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頻繁換糧
狗糧是狗狗的主要食物,也是維繫狗狗生命指標的重要因素。頻繁的變換狗糧可能會引起狗狗的不適,會造成狗狗拉肚子,這個時候如果想解決狗狗腹瀉的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狗狗食用變換前的狗糧。
【餵食竅門】
1.食品包裝袋上的分量表給出最佳飼餵量,但要根據您家幼犬的年齡調整,這樣才能保證體重不會很快增加,早期的肥胖會使狗寶寶幼年時的骨骼出現畸形,並會導致最後的肥胖。
2.如果您要給幼犬換糧食,換糧過程需要一周多的時間,應逐漸地將新的糧食加入,使幼犬的消化系統容易適應,最容易的方法是新舊食物摻在一起,逐漸地增加新糧的比例直到完全改變。
【換糧步驟】
第一至第二天:25%新狗糧+ 75%平時的狗糧;
第三至第四天:50%新狗糧+ 50%平時的狗糧;
第五至第六天:75%新狗糧+ 25%平時的狗糧;
第七天以後的:100%新狗糧。
【編輯點評】
離乳期至幼犬2月齡期間由於能量需求高,建議讓它自由採食。同時,在離乳期可以選擇專業的離乳期奶糕,幫助幼犬順利完成從液態母乳到固態乾糧的轉換。2月齡至幼犬未成年期間要限制進食次數以避免超重帶來的風險,每天3頓為最佳。
TOP2.消化不良
小狗狗的腸胃很脆弱,因為消化系統很脆弱,而且還缺少好多消化酶,在小狗狗三個月以下的時候吃罐頭或單純的肉類是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消化不好就會腹瀉,要是不管它就會越拉越稀,造成脫水,那會是很危險的。狗狗餵養管理不當,讓它飢飽不均,暴飲暴食,或是食物品質不良,冬季食物太冷,夏季食物放置時間過長而酸敗變質,所用餐具不幹淨,久用不消毒等也是發病原因。
【臨床表現】
狗狗臨床表現為便秘、腹瀉等症狀,患病狗狗嘔吐,初為食糜,後為泡沫樣粘液和胃液,依病變的性質不同,嘔吐物中混有血液、膽汁和粘膜碎片等。稀便初為水和便便的混合物,後為水樣便,有時混有組織碎片及血液。狗狗輕度腹痛、體曲伏臥在冷暗處、腹部緊張,有輕度黃白舌苔,機體迅速脫水,尿色偏黃,病程一般為2至5天左右。
【治療方法】
治療預防方法採取的是禁食!首先停餵一天,24小時後給以菜湯、稀飯等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可給予健胃助化藥物治療,如乳酸菌素,胃酶合劑、食母生等,若出現拉稀便或水樣便且混有粘液、血液者,可口服慶大黴素、黃連素。脫水嚴重的可輸入糖鹽水、生理鹽水,複方氯化鈉。採取以上治療措施並加強護理,2至3日即可痊癒。
【編輯點評】
請家長做到餵食定時、定量,一歲以內的狗寶寶,可一日餵四至五次,成年狗狗二至三次。特別是對狗寶寶尤為重要,食物要保持新鮮,防止冰凍,黴敗,食具要每次用後清洗、消毒,不與其它狗狗混用。
TOP3.寄生蟲
狗寶寶在出生後20—30天進行第一次驅蟲,主要是驅腸道寄生蟲,是由狗媽媽經胎盤或乳汁感染。所以,請家長需要定期給狗狗驅蟲,而且每年都要按時驅蟲哦。
【常見寄生蟲病】
1.蛔蟲病
犬蛔蟲病是由犬蛔蟲和獅蛔蟲引起的疾病。犬蛔蟲主要致1-2個月的幼犬,獅蛔蟲則寄生於6月齡以上的狗狗。這兩種蛔蟲都是通過病狗狗的糞便排出蟲卵,在溫、濕度適當的情況下,經3-5天發育成侵襲性蟲卵。
【患病症狀】
患病狗狗出現消瘦、粘膜蒼白、食慾減退、嘔吐,發育遲緩。蛔蟲大量寄生可引起腸梗阻或阻塞膽道。
由於蛔蟲毒素的作用還可引起癲癇樣神經症狀。
2.鉤蟲病
犬鉤蟲病是由於犬鉤蟲、狹頭鉤蟲寄生於狗狗的小腸,引起高度貧血、消瘦為特徵的寄生蟲病。
【患病症狀】
成蟲在狗狗腸道內寄生時,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紊亂症狀,糞便帶血或黑色,柏油狀。有時出現異嗜。鑽膜蒼白,消瘦,被毛粗亂無光澤,因極度衰竭而死亡。胎兒感染和初乳感染的3週齡以內的幼犬,可引起嚴重的貧血,導致昏迷和死亡。
3.絛蟲
能夠寄生在貓狗體內的絛蟲如犬復孔絛蟲、帶狀帶絛蟲( 貓咪最常見)有8種之多。
【患病症狀】
被感染絛蟲的狗狗除了偶然地排出成熟節片外,輕度感染通常不引人注意。嚴重感染時呈現食慾反常(貪食、異嗜),嘔吐,慢性腸炎,腹瀉、便秘交替發生,貧血,消瘦,容易激動或精神沉鬱,有的發生痙攣或四肢麻痺。蟲體成團時可堵塞腸管,導致腸梗阻、腸套疊、腸扭轉和腸破裂等急腹症。
4.隱孢子蟲
隱孢子蟲主要寄生於狗狗小腸上皮細胞的刷狀緣,由宿主細胞形成的納蟲空泡內。空腸近端是胃腸道感染該蟲蟲數最多的部位,嚴重者可擴散到整個消化道。肺、扁桃體、胰腺和膽囊等器官亦發現有蟲體。
【患病症狀】
本病的臨床症狀和嚴重程度取決於宿主的免疫功能與營養狀況。免疫功能正常人的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急性水樣腹瀉,一般無膿血,日排便2~20餘次,嚴重感染的幼兒可出現噴射性水樣瀉,排便量多。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慾減退或厭食、口渴和發熱亦較常見。病程長短不一,短者1~2天,長者數年,20天至2個月上下佔多數,由急性轉為慢性而反復發作者並不少見。
【狗狗體內有蟲的表現】
1.狗狗體內有寄生蟲會表現出,進食正常,但是不長肉,或反而消瘦。
2.狗寶寶受經胎盤或乳汁感染寄生蟲,造成食慾不振、消瘦、發育遲緩。
3.便秘或是腹瀉、腹痛、嘔吐、腹圍增大。
4.有時候狗狗會從最中吐出蟲子,或是糞便中排泄出蟲蟲。
5.嚴重的狗寶寶可引發小腸套疊,或是脫肛,引起並發症可導致死亡。
【編輯點評】
因為寄生蟲引起的腹瀉,在狗狗的便便裡可能會看到血絲,反過來,如果看到這樣的便便,最好化驗確定。建議三個月驅蟲一次,徹底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TOP4.腸胃炎
【主要表現】
1.初期,狗狗經常腹臥於涼的地面或以肘及胸骨支於地面後軀高起作「祈禱姿勢」,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消化不良,伴有嘔吐、拉稀或糞便帶有黏液等。
2.後期,病情加重,表現為行走不穩,偶爾排出惡臭血便,體溫升高,甚至有流涎、白沫和痙攣,最後會出現嚴重脫水而危及生命。
【預防方法】
1.合理飼餵,避免飢飽不均。狗狗過度飢餓後,會導致暴食,出現消化不良,更容易出現腸胃炎。
2.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當狗狗抵抗力下降後,其胃腸屏障機能也相應減弱,導致腸道致病菌大量繁殖,最終引起腸胃炎。
3.忌濫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會造成腸道的菌群失調,從而引起二重感染,引發腸胃炎。
4.加強管理。防止愛犬因吃不潔淨食物引發腸胃炎。
【治療方法】
1.加強護理是關鍵:狗狗需安置在溫度適宜的地方;待嘔吐有所緩解後,適當的餵給糖鹽水;腹部施行溫敷;多餵無刺激的食物,如流食等。
2.清理腸胃:對於胃腸脹滿且拉稀便的狗狗,應禁食,必要時用植物油等緩瀉劑清腸。
3.鎮定止吐:嘔吐會加重對狗狗腸胃的損傷,且會引起狗狗脫水引起其他一系列的並發症。對於嚴重嘔吐者,需給予止吐藥物。
4.消炎止瀉很重要:通過注射消炎藥,或口服止瀉藥,對症治療。
【編輯點評】
主人應多抽時間來合理地飼養狗狗,制定合理的餵養計劃,讓狗狗科學進食,避免一頓飽,一頓餓的情況發生。對狗狗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
TOP5.傳染病
狗狗傳染病有一個很明顯的症狀,通常也是寵主很明顯可以觀察到的,那就是狗狗拉稀了,而且是血便。所以當狗狗拉稀,而且是血便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有心理準備了,狗狗很有可能是患了傳染病。
1. 犬細小病毒
犬細小病毒病是由犬細小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4 —— 12週齡的狗寶寶最易感染,冬季的發病率最高。成年狗狗也會感染但症狀輕微,本病不會傳染給人。傳染方式是消化道傳染,被病犬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食物、食具、飲水、環境都可以傳染病毒。
【患病表現】
潛伏期為7 — 14 天,一般先嘔吐後腹瀉,糞便呈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多量粘液和偽膜。病後2 — 3 天,糞便呈番茄汁樣,混有血絲,並有特殊腥味。患病的狗狗很快呈現脫水症狀,此時它們會精神沉鬱,食慾廢絕,體溫升至40 攝氏度以上,渴欲增加。有的患病的狗狗到後期體溫低於常溫,可視粘膜蒼白,尾部及後腹部常被糞便污染,嚴重者肛門鬆弛並開張。
2. 犬瘟熱病毒
①卡他型犬瘟熱
【患病表現】
患病狗狗會打噴嚏,時而咳嗽,眼結膜蒼白,漿液或粘膜性結膜炎,羞明(眼睛因患角膜炎、虹膜炎等而怕見光的症狀)、厭食,有時輕度下痢。隨後呈呼吸道型,症狀加重。除了原有的症狀外,還會發生喉炎,呼吸道粘膜感染,出現支氣管炎。鼻腔分泌物呈濃性、淡黃綠色。患病的狗狗會呼吸很困難,大口喘氣。
②消化道型犬瘟熱
【患病表現】
因消化道類患犬瘟熱的狗狗又稱胃腸型犬瘟熱,此類型的患犬表現出口角流涎、嘔吐,腹瀉(可出現水狀、「果醬」狀甚至出血,或有泡沫) ,脫水、消瘦、衰弱,口腔和舌頭潰瘍。
3.犬冠狀病毒病
臨床上很難與狗狗的細小病毒區分,只是狗狗冠狀病毒感染時間更長,且具有間歇性,可反復發作。白細胞數略有降低,通常可在7—10天內康復。犬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的原則為對症治療和防治狗狗繼發感染。
【患病表現】
患有冠狀病毒的狗狗的症狀為嗜睡、衰弱、厭食,最初可見持續數天的嘔吐,隨後開始腹瀉,狗狗的糞便呈粥樣或水樣,黃綠色或橘紅色,惡臭,混有數量不等的黏液,偶爾可在狗狗的糞便中看到少量的血液。
【編輯點評】
家長應注意為狗狗進行保暖、禁食等護理,已證明在患病狗狗腹瀉的期間,停餵牛奶、雞蛋、肉類等高脂肪、高蛋白性的食物,利於減輕狗狗的腸胃負擔,提高治癒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