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便秘-原因與症狀:真菌也就是黴菌。大多數的情況是酵母菌的一種,與細菌性腸炎感染的途徑有些類似,大多數感染的鼠鼠會有體力會變差情況發生,透過顯微鏡的檢查可以發現真菌的存在。
治療方法:可以透過口服的方式同時服用止瀉藥和抗真菌劑。
(2)感冒-原因與症狀:感冒的原因大多是病毒和黴菌、細菌的感染。像是籠子的墊材如果是用紙張的話,被鼠鼠的尿尿弄濕而未去處裡,產生了阿摩尼亞,這樣的環境也是很容易產生黴菌的。
在季節交換之際特別容易感冒,如果有打噴嚏、流鼻水、流淚、眼垢等現象發生,體溫也比平常還高的話就是感冒了。如果惡化的話,還有可能導致肺炎或是呼吸困難。
治療方法:趕快帶鼠鼠去給醫生看,一般的治療方式是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還沒好之前,要注意籠子的保溫與溫度變化的控制。
(3)眼垢-原因與症狀:通常眼睛有問題時大多會產生眼垢,或是身體的機能出現問題時也會有眼垢發生。如果不是眼睛方面的疾病的話,那就要好好的全身檢查才行了,千萬不可輕忽。
治療方法:單純的結膜炎只要點眼藥水就可以治癒。過敏性結膜炎的話,籠子內的墊材以及廁所內的沙就必須趕快撤除才行。
(4)咬合不正-原因與症狀:鼠鼠的牙齒會不斷的生長,所以它們必須藉著咬硬的東西來把過長的牙齒給磨掉,但如果鼠鼠的上下的牙齒長短不一或是咬合不正的話,就會造成無法咬東西,甚而食慾低落,嘴巴會無法完全閉上,而導致流口水。有些鼠鼠患有先天的咬合不正,但大多數是因為去咬籠子時牙齒變形,或從齒根就彎曲、折斷。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最好放一些較硬的食物給鼠鼠磨牙用,或是市面上販售的礦物石亦可。
治療方法:帶鼠鼠去動物醫院,請醫生將鼠鼠的牙齒磨齊成適當的長度。
(5)囊袋發炎-原因與症狀:鼠鼠會習慣把食物放在囊袋裡面,然後又把食物吐出來再吃下去。可是如果一直把食物囤積在囊袋裡面,可能就會造成食物腐敗。如果放置在囊袋中很容易就會腐敗。也就是因為這樣,頭部的地方會產生腫瘤,還會發出腐敗的臭味,應該很容易就會發覺到。另外,囊袋內含有相當多的血管組織,因此很容易就會受傷,所以太硬和太尖的食物容易造成囊袋的受傷因而發炎化膿。
治療方法:將鼠鼠帶到醫院,請醫生將囊袋內腐敗的食物取出,並將囊袋內的黏膜洗淨,同時服用抗生素治療。
(6)骨折與扭傷-原因與症狀:造成鼠鼠骨折和扭傷的原因很多,像是網籠式的籠子就很容易發生鼠鼠的腳被絆倒而受傷的情形,特別是後腳最容易發生。還有,有些人為了讓鼠鼠保暖會在籠子內放入一些毛巾內的東西,可是因為毛巾上面有很多的網孔,會很容易勾到鼠鼠的腳。另外鼠鼠的爪子的長度會一直長出來,太長的話也很容易受傷。從高處落下或是和同伴之間打架也都可能會造成扭傷或骨折。
骨折或扭傷的症狀有下面幾點:
A:受傷的腳會一直抬高而無法貼在地面上,走路的時候也是一樣。
B:動作變得很奇怪或是變的遲鈍。
C:如果是傷及到脊椎的話,可能會有下半身麻痺的情形。
治療方法:如果有外傷出血的情況,先將傷口消毒與止血,然後請醫生用X光檢查是否有骨折。如果確定是骨折的話,要打石膏是有些困難的,所以大多是以手術的方式將細的鋼釘植入。
(7)皮膚病-產生原因:外寄生蟲、過敏症、外傷、細菌或黴菌的感染等
預防措施:
A 木屑的選擇:給鼠鼠使用的木屑多以進口為主,在選購時,一定要辨明木屑所屬的木材種類:
千萬不要選用「Cedar」(雪松)木屑,因為倉鼠對「Cedar Oil」(雪松油)容易過敏,結果會造成身體大面積脫毛,皮膚裂開,
由此帶來的脫水和感染是致命的。「aspen」(白楊木)木屑也有一定機率會造成皮膚病。「Pine」(松木)木屑比較適合倉鼠,
大多數經高溫加熱後並採用壓縮包裝方式的木屑都是這種。
B 保持環境清潔:乾燥、通風、勤換木屑、清洗籠子;偶爾傍晚時可以曬幾分鐘太陽;
若飲水器有漏水狀況,應立即更換;避免使用帶鐵絲籠底的籠子以及網狀滾輪,以減少黴菌大量滋生的機率。
(8)腹瀉、軟便-產生原因:不恰當飲食、壓力、天氣突變等
預防措施:切莫經常給與綠色蔬菜和水果,牛奶等食物(一般一周2-3次即可),以固體食物為主餵食; 注意天氣突變時的防範措施;
注意鼠鼠壓力的釋放。
環境輔助:造成腹瀉、軟便的原因除了不恰當的飲食之外,壓力也是因素之一。所以休養階段,盡可能不要打擾,給予一個安寧的環境。
護理用品: 新鮮蘋果 MR牌整腸液(便性改善液)寵物門店救急備用藥品,供免費索取。
治療方法:蘋果多多益善,只要鼠鼠肯吃;整腸液加入水瓶中,記得每天都要換水。
(9)眼睛腫脹、發炎-產生原因:打鬥、環境潮濕引起黴菌大量滋生
預防措施:分籠獨養;勤換木屑、清洗籠子,保持環境乾燥、通風 護理用品:
塞司眼部護理清潔液(小動物專用、也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金黴素眼藥膏、棉籤
居住環境:合籠的請立即分籠,單獨隔離;墊材不用木屑,而改鋪柔軟的碎紙巾;安心靜養。
治療方法:每天使用棉籤蘸護理液幫助鼠鼠清洗眼睛,然後塗抹金黴素眼藥膏。
注意事項:慎用金黴素,若鼠鼠誤食過量的殘留藥膏,會導致鼠鼠腎衰竭,所以盡量不要殘留藥膏。
(10) 濕尾症-產生原因: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急性腸胃病。由於患上濕尾症的倉鼠一定伴隨嚴重的腹瀉,導致屁股和尾部濕濕的,因而得名。一般情況下,斷奶、環境改變、飲食混亂、骯髒的籠子和過分擁擠造成的壓力等情況都有可能誘發。
濕尾無疑地是一種倉鼠比較嚴重的疾病,一般情況下,2-3天內倉鼠會因嚴重拉稀而「脫水」死亡。
症狀:嚴重拉稀並伴有惡臭,毛髮蓬亂,動作緩慢,眼睛睜不開,由於腹部疼痛或不適也可能會駝背,不願走動(嗜睡),不吃也不喝。
有較嚴重的脫水症狀。有時比較嚴重的還會脫肛。一般情況下幼年的倉鼠和敘利亞倉鼠較容易得濕尾,而侏儒類倉鼠很少患上這種疾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