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卡洛斯| 2018-08-30| 檢舉

狗狗撿食,是個讓我們所有養狗人都或多或少憂心忡忡的行為習慣。不談被喪盡天良的鄰居投毒造成的悲劇,單單遛狗途中誤食變質的食物殘渣等造成消化疾病都足以讓我們頭痛不已了。

在遛狗過程中隨意撿食,是我們都急需得到解答和指引的一項問題行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糾正這個習慣的相關知識。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一、教會狗狗阻絕信號

阻絕信號,可以理解為一個口令,一個手勢,一個眼神,用於打斷狗狗當下的行為,表達阻止狗狗當下的行為,禁止當下行為的意思。

對這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我們平常都在使用。可重要的是,狗狗要懂得這個信號,並且能夠對這個信號作出反應,停止當下的行為,看向主人。有效地阻絕,而不是頻繁的嘮叨,是其中的關鍵。

這是一個人狗生活的基礎。因為如果狗狗不懂得這個信號,不理睬主人的指引,不接受主人的干預,那麼後面的一切都無法進行了。我們日常和狗狗相處,需要讓牠知道什麼是禁止的,什麼是主人表達的不允許不高興的。如果你的狗狗屬於無法無天,什麼都不聽的那一類,你可能需要首先把這個最基本的服從做好。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二、撿食的本能根源

要調整任何一種行為,我們都需要知道這個行為背後的訴求是什麼。撿食也是這樣,在行進途中,搜尋食物、發現食物、吃掉食物,其實,是狗這種動物的本能。

在自然界中,食物對於捕食性動物來說,都是珍貴的。眼前的東西不吃,下一次也許就遇不上了。對於狗來說,捕獵顯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獵物的稀缺就是根源。偶然遇到的食物殘渣,腐肉,都關係著自身的生存,吃掉是最好的選擇。除了肉食,野生的犬也會挖掘地下某些植物的根莖,採食一些漿果,作為獲取身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的手段,這也在狗狗的聞嗅搜索習慣方面種下了誘因。

因此,面對「食物」,狗天生地就是傾向於吃掉它。不能錯失這個機會,以免影響自身的生存。可以說,這項本能基因都深深地存儲在狗的行為軟體中。

當然,隨著進化,犬逐漸成為人類家庭寵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項本能也在隨著進化一點點減弱。但是,基因卻是依然存在的,原始的本能顯現也因犬個體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犬種依然明顯地表現出這種本能來,因此也導致撿食情況頻繁出現。

所以,要糾正撿食,不得不了解這個本能。從本能上找出訴求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它。僅僅針對行為進行單方面的引導,無異於捨本逐末,成效甚微。

三,撿食的糾正

1、什麼是牠的食物?

狗狗撿食實際上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發現對象,並且判斷這個對象是食物;第二步是把它吃掉。對於第一步來說,這是個認識的問題,概念的問題,是對食物的觀念的問題;而第二步才是一個具體行為的問題。

所以,糾正撿食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如何讓狗狗明白什麼是牠「能吃的食物」?

大家可以回想下自己與狗狗的生活,我們是否坦然地接受了狗狗吃掉掉在地上的食物?我們是否毫無自覺地給狗狗灌輸了地上的東西可以吃的邏輯?雖然,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確認為那些「食物」是真正給牠吃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放在了地上而已。但是,你卻忽視了狗狗並沒有人的這種判斷邏輯,牠意識到地卻是「地上的食物可以吃」。

生活中,我們把狗糧盆放在地上,盆子離開地面也就最多20cm,這近乎於地面了。而且進食過程中散落在旁邊的狗糧,我們也欣然地允許狗狗撿起來吃掉。—這就是在告訴狗狗,地面上的食物可以吃。

玩耍中,我們把零食拋給狗狗,等牠撿起地上的零食吃掉;更多地是一次次在朋友來訪時,由於朋友害怕被狗狗咬,卻又想逗弄一下你家可愛的狗狗,於是驚慌失措地把零食扔在狗狗面前,等狗狗撿起來吃掉。—這也是在告訴狗狗,撿起地上的食物就可以吃掉。

曾經我們學到過一些嗅覺遊戲,把零食藏在家裡,讓狗狗去找,可是找到後,就默許狗狗吃掉。於是,這也是在強化狗狗自行搜索食物,找到後可以吃掉的邏輯。(其實這類遊戲並沒有錯,只是在過程中我們應該能做得更好,比如,找到食物後坐下等待主人指示,由主人給予另外的獎勵或者主人撿起來給狗狗吃掉,這樣就能避免這個遊戲的副作用。可是之前我們都忽視了。)

甚至,在廚房做飯時掉在地上的食材,人在用餐時掉在餐桌下的食物,都被狗狗撿到吃掉,這些,都給狗狗建立了一個「撿食」的邏輯認知。那麼,既然地上撿到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那麼,在遛狗途中遇到的地上的食物,又怎麼不能吃呢?

所以,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食物」的正確概念,通過對狗狗邊緣系統軟體四的重新編程,讓狗狗養成地上的食物不能隨便吃的邏輯。

2、概念養成—從幼犬開始

一個行為模式的養成,是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而從幼犬階段就開始,從狗狗的前狩獵期(換牙期)就開始做工作,做好行為的管控、引導和固化,對於成年以後的行為都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強調從小做起,避免撿食,也同樣如此。

(1)海拔的問題

利用可以進食的食物的海拔,區別於地面的食物,讓狗狗養成在固定海拔用食的習慣。

- 用狗盆進餐時,可以選擇一些專門的狗盆架,或者類似作用的托架,提高狗盆食物的海拔。曾經僅僅放在地面,而現在卻與地面有一個海拔差,讓狗狗直立著不需要低頭湊近地面就能吃到食物,長期下來,有助於狗狗適應頭部高度的食物,建立對這個高度的食物可以吃掉的意識和習慣。

- 喂零食的時候,避免扔在地上,而是將食物放在狗狗頭部高度的位置,讓牠吃到。如果零食不小心掉在地上,也要及時阻絕,人撿起來,再放到同樣高度喂食給狗狗。當然,狗狗得到零食後,跑到窩裡,或者趴在地上慢慢食用,這就沒關係了,因為獲取的食物是從高海拔位置得到的這個概念並不受影響。

這些方法都是讓狗狗長期適應在固定海拔高度吃到食物的習慣,進而將這種高海拔的食物才看作可以食用的食物,而儘量讓狗狗從地面低海拔的食物上脫敏。這只是作為一個基礎意識的培養,當然還需要其他工作的輔助。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2)環境管控

除了自然界無法控制的食物來源,很多情況下撿食的習慣也是在我們家庭範圍內,由於環境管控不當造成的。去年有一個案例,一隻法斗在夜晚主人睡去後被悶死在一個薯片塑料袋裡面。這就是由於環境管控不當,法斗去吃薯片袋裡面的殘渣最後將袋子套在自己頭上,窒息而死的。可見環境管控的重要性。

幼犬階段是狗狗最好動、好奇,卻又對環境最陌生的階段。好奇心和先天的本能總是操縱牠們去極力探索,發現和認識環境,而環境中的危險對不喑世事的牠們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同時,幼犬出於生長能量的高度需求以及本能基因中對提高存活率的機制影響,牠們總是不知飽脹,如果不控制食物攝取,吃到吐也會繼續吃。所以牠們對生活環境中發現的食物都會不加選擇地全部吃掉。

所以,我們有必要做好環境管控,收撿好幼犬活動區域內一切食材,杜絕幼犬有自行搜尋的可能性。這一方面是避免幼犬可以自由在家裡找到食物(或其他異物),造成生命危險;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狗狗養成自行搜尋到食物,然後自行吃掉的行為邏輯。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3)聞嗅遊戲的優化

聞嗅遊戲對狗狗來說無疑是很好的。但考慮到錯誤養成撿食邏輯的副作用,我們需要做一些優化。

常見的漏食玩具可以承擔這一作用。遊戲時,狗狗只是找到填塞了食物的玩具,但是卻無法第一時間吃掉裡面的食物。這時,主人可以對狗狗找到食物的行為進行表揚,另外拿出另外準備好的食物進行獎勵。這是一方面利用食物氣味的聞嗅遊戲滿足狗狗嗅覺方面的訴求,但也同時告訴了狗狗找到食物並不能自己吃掉,而是從主人手上得到可以吃的食物。

即便不另外準備食物,我們也可以在狗狗找到漏食玩具的同時,指引狗狗坐下,表揚行為,然後拿起漏食玩具交給狗狗玩耍吃食,或者掏出裡面的零食,用手喂給狗狗。這都是表示:找到食物是可以的,但能不能吃,需要主人確認才可繼續。這樣,都可以杜絕狗狗養成撿食行為的誘因。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4)少吃多餐

對於幼犬,少吃多餐一方面是便於狗狗腸胃消化,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長時間讓狗狗得不到食物的滿足,而滋生出自己去找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能建立食物都是由主人給予的,不需要自己找尋的概念。針對犬天生的搜尋食物的基因編寫出新的飲食攝取理念。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如果從幼犬期就持續做好這些行為方面的引導,經過幼犬教養的黃金時期,基本上這些行為邏輯就定型了,那麼你就將會輕鬆很多。而到了成年期,再來扭轉,必定就費時費力多了。

3 、成犬的行為干預—選擇、放棄與機遇

針對成犬,如果已經有撿食行為,而且還比較熱衷於撿食的話,除了在平常涉及喂食的環節使用上述幼犬的引導方式外,我們還需要教給成犬另一個邏輯,那就是:放棄不等於失去,放棄甚至會得到更多。

學會拒食

首先,是要教會狗狗拒食。拒食是一種行為糾正,對於已經有撿食習慣的狗狗,這是必須要掌握的技,方法如下:

第一階段

1、選擇狗狗進餐的時候進行訓練,在牠餓的時候,用平常的食物(狗糧)作為訓練零食。2、蹲下,保持與狗狗同一高度,這樣是讓狗狗跟人更容易眼神對視。3、手掌攤開,把狗糧放在狗狗鼻前方。當狗狗準備吃手上的狗糧時,發出低沉的警告聲(注意,警告聲的意思是提醒,程度比較弱,還不到阻絕禁止的程度,比如「嗯~」、「呃呃~」等)。4、這時,如果狗狗立刻停下進食動作,而轉為看向主人眼睛,這說明牠響應了你的警告信號,開始向你尋求指示。這是一個好的行為反應,達到了我們的目的。於是我們誇獎牠,並且把手上的食物伸到牠嘴巴,說「吃吧!」給牠吃。5、而如果狗狗並不停止進食動作,不顧你發出的信號,反而義無反顧地湊上來想吃,這時,你收起攤開的手掌,握拳,轉動手腕,使得手背朝上,手掌朝下,將拳頭挪到狗狗鼻子10cm距離的上方,目的是增加狗狗吃到食物的難度,讓牠吃不到食物。6、等待狗狗冷靜下來之後,再把食物按[3]的方法拿給狗狗,重複[3]和[5]的步驟,同時,想辦法吸引狗狗注意力,讓牠和你眼神對視。直到狗狗做出[4]的反應,才給狗狗吃到手掌裡面的食物。

第二階段

準備兩種食物,低級食物可以是平時吃的狗糧,而高級食物可以是美味的肉乾等自製或成品訓練零食。因為這些高級零食口味比狗糧更好,平時也更難大量得到,所以對於狗狗來說誘惑程度和獎勵程度都更大。

1、將低級食物放在地上,當狗狗注意到地上的食物時,發出禁止的口令。2、如果狗狗立刻停下來,轉而注意主人,則從訓練袋中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高級食物,誇獎狗狗,並喂食給狗狗。3、如果狗狗並不停止,而是意圖吃地上的低級食物,則用手蓋住地上的食物,讓狗狗無法得逞。4、引導狗狗恢復冷靜,鬆開蓋住食物的手,如果狗狗能夠不關注地上的食物轉而看向主人,則表揚狗狗,並且給出準備好的高級食物。反之,則重複[3],直到狗狗能夠忽視地上食物,關注主人,再給予高級食物獎勵。5、重複訓練多次後,收走地上的低級食物,該次訓練完結。

第二階段不僅是告訴狗狗地上的食物無論如何都不能吃,還加入了更高級的食物獎勵。告訴狗狗放棄並不等於失去,還可以得到更好的機遇,通過狗狗多次自己的選擇,建立不吃地上食物的意識。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第三階段

則是在上兩個階段的訓練穩固後開始拉開距離,從離開狗狗1米、2米、3米、5米,逐漸到「隱身」在暗處,觀察狗狗是否犯錯誤。

需要注意的是,拉開距離要逐漸增加,穩固後再增加距離。一旦狗狗不吃地上食物則立刻誇獎和獎勵。訓練包里可以準備和地上一樣的低級食物,也可以是高級食物,穿插著給狗狗獎勵,總之是地上的一定不能吃。

如果距離拉開後,來不及制止,狗狗已經把食物吃到嘴裡,那麼即使掏出來(甚至只是做個掏出來的樣子),也要讓狗狗知道你的態度。拿出包里的高級食物,展示給牠看,告訴牠沒有了,你錯過了這個機會。

地上的食物也可以在後期行為穩固後換成高級食物,增加誘惑。

地上的食物在該次訓練完後一定收走,讓牠知道不能吃。

第四階段

轉換環境,從家裡到戶外,各個場景裡面進行上述拒食的訓練,逐漸增加環境的複雜程度,建立普遍的意識。因為狗狗會將特定環境和特定行為結合起來理解,所以僅僅在家裡做到拒食的訓練,到了新環境狗狗也許就認為不是那個邏輯了。所以需要將拒食訓練泛化到各個環境。

學會拒食,針對得更多的還是在主人的監管下,通過口令指引讓狗狗接受放棄。而由於狗狗撿食的本能訴求還在,以及人的監管不可能時時刻刻面面俱到,所以難保在某些情況下失效。所以,在掌握這個技巧之餘,必須要藉助日常生活對可食用食物的概念進行建立,做好環境管控,避免狗狗出於飢餓去尋食等情況的出現。還有,就是在遛狗途中針對性地做出一些優化。

遛狗途中針對性的優化

遛狗三種狀態中的優化

前文講過,軍隊、學校、家庭,是遛狗中的三種互動狀態。在軍隊狀態,要的是服從,是一起進行一項工作,這個階段顯然不應該讓狗狗聞嗅,也就談不上搜尋食物了。學校狀態,要的是耐心輔導狗狗進行學習,當然拒食學習也可以作為其中一個內容。在這兩種狀態下的遛狗活動中,如果狗狗去聞嗅地上的食物,則我們就要及時發出阻絕信號,對狗狗聞嗅地上食物的行為表現出厭惡的情緒和制止的態度,調整狗狗行為從食物上轉移開來。

而家庭狀態,我們可以專門給狗狗撿食的環節。當然,這個撿食的對象則是我們提前準備好的,填塞了食物的器具。將器具放置在地上,引導狗狗去找到,表揚狗狗的行為,掏出裡面的食物作為獎勵給狗狗吃到。在這裡不適合用複雜的漏食玩具供狗狗自己慢慢裡面的食物,因為在外界紛繁的誘惑下,有的狗狗會懶得進行這麼複雜的遊戲,更願意去找簡便的食物。當然如果你的狗是個吃貨,這招有用,那麼也可以讓牠玩玩漏食玩具,享受找到食物的快樂。這都是告訴狗狗,找到食物不能直接吃,而是有一個儀式,在主人的指引下才能吃掉食物。

平衡嗅覺的內容

在上一篇我們講過,給予狗狗在家庭時間去聞尿撒尿的機會。嗅覺除了找食物,也更多的是用在聞嗅尿液作為社交的目的。所以,如果我們在家庭時間讓狗更多地去「八卦點」聞嗅其他同類的氣味,牠也就沒有更多時間去搜尋食物了。

打獵

可能有的狗狗撿食的毛病特別嚴重,那麼我們可以嘗試把整個遛狗看作一個打獵的過程。

準備兩個袋子,一個是裝正常食物的訓練零食包,另一個是一個普通塑料袋,吊在身上(讓狗能看到聞到袋子裡面的獵物)。關注狗狗的行為,當狗狗發現地上的「食物」時,打斷牠的下一步進食行為,誇獎牠找到食物,然後把食物撿起來,裝在塑料袋裡,繼續遛狗。遇到下一個食物時再如此繼續。

最開始,是狗狗發現食物,馬上用正常食物獎勵牠,然後收走地上的「食物」;逐漸,當完成3次「打獵」後,找個地方坐下來,讓牠看到塑料袋裡面牠「捕獲」的獵物,但是不給牠吃掉,而是拿出正常食物獎勵牠;再往後,甚至到整個遛狗過程結束,回到家,再坐下來,用正常食物獎勵牠,讓牠看到你把牠「打獵」的食物收走(扔掉)。

在上述過程中,可以採用「潮水式」的方法,打獵1次、2次、3次、1次、5次、3次這種長短相隔的次數給予狗狗獎勵,以免過長的等待時間造成狗狗對這個訓練的不滿和不配合。

整個打獵過程,既符合狗狗搜尋食物、打獵的本能,但又加上了一個人狗配合,由人分配食物的規則。這使得狗狗也學到了找到食物不能直接食用而是需要主人分配指引的邏輯。

方法,可能還有很多,其主要原理也就是告訴狗狗,放棄不等於失去。學會放棄,而得到更多的利益。只要符合這個原理,我們大可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想出其他方法來。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四、撿食還是異食?

最後,我們還要區分,狗狗撿食的是食物,還是異物,因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行為。

對於撿食食物,這個有其對於狗狗本能的合理性在裡面。而針對異物,則包括紙巾團、塑料袋、石頭、泥土、螺絲釘、彈珠等等各種小東西,則更多是一些不健康的痴迷行為了。

狗狗對於某些明知不是食物的東西表現出過於好奇、痴迷,甚至吞下,我們需要更多地考慮狗狗的生活內容安排了。是身體機能問題?是精力能量的問題?是承受過多壓力產生了藉助痴迷物安撫自身的問題?還是這種痴迷物對牠有特別意義和訴求的問題?找到這些原因,重新往健康的行為上引導,隔絕這些痴迷物的出現,及時制止行為,形成生活規則就是辦法。

另外,多見有的狗狗啃草,據了解這可能是腸胃不適或者缺乏葉酸導致的;而啃牆吃牆灰則可能一方面是是精力發泄無聊的緣故,另一方面是牆面漆裡面散發出的帶呋喃酮甜味的物質,而狗狗天生也有從植物里攝取呋喃酮這種物質的需要,這給狗造成了一種誤會。再加上從醫學上來說,缺乏微量元素也會造成異食癖的行為。

總之,異食的危害同樣很大,也需要立刻著手解決,但其原理卻和撿食是兩回事。這點需要區別對待。

異煙肼事件,教您如何讓狗狗不撿食不亂吃

五、給主人一劑預防針

人類社會的發展,呈現出「文明爆炸」的現象。就是說,每到一個階段,人類的社會生活就出現巨大的變化,而使得整個世界文明發生一次極速躍進。從蒸汽機的發明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再從計算機和網絡的發明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世界在短期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男耕女織騎馬打仗了幾千年,而近百年間,一下子汽車輪船飛機滿世界跑,人類文明用一百年就趕超了以前幾千年。甚至20年前人們的生活內容,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也和現在截然不同。而狗,雖然伴隨著人類進化的步伐,以超凡的適應能力一起走到現在,但牠們進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人類進化的速度。

這就使得狗狗雖然作為工作夥伴和家庭伴侶進入人類生活許多年,而在這近百年里變得力不從心起來。狗狗的適應力、理解力和生活方式跟不上現代高速變化的人類生活,牠們也很難通過遺傳和進化來彌補這個錯位,所以,這個人類世界對牠們來說是太瘋狂了。

曾經地上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狗狗的祖祖輩輩都是這麼認為,可牠們不知道現在的生活環境中多了那麼多危險:毒死的老鼠屍體、加了毒藥的零食、塞了鐵釘的肉丸,還有各種各樣不能吃的牠們的祖先沒有通過基因告訴牠們的,現代人類社會生產出的千奇百怪的東西。

我們的確可以通過給狗狗的大腦邊緣系統編寫新的軟體來告訴牠地上的東西不能吃,但這並不像電腦編軟體一樣,只要編寫了,病毒就消失了。新軟體和老軟體的衝突和矛盾永遠存在。不僅僅是針對撿食,其他的行為問題也一樣,我們都無法指望單單通過行為引導和訓練能完全解決狗狗的一些不當行為。

總之,我們人能夠改變的東西有它的極限,更可取的辦法是儘早地進行引導和行為邏輯固化,把工夫花在前面,而不是後期來改變。而到了最後的那一步,一根牽引繩,興許才是我們和狗狗在客觀環境下最後的依靠了。

人狗生活的點滴積累才是我們真正解決狗狗在這個世界適應問題的最終方法。柔絲輔導法的操作理論是建立在犬行為應用學上的非常新穎的知識。是研究者熟知犬行為的構成後,利用其原理,用狗狗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協助及輔導狗狗在現代人類社會中,和諧、安全、快樂地共同生活的科學。

沒有炫酷的招式,沒有一竿見影的神效,有的只是人與狗之間的深厚情誼,愛與付出,耐心與包容,認真與堅持,珍視與狗狗相處的每分每秒,如柔絲一般涓涓浸潤狗狗的內心,輔導牠們在當下這個人類社會生活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9447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