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來她為流浪狗撐起一個家,如今年事已高,近百條狗狗該何去何從?

九把槍| 2017-03-26| 檢舉

「退休了不好好在家享福,在這兒受啥罪嘛!」

「每天去菜市場買狗糧,背著大背簍來來回回爬坡,看到都累!」

……

十六年來,面對種種不理解,李國秀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在收養流浪狗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2月24日上午,後來君在東區銀江鎮倮果花園小區附近的一個院壩內,見到了李國秀,她正準備到救助站給狗狗們準備食物。

「現在三天兩頭有人來扔狗,扔在門口就跑,有時三隻,有時五、六隻,她看著心疼,只能抱進來養。」李國秀說,養幾個月就丟了,她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養幾年……

鐵門打開,數十條狗狗蜂擁而上,圍在李國秀身邊搖尾示好。

此時已是上午10點,另一位志願者蔣秀芬正穿著圍裙帶著塑膠手套蹲在院子裡清洗。「這些都是狗狗籠子裡的墊子,為保持乾爽無異味,也讓狗狗睡得舒適,必須每天清洗。」蔣秀芬指著鐵絲杆上整齊晾曬的墊子告訴後來君。

李國秀是攀鋼礦業公司退休職工,家住倮果花園。她喜歡狗,自己養了一隻寵物狗。2001年,李國秀開始收養流浪狗。沒兩天,家裡就收養了7隻流浪狗,此後數量不斷增加,家裡已經無法容納。為此,李國秀便在倮果花園對面的山上找了塊空地,搭了一個簡易棚,專門收養流浪狗。

蔣秀芬是李國秀的鄰居,也是個及其愛狗的人。2005年,她跟著李國秀來過救助站兩次,在那之後便舍不下這群小傢伙,「我當時沒有工作,看她一人餵得辛苦,就過來幫忙,這一幫就是10多年。」

2008年,兩人在離家不遠處租了一套農民平房,每月300元。她們在平房外修建起院壩和圍牆,就這樣這裡收留的流浪狗越來越多……

跟隨蔣秀芬走進狗舍,四周都是狗籠,裡面關著剛做完絕育手術的狗狗,門上用粉筆寫著狗狗的名字,台子上兩口大電飯鍋正冒熱氣,裡面分別煮著米飯和鴨子。旁邊放著愛狗人們送來的雞蛋,冰櫃里有牛奶、火腿腸和大袋骨頭等食物。

蔣秀芬說,這裡目前收養著80多隻流浪狗,每天餵一頓,一頓要吃20斤大米。一個月要備350斤大米和280斤狗糧才夠,平時還要給狗狗添加青菜、骨頭等輔食。

最初養狗都是兩人自己貼錢買狗糧,慢慢的越來越多愛狗人士加入進來,也組建了愛狗人交流群,群里經常有人捐錢捐物。「現在狗沒吃的了,會有人送來,狗病了會有人來幫看病,都是些好心的愛狗人啊。」蔣秀芬說。

救助站的狗舍總共有三間,每間房的牆邊都擺滿了狗籠,這裡剛出生的小狗和漂亮的狗,很快會被領養走,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

這隻關在籠子裡的黃狗叫黃掰掰,黃掰掰失去了一條後腿,屁股上留有雞蛋大小的洞,貌似還在發炎,後來君還未接近,它已開始渾身發抖,狂吠不止。

聽李國秀說五年前它被送來時渾身是血,收治兩個多月才救活,治好後見人就叫,兩個月前想抱它出來洗澡,一不留神把李國秀的上唇咬傷,左臂也被咬了兩口,好在隔著衣服,傷情並不嚴重。

這條毛茸茸的小白狗,右眼已失明,肚皮上生有碗口大小的腫瘤。它是五年前蔣秀芬買菜路邊在垃圾桶看到的,蔣秀芬回憶,當時狗躺在垃圾桶里奄奄一息,頭上身上都有被打過的痕跡,眼睛還在流血,已經無法站立。最初它肚子上的腫瘤只有黃豆粒大小,現在長到碗口大,最近狗狗都不怎麼吃食了。

這條只有三條腿的狗叫阿黃,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李國秀說,兩年前,她和蔣秀芬正在狗舍里忙活,突然聽到外面有悽厲的狗叫聲,忽遠忽近,倆人放下手裡的活循聲找去,在不遠處的火車軌道旁看到了滿身是血的阿黃,它可能是被火車碾壓了,傷勢很重,連續治療了兩個月才算是救過來。

這期間沙溝醫院的志願者小董每天下班都會開車過來免費給阿黃治療,光藥費都花了幾千塊。

每天早晨8:30到上午12點前,李國秀和蔣秀芬都在流浪狗救助站里度過,收拾完狗舍,餵完狗食,又急匆匆離開。

李國秀的老伴今年已76歲高齡,蔣秀芬的老伴也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條手臂,為了支持她倆收養流浪狗,十幾年來,二位的老伴都是自己做飯吃,自己照顧自己。

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李國秀的老伴行動開始遲緩,每天照顧完救助站的狗狗,還要趕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

去年蔣秀芬的孫子也入學了,她每天離開救助站第一件事就是快步趕去坐17路公交車,到炳草崗給孫子做午飯。「現在太累了,我們常常想放棄,可是這些狗狗怎麼辦?我們不管了誰來管?」

至今,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4301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