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春節怎麼過,讀完這篇文章你就一目了然!

Briance ...| 2017-01-30| 檢舉

不知道春節怎麼過,讀完這篇文章你就一目了然!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大年初一到十五的「規矩」,十五過了就是出了年了。

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壓歲錢,壓住邪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初一拜年

初一,人們要早起,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初二回門

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大年初三

老鼠嫁女兒,把米飯、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初三老鼠娶親

在民間,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會聽到老鼠吱吱叫的聲音,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的好事,在該晚都會儘量提早熄燈就寢,並且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與老鼠共享新婚的歡樂和一年來的收成,這些東西俗稱「米妝」,或稱「老鼠分錢」,希望與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

大年初四,

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初四三羊(陽)開泰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還有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

大年初五

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初五迎財神

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富大貴。

大年初六

馬到成功。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六送窮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從宮裡傳到民間的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大年初七

人壽年豐。安頓身心,休養生息。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初七人日出遊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大年初八

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初八也是穀日

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十五

夜照田蠶(神)。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象徵著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

十五鬧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也將在這一天達到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祝你們春節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409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