以,最好準備密齒、稀齒的各一把),刷子、脫脂棉棒、小鑷子、眼藥膏、吹風機等。 如果是從小養成洗澡習慣的貓,一個人即可完成貓的洗澡,但淘氣的貓或沒有養成洗澡習慣的貓,就需要兩個配合了。洗澡水的多少,以不淹沒小貓為宜。水溫在30度-35度最好,可以用手試水溫,感到溫和即可。還可在水中滴一些浴液。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後,把小貓緩緩地放入浴盆,按照頭部、後頸、背尾、腹部、四肢的順序進行搓洗。動作要迅速,儘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換水沖洗乾淨後,立即用干浴巾把小貓身體上的水吸干。如果是長毛貓,就不適宜用浴巾擦,最好用吹風機邊梳理,邊吹乾。

洗澡時要注意的問題是:當小貓身體不適或有病時不宜進行洗澡。洗澡的次數不宜過勤,一般每月2-3次。因為貓皮膚上的油脂對皮膚和毛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洗澡次數過勤,油脂就會大量喪失,很容易使小貓的毛變脆,皮膚的彈力降低,否則可能成為皮膚炎症的誘發因素。洗澡時,室內要保持溫暖,特別是在冬季更要防止小貓因著涼而引起感冒。

洗澡前,還應該讓小貓進行輕微的活動,使貓排掉屎尿。 為了防止洗澡水進入貓的眼內,可以在洗澡前將眼藥膏擠入貓眼瞼內少許,以起到預防和保護眼睛的作用。洗澡時,注意不要讓水灌入貓的耳朵內。洗後可用脫脂棉棒把貓的外耳道內的水吸干。 貓的尾巴很容易弄髒,特別是公貓,從尾巴的根部排泄分泌物,尾巴經常沾有污垢。這種污垢是用水洗不掉的,可以用牙刷沾著浴液來刷洗,然後再用溫水沖洗乾淨。

請 關 注,更 多 娛樂新事物 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6227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