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百科 飼養觀賞魚如何區分肥水和瘦水

水族百科 飼養觀賞魚如何區分肥水和瘦水

養魚最讓主人關心的就是魚兒的用水,如果水質不好,很可能會導致魚兒的生命危險,現在很多飼養者養魚講究肥水和瘦水。

那麼,什麼是肥水和瘦水呢?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什麼是肥水和瘦水

肥水:表示水中有機物較多,浮游生物的種類多、數量大,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水中養分高,耗氧量大,魚不愛下底。

容易浮頭。池塘水能見度低顏色也經常發生變化。

瘦水:一般是活水,水體透明度好,水中浮游生物少,顏色一般是淡黃色、淡綠色,水質好,無異味。

瘦水塘相比之下水中食物較少,水質好一些,清一些。

二、如何區分瘦水和肥水看水色:

池塘水色可分為兩類,一類以黃褐色水為主(包括薑黃、茶褐、紅褐、褐中帶綠);

另一種以綠色為主(包括黃綠、油綠、藍綠、墨綠、綠中帶褐)。

兩種都是肥型水質,但黃褐色水中所含魚類易消化浮游生物較多,故較綠色水質好。

看水華:水華是池塘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綜合反映而形成的,它的顏色和形態特徵十分明顯。

如:黃褐色雲塊狀代表肥水;濃綠色水絲狀代表瘦水。

所以,根據水華的形態可以判斷水質的優劣。

看下風處油膜:在不易觀察水華的時候,可根據下風處油膜的多少、顏色和形狀來判斷水質。

肥水塘油膜多,粘性發泡每日變化,表現為上午為淡褐色,下午褐中帶綠(俗稱「早紅夜綠」);反之,則為瘦水塘。

看水色變化:優良的水質有月變化(10天、半月中濃淡交替)和日變化(上、下午和上風、下風處);劣水質沒有變化。

水面的雜魚和死魚較多,雜草生長速度快,死魚腐爛速度快這樣的水域水為極肥。

家庭觀賞魚養殖很多人討厭濃綠水,因為看不清魚失去觀賞意義,其實秋冬濃綠水中魚很少得病。

等過了這個危險期,您再好好觀賞自己勞動成果不是很好嘛,所以不能夠一刀切否定綠水,何況像俺一樣更關心魚長勢健康的人更需要綠水了。

觀賞不是主要目的,對玩家來說,達到自己做魚目的是不擇手段的,一時觀賞不觀賞的無關緊要了。

清潔的綠水是怎麼過來的呢?

先搽去老綠水,換水,然後加入綠水,綠水做法是在陽台上消毒後盆子裡加些消毒後的死亡血蟲曬太陽,幾日後變成綠水。

秋季是個催肥的季節,但是清湯寡水中喂活食帶來的不是增肥而是疾病,這是很多新手不懂的地方,只知道人與亦云地去增肥,適得其反。

夏季日照強溫度高,老綠水會帶來夜裡缺氧等問題,夏季不提倡綠水,其實夏季綠水管理得當依舊是個養魚法寶。

只不過俺家朝南的魚室夏季無陽光直射,秋冬太陽照進來正是養魚容易的時候,以前養少量魚對於綠水情有獨鍾,管理少且不生病。

水質、水溫的控制可以說是養魚的法寶,飼養者只要把控好魚兒的用水,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注意魚兒的護理,一定可以保證魚兒的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4/node11428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