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實說話,貓和狗到底誰更聰明?
喵黨和汪黨就哪家領袖的智商較高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近百年(期間已經有無數人對人類的無聊程度絕望了),常見的幾個論點無非是「狗狗的大腦體積較貓來說大了太多」、「汪星人的社會化程度比貓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等等,那麼事實就真的如此嗎?作為一個立場堅定的貓派人士,小編笑而不語。
一、腦袋大就聰明嗎?
科學論證講究數據,但什麼數據是合適的?如何處理這些數據?對於不同物種智商的比較,公認的辦法是比大腦。如果只考慮大腦質量,毫無疑問狗的腦子更重,因為狗體型比貓大。
但這樣比的話,人也占不到便宜,畢竟體型最大的鯨魚才有全世界最重的大腦,於是,新方法出現了,人們開始計算腦重與體重之比,這樣一算,貓的腦重體重比為0.9%,而狗為1.2%。看上去仍然是狗占優勢?
然而,腦子重真的說明智商高嗎?說不定只是因為含水量偏高呢?
大腦最核心的部位是大腦皮層,涉及到感知覺、信息處理、推理判斷等功能,如果我們考慮大腦皮層包含神經元的數量,貓的大腦皮層神經元數量為3億,而狗為1.6億,貓幾乎是狗的兩倍。
那麼這就能說明貓比狗聰明嗎?向來公平公正公開的油餅認為顯然不能。誰更聰明這樣的嚴謹判斷不能只看數據,咱們要用事實說話。
二、社會化就聰明嗎?
社會化程度越高的動物,其智商就越高。根據這個假設做出的聳貓聽聞的推斷是:「狗不僅比貓聰明,而且它們之間的智商差距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王小波在一篇雜文中說過:從邏輯上說,從一個錯誤的前提什麼都能推出來(手動呵呵)。
1998年,掀起了關注狗狗智商高潮的研究是這樣的。實驗人員面前有兩個杯子,一個裡面有獎勵,一個是空的。研究者發現狗能理解人的手勢——人指向哪個杯子,狗就會選擇對應的杯子,從而得到獎勵。
狗成功通過了這個測試,但普遍被看好的黑猩猩卻失敗了,它們只會隨機選擇杯子,完全忽略了人的指示。
那麼貓的表現如何呢?首先,貓主子表示:「實驗室是什麼地方?我不去!」貓完全無法忍受陌生環境下的實驗,因此,實驗人員只好前往貓主人的家中進行實驗。其次,相當數量的貓完全不配合實驗。最後,那些樂於參與實驗的貓的表現幾乎和狗一樣好。這表明貓和狗一樣,也能理解主人的意圖,具備初級的思維能力。只不過有時候貓不願意搭理你。
但也有不止一位世界一流的動物認知科學家,在費勁千辛萬苦發出了論文後不約而同進入了炸毛模式:「我們做了一項關於貓的研究,這已經讓我受夠了!」
因為天性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喵星人經常做出一些讓實驗人員大跌眼鏡的事情,它們在陌生環境下很可能抓狂,注意力完全不在實驗上:你把貓放進迷宮,接下來的一幕很可能是,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然後坐了下來,開始舔毛擦臉;你在貓眼前放了食物,結果它連看都不看,更不用說嘗試去抓取食物了……
社會化水平只能說明貓和狗的社會結構不一樣。狗樂於配合人的指示,會主動討好人,因此智商測試中表現更良好。而貓表示,智商測試跟我有關係嗎?
那麼,貓咪究竟能不能像狗一樣被馴化呢?
在另一個實驗中,貓和狗需要取出障礙物下的食物。在實驗的第一階段,貓和狗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在下一階段,實驗人員做了手腳,食物被捆在了椅子腿上,取不出來。狗在嘗試了一陣後,就直接放棄了實驗,望向主人尋求幫助。而貓卻幾乎不會去關注主人,而是一直嘗試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這是一個多麼耿直的boy
畢竟貓和狗的馴化程度和歷史都不一樣,狗已經陪伴了人類三萬年,而貓的馴養時間不到一萬年。長期和人類共同生活的結果,是狗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人的依賴越來越大。因此,遇到難題時,狗第一反應是向人求助,而貓不會這樣做。
但這就能說明貓不能像狗一樣被馴化嗎?實際上,只要方法恰當,貓也能夠像狗一樣訓練,學會坐下、站立、揮爪、如廁。在19世紀末,甚至有人用貓來寄信,參與寄信的37隻貓都在24小時內將信送達了制定地點。說不定我們以後有機會見到貓咪快遞員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2691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