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眾生和無情終生 , 對於佛學愛好者的幾個疑問做下解釋
今天我們還是對於佛學愛好者的幾個疑問做下解釋。
為什麼植物是無情眾生,那百花仙子和樹仙又該做何解釋?
答:眾生分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有情眾生是指有情識(阿賴耶識),即喜怒哀樂悲恐驚欲懼愛恨等的情識。
無情眾生,顧名思義就是不具有阿賴耶識,但因屬生滅法,也有生有滅,故也叫眾生。
而植物,像花草樹木這些不具有阿賴耶識,所以屬於無情眾生。
這裡特別說一下,含羞草,隨觸碰會有反應,但那不屬於阿賴耶識。
至於所謂的百花仙子和樹仙之類的,指的應該是依附在上面的神識。無情是有情的依報。
有人問:如果人人都信佛法,人人成佛了,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
答:我們都可以這樣試想一下,如果人人成佛,一切有情眾生也都成佛,那麼我們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也不存在眾生輪迴了,芸芸眾生都到了佛國凈土,西方極樂世界。
但因眾生數量無盡,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替眾生轉定業,第二佛不能度無緣之人,佛不能度不信之人。
所以人人都成佛是佛祖的心愿。
怎麼樣才能學好佛法?是不是按照書上或者大師的說法去做就可以了?
答: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引用一個故事:2700年前,佛祖與眾弟子講法,中途忽然沉寂下來,捻起一枝花,對著眾弟子微笑
。眾弟子不解其意,面面相覷,惟迦葉有感於心,點頭回應,與佛祖相視一笑。
佛祖囑咐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大概的意思是,最好的佛門正道就是這個,不需要什麼語言文字來說來講就直接可以悟道,現在我已將這個正道教給大弟子迦葉了)。
這裡就說到一個『悟』字很重要,學習佛法要會悟。
在《迦摩羅經》中佛祖說「迦摩羅人啊,不要道聽途說,不要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要依據宗教典籍,
不要單靠理論或推測,也不要只看錶象,也不要單靠揣測,也不要因某事物似乎可能而信以為真,也不要作如此想
『他是我們的導師就接受他』。你們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檢驗,當你們了解到,你們所聽到或所見到的是善的,好的,然後再接受他。
否則應當拒絕之。」同樣在《求解經》中,佛祖也強調要像檢驗金子那樣去檢驗他所講的話,不要僅僅出自於對佛祖的尊重就接受他講的話。
由此可知佛祖對自己的言教,都有要求弟子自己去分析、去辯解、去檢驗、不要盲從。
佛祖強調自身的實踐,強調有實踐而理解,由理解而信仰,由信仰再深度實踐,有深度實踐而證親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53808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