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人們在了解一個事情的情況時,會問到一句「你的媽媽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好像大家都喜歡假設某件事情的發生,可以追溯到當事人的目前身上。她是一個善良、細心、耐心的人,還是一個對人對事很苛刻、疏於照顧、不關心子女的人?似乎了解到母親是怎樣一個人,就可以斷定她的後代的行為是否受到了她的影響。母親的行為決定了後代的成長。這種觀念不單是在我們人類身上,在狗狗的生長和發育過程中,也同樣會被帶入這樣的思考。
有個研究小組,研究了22隻要成為工作犬的德國牧羊犬,觀察它們在出生後的前三周與它們母親相處的視頻錄像。工作人員對這些視頻中的狗媽媽與寶寶的行為,進行了很多的變量分析,例如狗媽媽帶著小狗在窩裡休息,狗媽媽與至少一隻狗寶寶身體接觸的時間,狗媽媽照顧狗寶寶的時間,她舔舐小狗的時間,她用鼻子嗅聞、戳動或移動狗寶寶的次數等等。
當小狗長到18個月的時候,這些狗狗會接受作為部隊工作犬的標準測試。測試需要評估狗狗對很多事情的反應,例如和人類的社交協作性,對可怕的刺激的反應(如大聲噪音、一些危險事情面前的反應)等,做這些測試,主要是研究狗媽媽在狗狗們成長時的一些行為,是否會對狗狗成年後的行為產生影響。測試結果無疑顯示兩者是有關聯的。

在測試後工作人員發現,與狗媽媽玩得很開心的狗,它們成年後與人類的交往會更自然更多一些,對人類也更親近;如果狗媽媽單方面跟狗寶寶接觸,狗寶寶卻不理狗媽媽,成年後在攻擊傾向的測試中得分很高。這個「攻擊侵略」我們還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或者說狗媽媽的這些行為帶來的關係是積極還是消極的。但是從某些角度來說,這個攻擊可能並非我們平時理解的攻擊人類,它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犬中被認為是中理想特徵(例如警犬、緝毒犬等)。同樣,還測試了狗狗的信心度,小時候被狗媽媽照顧較多的狗狗,它們表現出來的信心高於被照顧得比較少的狗狗。

這項研究表明,在選擇什麼樣的狗媽媽來繁殖後代,注意狗媽媽本身對狗寶寶的護理行為是有益的。換句話說,有專注力的狗媽媽,懂得照顧小狗的狗媽媽,是能成功培育出有理想特性的狗狗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培育一些工作犬的時候,這些因素是需要考慮進去的。所以無論是人類還是狗狗,有一個好媽媽,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件幸運且幸福的事。
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如果家裡有狗媽媽,它的狗寶寶的性格會是怎樣的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