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靖語| 2016-11-07| 檢舉

轉發分享,功德無量!

1. 有人問佛:「佛陀,怎樣才能控制情緒,遇事不生氣呢?」佛陀:「深信因果,則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無迷則無嗔。生氣,就好像自己喝毒藥而指望別人痛苦。」

2. 禪修時,如果你閉上眼睛,你會被困在各式各樣的幻想中;假如你睜著眼睛,你會看見赤裸的世界。—— 邱陽創巴

3. 只有覺悟菩提智慧,洞悉諸法實相,才能心生法喜,常樂我凈。眾生困惑多多,無由開解,就是因為沒有契入正知正見,不能正確認知自他,在幻象的泥淖里斷送今生。很多人寄希望於以禪修對治無明,但禪修只是助緣,覺悟才能破暗,不可本末倒置。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幻影。若言世間真有不朽,那便是空性。

4. 遇見我的人,不一定是真正遇見到我,而遇見我之法,才能遇見到真正的我——釋迦牟尼佛。

5. 修行就是要開智慧,看到真相。要把顛倒妄想,無量劫來的生命習氣改變,要撥亂反正。哪一天我們突破了那些狹隘,佛性就彰顯了。如來藏就是大光明,萬法是顯而無自性的。這就是一真法界。眾生迷失了這些,故有流轉;覺悟了這些,當下了生脫死,當下解脫。每天要向佛祈禱發願,不要被現象困住,要超越障礙

6.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所謂放下,不是放棄萬物,而是放下錯誤;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強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絕望。一念拿起,有所作為;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7. 布施的真意是遠離貪慾,而非懷著吝嗇之心施捨於人。持戒的真意是表里如一,而非僅僅行為端正而已。忍辱的真意是包容仇人,而非麻木造作的忍耐。精進的真意是法喜充滿,而非執著於努力修持。禪定的真意是保持覺醒,而非閉著眼睛什麼都不想。智慧的真意是建立正知見,而不是落入偏見。

8. 真正的朋友,就像這張圖片一樣,看上去是各自生活,各自成長,各自獨立,其實,在內心深處的親密,才是真正的感情,珍惜從內心把你當朋友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3321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