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堪稱史上最成功的掠食動物,存活一億年未曾改變,這是自然最傑出的設計。
它擁有自暴龍以來最強大的咬力,動物王國最複雜的心臟,腦部有出人意料的智力。
它們與史前恐龍共享地球,這種爬蟲類歷經不可思議的演化旅程,他的身體絕無僅有。
數百萬年來它一直是世上最大甚至最危險的爬蟲類。在演化過程中,它將生理機能微調至完美狀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獵者。少有生物能夠逃出這種古老掠食動物的掌心,它們會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出擊!
霸王龍的後裔
1.8億年前,恐龍和會飛的爬行動物統治著地球,直到6500萬年前它們幾乎全部消失。但霸王龍的一個變種——初龍家族中的某一分支倖存了下來,它就是鱷魚。
今天的兩棲鱷魚起源於一種陸地動物——陸地鱷,它們生活在2.4億年前的歐洲大陸。它們的體形類似於大的家貓,有長腿和短爪以利於奔跑。它的皮膚可能更像現代鱷魚。
陸地鱷
然後,大約2億年前,原鱷出現了,它們也生活在陸地上。它們的腹鱗與保護性的甲融合,有點像現在的龜,還有兩排片狀甲保護脊柱。但是它們的腿較短,顱和顎比陸地鱷要長一些。
原鱷
大約1.4億年前,古代鱷改變了它們的生活方式,變為兩棲動物,有些甚至到了海里。它們的外表更像現在的鱷魚,有巨大的帶蹼的後足,還有長而窄的顎幫它們捕食無脊椎動物和魚。
古代鱷
現代鱷魚的進化完成於8000萬年前,溫暖的氣候促成了鱷魚家族的多樣化,體形也更大一些。從美國德克薩斯發掘的化石來看,它們可以長達15米,僅頭顱就有兩米長,被恰當地命名為「恐怖鱷魚」。它和公共汽車一樣重,站立時可以達到房頂,形同霸王龍的變種。
8000萬年前,鱷魚家族分裂成兩個分支:短吻鱷和鱷。一般來講,短吻鱷比鱷要小,它們的吻呈環形鐵鍬狀,而鱷魚則是V形。它們的上顎比下顎寬,閉嘴時上下顎完全咬合。有兩種類型的短吻鱷:美洲鱷與中國鱷。短吻鱷與鱷的構造完全適應於各自的生活方式。
短吻鱷
很難相信鱷魚這種長著鋒利牙齒的動物具有某些鳥類的特徵。例如,食物進入胃之前需要用砂囊輾碎,也築巢,只是它們的巢的結構與普通鳥巢完全不同。但在3億年以前,鱷魚和鳥類的祖先的確有親緣關係。今天的蛇鷲就為我們提供線索,找出初龍滅絕的原因。蛇鷲是一種行動迅速的食肉動物,專吃陸地小動物。人們認為它們的捕食和運動方式類似於古代的爬行動物——恐龍。
在過去的8000萬年裡,鱷魚的變化微乎其微,也許研究鱷魚就有可能解釋為什麼恐龍存在了那麼長時間。
天才獵手
爬行動物的形態和大小各不相同,但大多數都具有乾燥、粗糙的鱗甲,這是它們少有的幾個外部共同特徵之一。有些爬行動物生活在海里,比如海龜,但大多數爬行動物永久地生活在陸地上,而鱷魚卻是水陸兩棲。雖說鱷魚是最大的爬行動物,但並不是都很大。在非洲的3種鱷魚中,西非小鱷魚的身長很少超過2米,長吻鱷也只比它稍大一些,它們都躲在林間沼澤地內,很難看到。
西非小鱷魚
長吻鱷
尼羅鱷是非洲最大、最著名的鱷魚。3個高個子男人頭足相抵,14個成年人的體重累加起來,就相當於1條大尼羅鱷。尼羅鱷的大腦在鱷魚中也是最大的,但也只有拇指大小。
尼羅鱷吃魚
鱷魚生來就適應水中生活,當它們沉入水下時,可以呼吸,也能看、能嗅、能聽。它們的鼻孔上面長有瓣膜,能開合,因此水不會侵入它們的肺。鱷魚的眼睛與蛇相似,有三套眼瞼。內置的瞬膜也叫第三眼瞼,保持眼睛的濕潤和清潔,也能像潛水鏡一樣用於水下作業。鱷魚擁有爬行動物中最靈敏的耳朵,耳垂可移動,其作用相當於揚聲器的音量控制器。它的腿又短又粗,有蹼的後足用來在水中遊動、划行,同樣短粗的前足用於爬上堤岸和挖掘。鱷魚沒有唇,因此即使緊閉雙顎,水也會漏進嘴裡。排水問題通過咽喉後部一個特殊的顎來解決。在水下時顎會關閉,阻止水進入。
很多人認為,鱷魚裝備鱗甲的尾巴是用來掃斷獵物的腿。以方便其捕食。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鱷魚的尾巴是一個水下推進器。這也是鱷魚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使它成為一名超級捕獵者,幾乎沒有天敵。鱷魚波狀的長尾幾乎占了身長的一半,能驅動鱷魚每小時游上15公里。
鱷魚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水中悠然度過的,在水中它可以自由地舒展。短腿蜷縮起來緊貼著身體,讓它在水中穿梭自如。當鱷魚在水中划行時,只把鼻孔露出水面。肺中的空氣讓它們浮在水面,而不需要用力地划動四肢。保持安靜可以節省能量,當鱷魚停在水底時,它們的心跳只有每分鐘4次,可以抑制呼吸近兩小時,以此來節省能耗。
水下疾行的鱷魚
但在陸地上,鱷魚爬得緩慢而平穩。它們從容地用腹部爬行,也可以說是扭著屁股前行。和度假的人一樣,鱷魚離開游泳池是為了曬太陽。一旦停下來,它們幾乎一動不動。鱷魚還有一種特殊的行走方式,在爬行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高步態行走。有點兒像哺乳動物,四肢挺直,腹部離開地面。
鱷魚不能咀嚼。它們的下顎只能上下而不能向兩側移動,因此它們必須把食物重重擊碎。如果不用力,就不能讓爆牙的嘴保持閉合。當它們放鬆時,嘴就會自動地張開。鱷魚的顎有著驚人的力量,66顆牙齒像拉鏈一樣排列緊密。假如雙顎同時用力,可以像汽車輾碎機那樣,咬碎一隻大型動物。
尼羅鱷獵食斑馬
「鱷魚」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意為「花斑爬蟲」。「爬蟲」一詞很難確切地描繪這種大型爬行動物。但在中世紀,它也可以解釋為「龍」,這個詞更適合於這種同神話中的怪獸一樣長有鱗片的動物。
鱷魚能活到100歲。在此期間,它們不會停止生長,而且會越長越大。真正重量級的尼羅鱷生活在東非。每年,在漫長的遷徙途中,斑馬群和牛羚群都要趟過爬滿了鱷魚的河流。通常鱷魚會悄悄地埋伏起來,等待獵物送上門來。鱷魚經常囫圇吞下食物,酸性消化液會使食物迅速液化。它的腐蝕性相當於汽車電池酸液,甚至可以溶化骨骼。
溫柔的母親
鱷魚過著一種簡單的生活:吃,睡,還有曬太陽。陽光開啟了它們一天的生活。作為一種冷血動物,它們需要太陽能來升高體溫。因此,大多數鱷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低緯度地區流速緩慢的暖水中,利用水裡和陸上溫度的不同,在兩者之間穿行以便保持體溫恆定。
儘管鱷魚的大腦相對較小,但它們還是進化出了一套複雜而完備的系統用於交流。這套語言系統是由聲音、肢體語言、嗅覺、觸覺和一種特殊的顫動組成的。
在交配季節,雄性之間的繁殖競賽達到了高峰,它們每一個都竭盡全力。一條大雄鱷開始求愛,它藉助於一系列觸覺和聲音信號來達到目的。它在水面上拍著它的頭以顯示主權,它還吹起誘人的水泡,並且顫動著身軀激起水花,這就是所謂的「指尖舞」。
一旦交配成功,雄性的精子還要進行一場隱蔽的鬥爭,它必須拚命遊動爭取第一個觸及卵子,因為它並不是惟一的伴侶。雌鱷接連與幾條雄鱷交配,對雄性的饋贈來者不拒,保證它的後代能獲得最好的遺傳基因。很明顯,在鱷魚的世界裡,自由戀愛的權力神聖不可侵犯。
對一條雌鱷來說,孩子就是一切。當它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出的舐犢之情令人感動。大多數爬行動物只管產卵,然後讓它們自生自滅。但鱷魚不是這樣。
交配後幾個月,雌鱷在水邊挖了一個巢。不能離水太近,否則會被淹沒。也不能太遠,它的幼兒不能穿過太長的空地。
雌鱷產下大約40枚橢圓形白色硬殼卵,大小和鴨蛋相當,然後用溫熱的土壤把蛋埋起來。保持溫度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關鍵。然後,守在那裡,幾乎寸步不離。
破殼而出的小鱷魚
3個月後,蛋孵出來了。有著一身粗糙厚皮的鱷魚其實也很精細,在小鱷魚出殼很費勁時,雌鱷便把蛋拾起來,放在牙齒之間輕輕滾動,而且用的力要恰到好處,既要使蛋殼破裂開來,又不能傷害到小鱷魚。
剛出生的小傢伙們需要強有力的保護,因為它們的哭聲暴露了它們的存在。鱷魚媽媽趕緊把小寶寶裝在有特殊口囊的嘴巴里,分批運送到水中。
絕大多數胚胎的性別在授精時就已經決定了。但是,有一種決定性的外部力量控制著破殼而出的小鱷魚是雄還是雌——那就是溫度。鱷魚卵沒有雌雄之分,小鱷魚的性別由孵化溫度決定。同樣,溫度也決定了它們的皮膚特徵。一般來說,雄性的孵化溫度在31至33攝氏度之間,雌性的孵化溫度在28至31攝氏度之間。
在自然界中,鱷魚只要撐過最初的兩三年,基本上就不再會有危險,它們能活到100歲。但儘管鱷魚媽媽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有2%的小鱷魚能活到成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5531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