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有哪些禁忌?盤點初一到十五的傳統習俗 ~~ 不想出糗,就快點進來看 !!

yuyi| 2018-02-16| 檢舉

迎來狗年的新年了,你知道正月初一到十五有哪些習俗嗎?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禁忌已成了老舊的迷信,但不少人背後為求安心的感覺。以下是過節禁忌和注意事項,多留意習俗和禁忌,以免不小心做了會衰整年。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面。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財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也有人相信不可以在早上洗澡、洗衣服,以免得罪了水神。

這天也不宜煮新的飯菜,要吃除夕留下的飯,代表去年成果豐碩,到今年還有剩餘。

此外,初一睡午覺,有著影響事業運的說法,還要注意的是,除了不能喊對方的名字把別人吵醒,也要等到對方離開床後再拜年,不然有一說是會害對方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大年初二

跟初一相同,這兩天在傳說中都是水神的生日,因此不宜洗衣。

另外,「大年初二回娘家」,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俗稱「接神日」,每個家庭的成員都要在家守候,並準備好豐盛的水果與飯菜來迎接。

傳說中,第一位回到人間的神明是灶神,祂會帶著財神一起回人間,因此過去長輩總說,接到灶神後,就要打開廚房的爐火,讓灶神歸位,以便繼續接管職責。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大年初六

大年初六,有著「送窮出門」的民俗習慣,人們擺脫懶散的態度,很適合到戶外踏青,且行走路線要設一個圓周,表示「行大運」。

大年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傳統說法中,如果初七天氣晴朗,代表人身安適;但若碰上陰雨,就意味著疾病的產生。初七要儘量避免遠足外出。

大年初八

大年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大年初九

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人們習慣以隆重的儀式來慶祝天公的生日,從子夜零到四時會放鞭炮,接著擺設祭壇,同時放置豐富的牲禮素果來祭拜。

大年初十

大年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大年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8411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