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為什麼要叫的各種原因

卡洛斯| 2016-11-08| 檢舉

狗總歸是狗,大多數狗都會叫,他們有時就是會抱怨、會嚎叫——這是正常現象。狗狗用聲音的方式和人類溝通、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我們想讓他們叫來提醒我們身邊有潛在的危險或者保護我們,但是,如果狗狗過分嚎叫就是行為上的問題了。

如何解決問題?

是你的職責來教會你家狗狗何時該叫,何時該保持安靜。儘快解決他的嚎叫問題。你拖得越久,就越難控制住他們這種行為。教會你家狗狗「叫/安靜」口令是個好辦法,這談起容易做到難。然而,只要你付出努力、堅持不懈,就能教會狗狗聽你的指揮來決定該叫還是該保持安靜。

狗狗為什麼要叫

了解狗狗嚎叫的各種原因是很重要的。他們叫不是為了煩你和你的鄰居,也不是出於惡意或者打擊報復。他們也不是因為能叫才叫的(即使有時情況看起來就是這樣的)。有些品種的狗狗比其他的更愛叫——有些狗狗甚至是被繁殖成常常嚎叫的品種。然而,巴仙吉犬根本就不會叫(即使他們能用其他方式發聲)。如果你仔細點聽,就能分出他們不同的嚎叫情況。控制狗狗嚎叫行為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他們為什麼要叫。

通常狗狗嚎叫是因為以下原因:

警告/警示:當有人在門外或者有陌生人路過你的家或車時,狗狗嚎叫是很正常的。有些狗狗一旦察覺到有危險逼近就會嚎叫,仿佛在說:「我在這裡守護這地盤,別來煩我。」這種叫聲通常很尖銳、響亮、威信十足。對他們的這種天性加以訓練,就能有效保護你和你的家人。

焦慮:對於大多數狗狗來說,在感到焦慮的時候嚎叫是自我撫慰的一種方式。這種叫聲通常音調較高,還帶著哀嚎的聲音。有分離焦慮症的狗狗就經常這樣叫。

頑皮/興奮:幼崽和小狗就經常這樣叫。很多狗狗在和人或者其他狗狗一起玩耍的時候就會叫,這種叫聲可能會很高調、有音律感。有些狗狗在知道了你要帶他們出去散步或者坐車出行的時候就會興奮地叫起來。

吸引注意:當你聽到狗狗這樣叫了就會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這種叫聲就像在說:「嘿!嘿!看吶!我在這兒!」。有些狗狗會又吵又鬧地吸引你的注意,就像啼哭的嬰兒一樣。

無聊:無聊的狗狗嚎叫時就像是在跟他們自己對話一樣,這可能聽起來還是會很煩人,但其實這也是一種發泄悲傷的方式。無聊的狗狗通常靠嚎叫來釋放過剩的精力,有時也是因為他們太孤獨了。他們往往需要身體或者腦力上的活動,甚至需要伴侶的陪伴。

回應其他狗狗:這可能是你再熟悉不過的情形了——一隻狗在街上叫了起來,你附近的其他狗狗就都會一隻接一隻地跟著叫起來,就像在演奏一首發音不協調的划船歌一樣。

防止和制止過度的犬吠

你一旦明確了是什麼讓你的狗狗過分嚎叫的,就可以開始行動起來控制這種行為了。試著消除這種行為的起因是防止狗狗過度嚎叫的最好方法,你也不想不小心就助長他們嚎叫。最後,除了叫之外,讓狗狗做點別的好事情。

• 確保讓你的狗狗得到充分鍛鍊,這樣他們就沒有積蓄的精力來嚎叫了。

• 如果可能的話,不要把狗狗單獨留在一邊太久。

• 如果你的狗狗嚎叫只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或者出於焦慮的話,就絕不要安慰、愛撫、擁抱或者喂他們吃東西。因為這樣他們就會覺得你是在獎勵他們,就會助長這種行為。

• 你的狗狗嚎叫時,你對著他們大吼大叫是沒用的,這樣他們可能會叫的更厲害。

• 避免用像電擊項圈之類的懲罰。他們不僅會痛苦難過——許多狗狗會學著試探它們,最後就會習慣你那樣對待他們了。

• 試圖利用吹口哨或者拍手來得到狗狗的主意,一旦狗狗聽到指令並安靜下來了,引導他們去做積極正確的事情——比如說去玩狗狗玩具或者給他一個零食。

• 得到你家狗狗的注意之後,就可以開始練習基本的口令了,比如讓他們坐下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 無論如何都不要讓你的狗狗在外面一直叫個不停。你在院子裡叫狗狗別叫是沒用的。此外,這樣還會很快引起你的鄰居的不滿,甚至招來警察。

• 訓練你的狗狗懂得什麼時候該叫,什麼時候該保持安靜。

• 如果你盡力了都還不能制止狗狗過分嚎叫的問題的話,請諮詢獸醫或者訓犬師。

關於聲帶切除術的申明

「失聲手術」也叫聲帶切除術,是一種選擇性的靠切除狗狗部分聲帶來有效防止他們嚎叫的手術。這種手術不會讓你的狗狗喪失嚎叫功能,它只會讓狗狗的叫聲更小聲、更低沉(相對於有些煩人的嚎叫而言)。在愛狗人士看來,聲帶切除術對狗狗來說是沒必要的、不公平的。手術和麻醉往往都有很大風險,所以任何只是為了人類的方便而對病人或動物們沒有好處的手術都不該施行。此外,過度嚎叫意味著你家狗狗的行為存在潛在問題。手術過後狗狗就不會再吵了,但他們的焦慮、恐懼或者類似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與其給你的狗狗做聲帶切除術,還不如花相同的時間和金錢來訓練他們或者帶他們去找動物行為專家診治一番。

當別家的狗狗在叫

社區里的犬吠聲可能很快就從煩惱變成噩夢——尤其是你想專心工作或睡覺的時候。如果你覺得還能適應,就禮貌地跟鄰居談談這個問題,或者寫一封直白但又有禮貌的信給他。你也可以找當地訓犬師或者動物行為專家尋求建議。很多人都更喜歡找居委會或者其他組織來當中間調解人。實在不行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報警——但是要考慮清楚這樣做了之後你將來和鄰居的關係可能會惡化。另一方面,在被剝奪失眠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就不會太在意了這個情況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3329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