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行為特徵,你了解你的狗狗嗎?
行為特徵
1、犬是肉食動物,由於長期家養,也可雜食或素食。採食時可以用門齒和犬齒咬斷食物,咀嚼不充分,然後大口吞下,真是「狼吞虎咽」。犬有一飢一飽的習性,因此,對成年犬可以一天一頓。如果食慾不好,可以停食飢餓一天。
2、犬有很強的母性行為,如分娩前做窩,分娩時自己咬破胎囊,咬斷臍帶、舔舐仔犬並吃掉胎衣和仔犬的糞尿。哺乳時很少離窩,以偎臥供暖。在仔犬將會吃食的時候,母犬常吐出半消化的食物喂給仔犬,這些行為全是對後代生存和成長有力的天性。
3、犬是群居動物,群內有首領和序位排列,序位的高低往往要經過爭鬥決定。序位一旦分明,各自安分守己,相互和平相處,群體得安寧。犬的爭鬥主要是決定高低而不是拼個死活,弱者一方逃避或投降,強者就自然罷休。犬的咬架爭鬥消耗體力,甚至咬傷,應儘量避免,成年犬最好單圈單籠飼養。
4、犬有保護領地的習性,不准外來者侵犯,所以犬能看、家護院。犬吃食時怕外來者搶食,如果有人或其他犬接近食槽,它會要過去,因此犬應單槽飼養。
5、犬喜歡與人為伴,不願離開主人,對主人十分忠貞。俗話說「狗是忠臣,貓是奸臣,狗不嫌家貧」,家怎麼窮也不離家出走。
6、犬的頭、頸、背等部位,喜歡人用手撫摸、拍打,新主人要想與犬建立感情,就要經常接觸犬,並撫摸其頭頸部,表示親近。
7、犬喜歡啃骨頭,應定期給犬牛骨或豬骨頭,常鍛鍊牙齒,同時有補鈣作用。但不要喂雞骨頭,以免刺傷腸道和胃。
8、犬外出遊散時,遇到牆根、樹杆或立柱時,習慣於暫停下來撒點尿,然後繼續前進,這是做回程時認路的標記,可以在數十里,甚至數百里之外跑回家。
9、犬的遊戲是以同群的夥伴為對象,通過遊戲相互結識或建立友好關係。
10、犬愛吠叫,以叫聲表達情緒。吠叫聲音不同表達的含義也不一樣。例如高昂而有間隔時間的「汪」聲表示興奮、祈求;連續而低沉的「汪」聲是報警;發自鼻腔的尖細妡音表示不耐煩;短促的出氣鼻音是警告;拉長了的喉音表示威脅;隨著音階的提高而轉成恐嚇;嚎叫表示疼痛;長嚎表示懷念或者對神秘聲響做出的回應。
行為與心理
犬不會說話,但有「體語」,如同水手用「旗語」、聾啞人用「手語」一樣,犬利用身體的姿態、動作、表情和吠聲等,來表達自己的心理。
1、友善與高興
犬看見自己的熟悉和喜歡的人,會豎起尾巴,不斷地左右搖擺,兩邊口角向上,嘴微張,耳朵變低,眼瞼鬆弛,以示友善。當它特別高興時,會在主人身邊繞圈子或在主人身邊摩擦,發出甜美的聲音,與主人戲耍。
2、恐懼與不安
犬恐懼時,尾巴夾在後腿之間,身體縮成一團,躲在屋角或主人身後,伏於地面。
3、失望與悲傷
犬在失望時,頭部下垂,全身捲縮,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悲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2976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