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民間傳說,「石敢當」的起源與「黃帝」有關。當年黃帝與蚩尤大戰,蚩尤所向披靡,猖狂之極,登上泰山大唿:「天下有誰敢當?」女媧投下一塊泰山石,喝道:「泰山石敢當!」蚩尤倉皇落敗。黃帝於是遍刻「泰山石敢當」,用以震攝蚩尤,並最終打敗蚩尤。
在古代人心目中,泰山石是有靈性的。「夏將亡,泰山石泣」,「泰山巨石自燃,漢亡之兆」等記載,不絕於史書。唐宋以後,泰山制石開始流行於民間。泰山以巨石突兀、絕壁青松為主要特徵。雄渾蒼黑的山石,壁立千仞的絕岩,給人以靜穆深沉、宏偉渾厚的壯美感受。故此,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實乃原始的靈石崇拜。自秦始皇登臨泰岱立石頌德,封建時代的泰山封禪由此拉開了帷幕,其後歷朝天子,封禪而置石者,代不乏人。
泰山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配天作鎮」的,東嶽廟裡的東嶽大帝手裡所執的就是作鎮之圭。而且泰山之鎮與其它山嶽不同,它威力無比,鎮的是乾坤,因此有「泰山安則天下安」之說。由於泰山有鎮乾坤之威力,因此取泰山上的一塊小石頭來鎮宅安宅,當然會鬼邪俱逃。
泰山石敢當是古代人們對靈石崇拜的遺俗,山石被神話為人格,是我國流傳較久遠、影響地域泛博的典型民俗現象,屬於中國的鎮物(避邪物)文化。 「石敢當」的歷史相當久遠,石敢當習俗起源於上古時期的靈石崇拜,明代以後,石敢當信仰與東嶽泰山崇拜緊密結合,由「石敢當」發展到「泰山石敢當」,其功能也經歷了從最早的「鎮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門神」、「辟邪」、「防風」等的轉變。石敢當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泰山之泰字,古為「太」,也就是「大」,廣意的太山就是大山,大山可以壓妖鎮邪。狹義的太山(大山)指的是今泰安市境內之泰山。泰山巍峨高大,泰山有無量的神威不問可知,因而在避邪厭殃的石敢當前加泰山以期再增威力。
相信很多朋友會問泰山石在風水調理中到底有那些作用呢?現列舉如下:
1、鎮宅辟邪
現在很多樓房都有缺角少棱的現象,在風水中這種現象如果過於嚴重,稱為氣場的缺陷,容易導致陰陽失衡或五行相互克制,使家人容易出事非或運程低下。這時可以缺角的位置放置一塊泰山石,可起到鎮宅辟邪的作用。
2、作為靠山
在事業中打拚困難、靠山不穩的人,可以在辦公室和家裡放置泰山石在合適的位置,以起到靠山的作用。
3、化解路沖
在新界鄉村小巷的門前、屋後或牆角,常常出現用石碑或磚塊刻著的「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字樣,目地是化解面對道路、巷口、橋樑等的沖射,有鎮煞驅邪,捍衛家門平安之用。
4、防小人
根據筆者的干支風水學原理放在不同的方位,起到生助運氣和防止小人的作用。
泰山石是國泰民安的象徵、安邦定國的基礎,「一石安則全家安」的信崇意識深入人心,比如許多大型建築物取泰山石為基作台,就是取「穩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泰山石的靈性內涵使他有了廣闊的市場,被運到全國各地的廣場、公園、小區、別墅群……「盛世收藏」,泰山石得天地之精,融山水之靈,增「值」空間極大,必將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收藏、觀賞和實用的佳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5142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