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類的生活:不同國家,不同待遇!
韓國的「狗矛盾」是世界上眾所周知的,韓國人「吃狗肉」也「愛狗」,他們在三伏天的時候喜歡喝上幾碗狗肉湯,卻也願意為自己的愛犬投資花錢,實在是十分矛盾的國家「犬文化」。
日本人的姓氏中有一個是「犬養」,這並不是罵人的意思,「犬」指「狗」,「養」指「贍養」,事實上是「養狗」的意思,因為日本人很喜歡用職稱來作為姓氏,「犬養」這個姓氏便因此而來。
美國人特別喜歡養狗,被世界稱為「養狗大國」,但是,這樣並不會造成「養狗為患」,這一切基於美利堅民族本身較高的文明素質,並且在法律上也出台了一些明文措施和規定。
英國人的國家嚴格養狗規定,也使得整個國家的養狗秩序非常井然有序。他們會在狗的脖子上掛上一個「名牌」,而這個「名牌」上面會寫著主人的姓名電話和住址。而且,主人都要定期帶狗去注射免疫,否則將受到罰款。
「狗屎運」大家聽說過吧?這個詞其實來源於自法國,原本是代表著好運的意思,因此法國滿大街的「狗屎」因此得名,在法國,如果沒踩過狗屎,那就等於沒去過。
養過狗狗的人應該知道,德國進口的狗糧是價格最高且質量最好的,同時德國產的狗糧在全世界每一個國家也都是最優質的,在德國,有關狗的物品銷量非常好,所以,德國的「狗經濟」非常發達。
去過北歐芬蘭的朋友應該有發現,那裡的公園或者遊樂場等等公共娛樂場所,有關於帶狗出行的「注意規則」標牌隨處可見,那是當地政府為了「文明養狗」而提出來的政策。
在俄羅斯,好狗可是不外流的,這跟日本好車子不外流是一個道理。政府規定,每條狗的 身上必須掛上標明攻擊性強弱的紅、黃、綠三種「色戒」牌子,提醒路人注意。
因為印度的經濟和環境因素,那裡患有狂犬病的狗數量居世界之最,經常出現「狗咬人」的事件。而且,當地的民族還不斷捕殺犬類。印度的犬類生活並不樂觀,希望政府能夠再出台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措施來減少這些現象。
目前國內關於養狗的法規和規定還不夠完善,所以會給很多文明的養狗人帶來不小的麻煩,而且會導致更多不文明的養狗人我行我素,影響正常人的生活,卻得不到處罰。就因為這樣,許多人看見狗就特別煩,不是討厭狗,而是有些狗主人太「沒素質」!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