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養死700隻蝦的感想 - 手賤害死蝦之經典案例
去年9月開始養蘇蝦白襪,前後買了6批蝦,
是的,我承認都快倒光了,真丟人阿,
第一次20隻,以後每次少則50多則1百多隻,
最後進的這批存活不到30了
不用心嗎?我經常上網查資料作功課。
配置不全嗎?pH機 TDS 逆滲透 三胞胎 NO2 NO3 KH GH試劑 赫根 該有的都買了
魚缸二尺三尺也夠多夠大了
前置圓桶濾材底板也都有試,上部跟底缸沒試,因為占空間就不搞了
我只是業餘而已當然比不上專業的設備,不過我的東西也夠齊了吧,
這樣也是一直倒。
養水 進蝦 倒光 再養水 進蝦 再倒光,周而復始。
看著白襪一天天死,一隻只死,慢慢死,各種死法:
有站著直挺挺死的,有躺著死,有吊在幕絲水草上面死,有躲在火山石下死,還有仔蝦只看到兩眼就不知道死哪去了。。。
但是,我的心情只有一種,悲憤阿!
養白襪養到我這樣,大清早要沒看到死蝦,心情會好上一天的,丟人阿!
蘇蝦就是一種活體裝飾品,前面那個人,簡稱前人說的,真的,裝飾品前綴名叫活體!
養死700隻白襪人只有想法沒有心得的。
養死那麼多白襪、終究有些想法的,
我常想白襪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先說餓死中毒這兩種極端的現象,
不吃飼料也沒藻吃,體力差當然得死,
養水不佳,氮循環沒搞好,氨毒NO2高當然得死。
但是,我覺得最大的死因是脫殼,
蝦子想長大一定要脫殼,蝦越小越常需要脫殼才成長大繁殖,
一般成蝦一個月起碼脫殼一次,仔蝦甚至2到3次,
所以,問題就是繞著如何讓它脫殼,
一句話就是水質。
一大堆水質資料網路上都有,有蘇湖原產地的,有成功繁殖出來現身說法的,
更多是賣家PO文貼出來的數據,
PH比較統一,大多要求鹼水,大餘7,接近8最好,
TDS就亂了,100-800的都有人成功過,
GH也是亂,4-6的 5-8的,居然也有8 9 10的也Fx代去了,
脫殼失敗而亡的,有的說硬度太高殼太厚脫不掉死的,
有的說硬度太低沒形成殼可脫死的。
一日爽就是入水24小時內死亡,一般是水質變化受不了的,
7日爽是一星期內沒吃東西無力脫殼死的
最後的一月爽是水質硬度不符要求無法再次形成殼來脫而亡的。
我也知道要撐過第一個月是最難的,一個月能再次脫殼成功的,
基本就能渡過下一個月的脫殼期,表示出水質是白襪能接受的,
問題是不容易阿。
養白襪,很多人說簡單養,不用太複雜,水妖精火山石底沙養好水就很好養,
什麼水質數據統統不需要,OK,我也了解,但是,但是,
繁殖成功的前輩這麼說當然有底氣,因為他們成功繁殖了,
一樣都是簡單養,為什麼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運氣?太籠統了。唉,話說回來,我這養死700隻的更沒法說了。
第一次二十隻因為買的少單價60,其他買的量比較多,價位在39到50左右。
買多了也有一些經驗,蘇蝦賣家的有三種型式,
一種進口的,一種純粹自養的,還有一種就是進口後下缸刀一段時間再出售的。
當然有的賣家會明說有的不會,分辨方法大家可以上網找一下。
我就在想,為什麼他們自稱要替買家先刀一段時間?
當然刀穩一點再給買家,買家也比較能接受
不過進口蝦入缸一定會有損耗,這部分就是變成賣家要自行吸收了。
為何呢?我大慨有猜出其中一種原因了,因為是臆測的,我就不想說了,免的小人之心。
養死近700隻白襪了,我還會再試嗎?
會,我下次準備買進口沒下缸的那種試試,
一整箱交流道交貨的,繼續我的鴻圖大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