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一下「勵志狗」「小薩」的故事,奔跑2000公里到拉薩。

優質好文| 2017-03-18| 檢舉

其實不是最近瀏覽微博,我可能根本就不會看到這個故事,也更看不到這隻勵志狗的堅韌。仿佛就是在生活中,給了我們正能量。

這只是一個老新聞,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2012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之間。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大可以翻過去了,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也就是一個新聞,最重要的是很勵志。

先上一張主人公的合影

圖為:到達布達拉宮和「騎吉」合影 「騎吉」供圖

體重不到十斤,耐力卻驚人,每天能跑百里

新快報 訊 近日,一隻「勵志狗」在微博上走紅。它跟著川藏線上的騎行車隊日行四五十公里,一路從四川雅安奔向西藏拉薩。車隊的成員給它取名「小薩」。他們翻過了剪子彎山、覺巴山、東達山,穿過了怒江,經歷了各種惡劣天氣,走了1000多公里的路,一起奔向拉薩。昨晚8時半左右,小薩和騎行隊伍到達拉薩。騎行隊里跟小薩最親近的騎友「騎吉」透露,如果交通狀況允許,他將把小薩帶回武漢收養。

騎行隊成都邂逅「勵志狗」

在武漢念書的大三學生「騎吉」,今年「五一」與車友從成都出發,一路騎行去拉薩。5月4日,當他們騎到四川雅安時,第一次看到了小薩。

在雅江相遇時它在隧道口休息

網友「騎吉」說,自己和朋友在2012年5月3日晚上6點左右遇到了小狗,「我們騎車正要過雅江的一個隧道,在隧道口發現了它。不知它當時是跑累了還是腳受傷了,一直在隧道口休息,我們下車給它喂了些吃的。沒想到它吃完後就開始跟著我們跑,一直跟到旅館。」「其實當時我們只想著收留它一個晚上。」「騎吉」說,第二天,他們特地沒讓它看見,悄悄離開了旅館。「但它把我們追上了,結果它一看到我,就只追著我的車子跑,好像和我有種特殊的緣分。」「騎吉」笑著說,「之後我們就搭伴前行,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拉薩,所以我們叫它小薩。」現在,小狗甚至有了自己的微博——「GOGO小薩」。

「當時它蜷縮在休息站歇息,我還以為它生病了。隊友中有喜歡狗的,就給它喂了點食物和水。整頓完畢,我們要騎車上路,卻發現它一下來了精神,跟著我們跑了起來。」「騎吉」說。

騎行在318國道上,「騎吉」和自己的5個隊友最快時一天可以騎180公里,最慢也有50公里—60公里,一開始騎行隊員並不相信一隻不到10斤重的小狗有這樣的耐力和體力,可以一路追隨。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小薩卻從不掉隊,一跟就跟著他們跑了近2000公里。

4000米以上高山全被它征服

從國道318川藏線入藏的人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隻「向著拉薩前進」的流浪狗。「騎吉」對小薩讚不絕口:「它很厲害,一天可以跑五六十公里,而且全是上坡,不管路況好壞,都是獨自完成,而且現在,路途中12座4000米以上的山,除了米拉山之外,它全都挑戰成功。而我們也將在24日挑戰最後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米拉山。」

在「騎吉」眼中,小薩不僅堅毅,還很通人性,「有時候它上坡上得太快,趕在我們之前到達埡口,就會在埡口安靜地等著我們,有時跑得太遠看不見我們,它還會折返回來找我們。」

就這樣走了4、5天後,「騎吉」慢慢發現每到下坡的時候,「小薩」都會有些吃力,跟不上隊伍,但到上坡路的時候,它又跑得飛快。於是他們在經過理塘的時候買了一個小籠子安在車后座上,稱之為「小薩的後援座」,到下坡或者平路的時候,如果「小薩」願意,就把它抱到裡面,等到上坡時「小薩」就會蹦出來繼續跑。

途中,「騎吉」也很細心地照顧勵志狗,給它洗澡吃食。車友們每天上路前都會專門為「小薩」準備充足的乾糧,有沙琪瑪、餅乾、香腸,看它跑累了就會喂水和吃的。

不愛搭便車,就是愛奔跑

「隊友中有養過狗的,通過看牙口,說它是一隻兩歲左右的成年犬。小薩體型雖小,耐力卻很好。上坡時,他跑得比我們騎車都快。不過它相當通人性,那次我們往色季拉山口騎,一路上坡它跑到了前面,我們騎到埡口時,發現它乖巧地蹲在埡口等我們。」

下坡時小薩卻趕不上自行車的速度,「騎吉」便在五金店焊了個籠子在車后座,遇到較長的下坡路,小薩就能搭便車。「騎吉」說,有時候他自己都覺得累了,怕小薩吃不消將它抱進籠子,小薩卻跳出來繼續跑。

車友們每天上路前都會專門為「小薩」準備乾糧,有沙琪瑪、餅乾、香腸,看它跑累了就會喂水和吃的。「騎吉」算了一下,「小薩」每天能跑50-60公里,「有時候它不想跑了,自己會趴下不走了」,這時車友就會把它抱到「後援座」里。

以前也跟過騎行車隊

「小薩」每天都奮力地奔跑在路上,「騎吉」和隊友們感嘆:「這狗是一定要去拉薩啊!」於是給它開了個微博,更新它的暴走進度和靚照。「小薩」「沒有火車一樣去拉薩」的經歷讓不少網友心生敬佩,覺得它跟阿甘一樣,突然想跑了,就什麼也不想,不停地跑,網友們也因此封「小薩」為「勵志狗」。

在與車友的互動中,「騎吉」發現,原來小薩之前也跟過其他騎行車隊。有車友透露他們也遇到過小薩,他們叫它「小丟」,估計是名字起得不好,騎著騎著就把它給弄丟了。

完成騎行任務後,小薩將何去何從?「騎吉」說經過20天的相處,他和小薩已有深厚感情。他原本計劃乘火車回武漢,現在他希望帶著小薩一起回去。如果小薩不能上火車,他會委託拉薩當地朋友幫忙收養,或者讓其他騎行朋友繼續帶著小薩奔走。

網友評論

@何麗lily:我必須要向它致敬,這才是真灑脫,沒有單反,沒有背包,僅有一顆說走就走的心。

@忍了福:以後做事情再畏難再退縮再半途而廢,我會嘲笑自己不如一條狗。小薩加油!!

@閆_曉:大二的時候不說走就走了,跟小薩似的,現在狂說走卻走不了,跟棵樹似的,

十年,我從動物變成了植物,呵呵,人不如狗。

@可夏夏:它只是想有一個家,想要有一個溫暖的家人而已。它本來是在流浪,遇到對它好的人,它便想一直跟隨下去……

「勵志狗」為什麼這麼紅?

網友評論

2012年5月23日晚,新浪微博上關於勵志狗的話題共有90餘萬條相關微博,而騎友為其開通的微博,粉絲也將近9000人。小薩相關圖片 (10張)

網友們評論說:「我們無法理解它的思維,然而它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思想。」「我們喜歡它,羨慕它的說走就走和奔跑不休,也許是因為我們太需要理想和堅韌。」

網友「醜小鴨」評論說:「作為人,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連條狗的理想都沒有,我們活著到底為了什麼。」也有網友則希望勵志狗能有人收養,不要再讓它繼續奔跑下去。

而網友「肥鴨子再肥會飛」則對自家的狗有些「恨鐵不成鋼」:瞄了一眼攤屍在旁邊的傻撇(一條哈士奇),我默默地踹了一黑腳……

「勵志狗」為什麼這麼紅?

流浪狗「小薩」

一條無名小犬,在成都到拉薩的路上與騎友相遇,一路跟著騎行隊伍跑了十來天,行程近2000公里,4000米以上高山全 「臣服」於狗腿之下。騎友為它開微博@GOGO小薩,它的故事在網絡走紅,江湖笑稱「勵志狗」。(5月24日新浪微博熱門話題)

拉薩的薩。奔跑1700公里,小薩昨晚終於跑到拉薩。當晚7時20分,在布達拉宮前,小薩與他的主人——來自武漢的單車騎行者「騎吉」合影。

小薩是一隻流浪狗。5月4日,小薩在四川雅安與武漢大學生「騎吉」相遇,從此一路跟隨,在318國道上跟著自行車奔跑,20天之後,抵達拉薩。

截至昨晚9時,「騎吉」專門為小薩開的「GOGO小薩」微博,已引發28726位粉絲關注。一時間,這隻奔跑在川藏線上的流浪狗,成為眾多網友 的偶像,被封為「勵志狗」、「神犬」、「小狗阿甘」。一位網友說:「我必須要向它致敬,這才是真灑脫,沒有單反,沒有背包,僅有一顆說走就走的心……」

跟隨驢友,征服12座4000米高山

「騎吉」今年22歲,是湖北咸寧人,在武昌某高校機電繫念大三。上月坐火車到成都後,於4月29日騎自行車前往拉薩,這是他第一次走川藏線。5月4日晚6點左右,「騎吉」和驢友途經四川雅安縣,正要經過一個隧道時,發現一隻白色小狗在隧道口趴著休息。

驢友們下車,給小狗喂了些吃的,沒想到,「酒足飯飽」後,小狗開始跟著驢友們跑,一直跟到旅館。

「當時,我們只想著收留它一個晚上。」「騎吉」說,第二天,驢友們悄悄離開旅館,可小狗不知從哪兒又跟了上來,「它一直追著我的車子跑,也許是緣分吧。」

從此,「騎吉」和小狗結伴前行,因為此行目的地是拉薩,「騎吉」叫它「小薩」。

「小薩」和驢友們一起奔走在國道318川藏線上,他們一路向西,翻過了剪子彎山、覺巴山、東達山,穿過了怒江,還曾一起逃脫了一群野狗的追趕。

「它很厲害,一天可以跑五六十公里,而且全是上坡。路途中12座4000米以上的山,它全都挑戰成功。」在「騎吉」眼中,小薩很聰明,「有時跑得太遠看不見我們,它還會折返回來找我們。」

跑了四五天後,「騎吉」發現每到下坡時,「小薩」都會有些吃力,跟不上隊伍,但到上坡路時,它又跑得飛快。於是他買了個小鐵籠安在車后座上,稱之為「小薩的房車」,小薩跑累的時候就待在裡面。

找到新家,「騎吉」要帶它回武漢

這些天來,「騎吉」每天在微博上更新小薩的行程和照片。小薩奔跑的模樣「萌」翻了網友,有人將它解讀為一隻「超有理想的狗」,有人聯想到了電影中阿甘不停奔跑的場景。

有網友說:「小薩成了賜我們力量的英雄,其實,是因為我們太需要理想和堅韌。」網友VANNIE則認為,小薩「全力奔跑的背後可能只是希望有一個溫暖的歸宿。」

@小薩的微博網友中,還有以前它跟丟的兩個車隊成員。原來在跟「騎吉」之前,小薩至少跟過兩個車隊,但都跟丟了。

高強度的奔跑,小薩也讓諸多網友牽掛,擔心它會不會有高原反應,會不會餓著累著。不少網友給「騎吉」支招,比如,在翻越東達山前,網友馬扛扛提醒:東達山有40公里的上坡,別走太快,給它多補一些水。

也有少數網友表示反對,認為如此奔跑超出了小狗的負荷。「騎吉」對網友的擔心表示理解,他說,這一路上他盡心照顧著小薩,「它吃的比我都要好,火腿,蛋黃派,薩琪瑪,花生也吃。」

小薩的未來在哪裡?「騎吉」說,自己想過帶它回武漢,也想過讓它留在拉薩,也想過發微博給它尋找下一任願意帶它繼續行走的主人。昨晚,「騎吉」拿定主意,「將小薩帶回武漢,養它一輩子。」以後出去騎車旅行也會帶著它。

小薩還會跑下去嗎?也許如網友「紅米耗」所說:不因為小薩多有毅力,更重要的是它覺得找到了新的主人和家,不希望再次失去,所以才會一直一直努力的奔跑。記者陳凌墨實習生李煥芳

新聞背景

「勵志狗」走紅網絡

據《現代快報》報道一隻流浪狗跟著一隊從成都出發前往拉薩的騎行隊伍,從四川雅安漢源縣新溝村出發,陪著車隊一起奔走在川藏公路上,他們翻過了剪子彎山、覺巴山、東達山,穿過了怒江,經歷了各種惡劣天氣,一起奔向拉薩。

騎友們給它取名叫「小薩」,並給它開了個微博,直播「小薩」的故事。「小薩」在路上的照片引起不少網友注意,他們紛紛留言為它加油。有網友覺得,它跟阿甘一樣,突然想跑了,就什麼也不想,不停地跑,因此封「小薩」為「勵志狗」。

狗成新聞是不容易的,除非被人咬。該狗另闢蹊徑,於莽莽高原與一撥西行人相遇,交流甚歡,遂成「忘種」之交。接連十餘日,落霞與孤鶩齊飛,人狗共長天一色。吳承恩要是福壽綿長活到當下,怎麼也得在唐長老麾下加條忠犬。

川藏之行,高原反應是橫亘身前的魔障。平原之犬比不得骨骼驚奇的藏獒,也沒有「死了都要愛」的鐵肺。像我們小區的寵物狗,就個個行屍走肉,所擅之物無非搖尾乞憐做李蓮英狀,且腎功能很成問題,沒走幾步就要便溺。

如此偏安一隅的小犬,真是志向喪盡。所以還是川蜀之狗意志彌堅。我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的「豬堅強」,與此狗同為川蜀鄉黨,足證勵志之說不是孤例。定是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磨練出這錚錚獸骨。

狗為什麼要入藏?大家都猜不透。前方既沒美味的骨頭或糞便,也沒傾國傾城的母狗,頂著缺氧風險,自討苦吃作甚。

理由是找不到的,因為狗的邏輯咱都不懂。何況,當下這個社會的明眸,已被功利的豬油蒙蔽。日行一善,尋思的都是善後好處。做事不求利益關係、經濟輸送,還不如躺下做夢。

可是這狗是全然不考慮的。它傻得像美國電影中的阿甘,只是想跑。不考慮流竄風險,也不為什麼人募捐,在路上見一同道中人,當即說走就走,真是道骨仙風。

就這樣,此狗既和我們大相逕庭,也和我們身邊的狗狗格格不入,可是就突兀地闖入我們的視野,甚為醒目。我想,也許可用日本騎行界奇葩石田裕輔 (著有騎遊記《不去會死》)的一句話作為結束吧: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呼吸了多少次,而是你有多少個無法呼吸的時刻。( 台海網林悟飯)

流浪狗小薩 理想與堅韌的象徵

小薩徒步跟隨騎吉到達理塘(圖片來源:騰訊微博)

被明星的動物,其實體現了人們的理想化投射,是我們對現實期望的一種轉移。

「豬堅強」,因為在汶川(微博)特大地震廢墟下被埋了36天仍然生還,而紅遍全國。現實點說,它只是一頭豬,一頭可能皮下脂肪較厚、求生本能很強的豬而已。但在那個時期,它滿足了人們戰勝災難的一種期望。某種意義上,它是「人能勝天」的象徵。所以「豬堅強」成了動物界的勵志系明星。

「貓叔」,2010年起,這隻來自日本鄉村的肥貓憑藉網絡紅遍亞洲。和「豬堅強」不同,「貓叔」背後沒有煽情的故事,它屬於動物明星的另一大類萌系。大肥臉、淡定的表情、無厘頭的姿勢,都是減壓利器。喜歡「貓叔」,不求思考人生價值,但求輕鬆一笑。

對這隻行走的小狗,有人將它解讀為一隻「超有理想的狗」,有人把它看做一隻「意志堅定的狗」。而事實上,小薩只是一隻狗,它不知道拉薩,如果說它有理想,可能最多也就是吃頓飽飯。

流浪狗小薩成了賜我們力量的英雄,其實,是因為我們太需要理想和堅韌。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陳俊)

(本文來源:華聲在線 )

重申,新聞史2012年5月的 , 當時我沒有看到這個報道。不知道這個勵志的故事,現在我知道了,在此分享給大家,只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要有堅韌不拔的志願。

生活就是在奔跑,像阿甘那樣來一場生命的奔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1678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