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了解濾材最大的作用是藏菌,讓硝化菌最在限度的存活。但大家有沒想過,當年月的沉積,那些魚便雜質是否會大量堆積在濾材表面,繼而發酵成有毒物質。當大量的有毒物質占據了濾材空間,那濾材只是一個放毒的工具,而不是降解毒素的地方了。今天來詳細講講這方面的問題,如下文:

一、影響濾材老化的原因
1、養魚密度
高密度的養殖使濾材的壽命大大減短,尤其是生化材料,它們都是憑巨大的空間來繁殖硝化細菌,分解水裡的廢物;高密度養殖會加快空間的飽和,讓生化還沒及時進行的情況下就填滿了。濾材起不到生化的作用。
2、使用時間過長
就算合理的使用,一定時間後,濾材還是會吸咐滿了,就會老化不能生化了。至於使用多久要更換,這個需要跟據魚的密度、飼養手法去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二、濾材老化的表現
1、水體會很快就變渾濁。剛換水不久,喂1、2次料後,水就模糊不清了。
2、吃量減少。魚開始不那麼搶食了。
3、魚兒開始有擦身的現象,繼續就會充血,再發展就是爛身、列印、爛鰓等魚病的發生。
4、嚴重跌酸。水的ph值快速下跌,魚兒滿身會生白點,爛鰓,蒙眼;會短時間大量死亡。

三、處理辦法
1、合理配搭濾材,不要全是偏酸的,如酸性的磁環;也不能全偏鹼的,如珊瑚石,鹼性磁環,活性炭。選擇中性濾材,儘量不要超過三種搭配,不然出問題了也不知道那裡解決。關於濾材的分析可以回之前的文章。
2、濾材要定時清洗。物理過濾的毛刷、棉要經常清洗,保持乾淨,減輕生化的壓力;生化部分也要定時清洗,去除生化不了的污物,保證有充足的生化空間。

3、合理更換舊的濾材。注意的是不一次性更換,分批更換更有利保持水質穩定。
4、控制好PH值。濾材老化,最危險的是跌酸,就是PH值一下子跌2個值,這樣,魚是能以適應的,很容易造成大批的死亡,碰到這樣情況,要及時更換濾材,穩定PH值,加強生化能力;同時也要補充硝化細菌,讓水體更適合魚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2265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