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截尾術太過普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

九把槍| 2017-03-09| 檢舉

給狗狗截尾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它存在得太過普遍,以至於人們根本不會去思考它的合理性。在歷史上,最開始這樣做的人們主要出於3個目的:

古羅馬時期的人們相信截掉一部分尾巴和舌頭能夠預防狂犬病;

中世紀西方貴族為了區分自己養的「純種犬」和平民的狗,而勒令平民截掉他們養的狗的尾巴;

人們認為有些工作犬截掉尾巴可以避免在工作中尾部受傷。

不管是哪一種,這些理由在如今都已不復存在(除了部分工作犬),但截尾的傳統卻被保留下來,寫入了許多狗狗的品種標準,甚至成為一種「美」的象徵不斷延續著…...

如今,美國養犬俱樂部(AKC)的品種標準中,有超過40個品種的狗狗被要求接受截尾。雖然天生的短尾基因存在於一些品種的狗狗中,如英國古代牧羊犬、澳大利亞牧羊犬等,但TA們中的大部分還是要為了迎合品種標準而接受手術。

截尾術是如何執行的呢?通常,特定品種的小狗會在出生後3~5天接受截尾術,這個過程是沒有麻醉的。執行手術的獸醫會非常熟悉相應的品種標準,手術需要無菌操作。獸醫會測量尾巴的長度,在合適位置的兩個尾椎之間將尾巴截斷,隨後用可吸收縫線或組織凝膠修復傷口,以確保傷口能夠恢復得比較美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狗會感到非常疼痛而哀嚎。也有一些獸醫會採用橡皮筋勒住尾巴,讓其血液循環受阻而壞死、脫落,這種方法無疑也是非常疼痛的。

雖然有些科學家認為截尾術可能會影響狗狗的肢體語言,使他們之間的溝通發生障礙;另外在新生兒敏感時期的劇烈疼痛可能會讓狗狗以後對待疼痛的反應有所變化。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表明截尾術會對狗狗以後的生活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會過分激進地去強調截尾有多少壞處,而是更傾向於去理性地分析這麼做到底有沒有必要。

通常,截尾支持者會列出類似這樣的論據:

護衛犬有必要截尾,否則容易被抓住尾巴,難以反擊;

獵犬(如指示獵犬)有必要截尾,否則容易被灌木劃傷尾巴。

牧牛/牧羊犬有必要截尾,否則容易被牲畜踩傷尾巴。

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這些論據成立的前提是狗狗們確實在承擔相應的工作,而我們現在已經很少需要TA們工作了,即便TA們工作,這樣的說法也並不合理。在一項數據龐大(涉及138212隻犬)的統計性研究中,狗狗尾巴受傷的機率是0.23%,這意味著為了避免1隻狗狗的尾巴受傷,需要截斷500隻狗狗的尾巴。

所以從醫學的角度,給正常健康的狗狗實施截尾術是得不償失的,而唯一剩下的就是審美問題了,狗狗有沒有必要為了「美」而付出這樣的代價呢?目前,以英國為代表的許多國家都已經將截尾從大部分犬的品種標準中移除,同時禁止被人為改變過外觀的狗狗參賽。

你會不會為了「美觀」,而去購買一隻被截尾的幼犬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4431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