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水之奧秘,別搞混生水熟水確實不一樣!!

齊天大聖| 2016-08-16| 檢舉

什麼是生水、熟水?都是水,有什麼不一樣麼?

確實不一樣,養過一段魚之後,生水、熟水用肉眼就能很容易地區分出來。

熟水,即使是在完全透明的情況下,也能看出它有一種發亮的油質感,似乎能感覺到它有一種粘稠感。何況熟水還經常帶一點淡黃顏色,這種帶淡淡黃的、晶瑩發亮的水從視覺上很有些像橄欖油或優質色拉油。

生水則不一樣,從玻璃缸的側視看生水,雖然也很透明,但不發亮,微微有一種蒙蒙的白霧感覺,沒有油質感,能讓人體會到生澀。生水在養過一段魚後,同時在硝化作用下就會變為熟水。如果養水方法得當,就會養出那種晶瑩剔透的感覺來。這油質感,來自水中有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

養魚要用熟水——我們經常稱為老水。

熟水發展下去,由於有機物和微生物過多,會由老水發展為「肥水」、「過老水」,再由「過老水」成為廢水——有機物和微生物積累過多時,其發展會被自己抑制和破壞,「過老水」就已經不適宜養魚了,這種水本身也看不出任何活力。

水過老,或者說水太肥怎麼來看?很簡單,當水面因過濾出水口的衝擊而形成密密的白色泡沫時,經久不滅。這就表明水中的有機質(特別是蛋白質)過高,需要兌水換水。還有一個檢測方法,就是用一杯水,從半空向缸水中傾倒,在水面砸出水泡,如果泡沫三、五分鐘後仍不破,那麼就是水過肥的典型表現。

養魚密度過大、不及時吸污、兌水、都會導致水迅速老化變肥。過肥的水的壞處是:

1、是很容易引起水質迅速變壞。

2、是滋生大量原生蟲類,比如斜管蟲、車輪蟲、指環蟲、鐘形蟲等等,在這些小妖怪肆虐之下,魚就不得不下藥治療了。

3、是會使魚的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魚易患病,有一些魚類疾病,比如說造血器官壞死症等等,都與水質過老有關。

老水養魚是好的,但不能過老,養魚要用有活力的老水。除了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外,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兌水。

水溫的變動對觀賞魚的影響

觀賞魚依靠皮膚感覺器感覺環境溫度的變動。因種類和季節不同,可感覺的溫差為0.03-0.1℃。一般魚類能夠忍受的變化幅度為4-5℃。魚苗的忍受能力要差得多。

在自然界中,魚類隨著水溫的下降,產生追求適溫的遷移與洄遊。在冬季,魚類游至具有適宜溫度的越冬場過冬。

在高溫季節,一些生活在淡水小水體中的魚類如非洲肺魚和美洲肺魚處於夏眠狀態,將身體潛入泥穴中,僅在泥表留有小孔進行呼吸,很少活動。

在適宜溫度區範圍內,當水溫上升時,魚的體溫隨之而升高,體內的生理過程就加快。即溫度每升高10篊,生理過程的速度加快2-3倍(范霍夫定律)。水溫影響到魚類各項生理活動的強度。

魚類的攝食強度,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率,生長率,胚胎髮育以及到達性成熟的時間等都受水溫的直接影響。水溫對魚類產卵期的到來具有決定性意義,例如草,青,鰱,鱅在春季水溫18℃以上才開始產卵,大麻哈魚的產卵水溫則在12℃以下。這表明一定的水溫對於魚類產卵是一種刺激,春季產卵的魚類要求升溫,而秋冬產卵的魚類則要求降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2190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