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鸚鵡總是無法破殼?

卡洛斯| 2018-02-11| 檢舉

繁殖季節來臨的,您家的鸚鵡繁殖的如何?相信很多朋友鸚鵡交配、產蛋、孵化這短時間都是用心在照顧他們,可是還是有小鸚鵡無法破殼的現象發生,甚至很多都是成型的鸚鵡被憋死在殼裡,那麼為什麼鸚鵡無法破殼呢?如何預防和解決呢?超哥和您探討一下。

 

鸚鵡仔破殼,新生命誕生。

牡丹鸚鵡

原因一:母鳥繁殖期攝入鈣元素過少,導致殼軟,不容易啄破。

如果母鳥在繁殖期沒有攝入足夠的鈣,那麼就會造成軟殼蛋,這種蛋就算勉強可以讓裡面的受精卵孵化成小鸚鵡也很難讓鸚鵡啄殼而出,通常情況下就會造成小鸚鵡活活憋死的情況。要解決這種情況就要在母鳥交配期間提供充足的墨魚骨(補鈣神器,網上和藥店都有賣,價格不高效果很好)或者雞蛋殼、貝類殼磨成的粉末(價格低廉,補鈣效果也不錯)防患於未然。

孵化失敗的小鸚鵡

原因二:親鳥食物單一,營養跟不上,導致幼鳥體質弱。

如果親鳥長期喂養單一的食物就會造成體質弱,這樣產的蛋提供的營養也是少之又少,直接導致幼鳥的體質弱,就很難啄殼出生,這也是造成小鳥不能啄殼的原因。平常的喂養中應以穀子為主,其餘的穀類飼料為輔,每日提供蔬菜和水果,為鸚鵡提供維生素,只有把親鳥的體質養好,才能讓小鳥有良好的體質!

亞歷山大鸚鵡

原因三:母鳥後期孵化期間偷懶或者受到驚嚇導致不孵化。

這是第一窩繁殖時經常會出現的問題,第一窩繁殖的母鳥沒有經驗,繁殖到後期就會漫不經心,頻繁出巢,導致孵化失敗。還有就是我們頻繁開關繁殖箱檢查孵化情況導致母鳥受到驚嚇不再孵化。還是那句話,鸚鵡繁殖期間一定要收好自己的好奇心,除了日常喂水喂食以外都不要過多的打擾,給鸚鵡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

多樣化的食物

原因四:後期適度不夠,導致出殼失敗。(最主要原因)

很多時候小鳥出殼失敗,濕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濕度直接影響到小鳥吸收蛋黃(吸黃)。很多新手對於鸚鵡孵化的濕度沒有很好的把握,超哥建議您可以在籠子裡放上一碗水,水不用太深,如果鸚鵡覺得適度不夠他們自己會用羽毛蘸水接著孵化的,您要做的就是每天換水就可以了。還要注意控制溫度,不要太冷,也不要冷熱交替,預防親鳥感冒。

準備蘸水孵蛋的玄鳳鸚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8352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