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和尚燃戒疤全過程 ~ 少林寺三壇大戒

John| 2016-10-31| 檢舉

少林寺和尚燃戒疤全過程 ~ 少林寺三壇大戒

為什麼有的出家人頭上有戒疤,有的出家人頭上沒有那幾個點 ?精彩的圖文給你解說 !

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凈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

一者斷我執,表明出家的堅定信念;二者以身供佛,表明出家的虔誠之心。

起源

中國和尚燒戒疤始於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個狂熱的佛教徒,他曾三次捨身佛寺當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廟贖回 。

當時,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當和尚。

但又怕他們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黥刑(在臉面刺字的一種刑法)為範本,在頭上燒上戒疤以便隨時識別,加以捕獲,

此即中國佛教徒燒戒的開始 。

佛經中的依據

1. 《 梵網經 》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條說:「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

2.《 大佛頂首楞嚴經 》卷六說:「 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及於身上爇一香炷,

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

3. 《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中說:「有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身、燒臂供養諸佛。」

從這幾段經文的內容,說明了原來燒身有二重意義:

、是用以表伸至高無上的供養;

、為了消除業障。至於燃燒的位置,則不局限於頭頂,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後來,燒戒被認為是入佛門苦修的開始,逐漸適用於所有的和尚,並一直延續至近代,成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標識之一。

戒疤數目

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 三、六、九、十二幾種。不同數目的戒疤並沒有高低之分,而是個人的選擇。

一般燃戒疤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夜,出家眾可以與手腕或者頭頂燒戒疤。

中國佛教協會規定

在古代因每次傳戒燃戒疤幾乎都會有人死亡。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

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 「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

從此以後,新受戒的漢傳僧人,頭頂上燃不燃戒疤都是自願的,因此不可以用有沒有戒疤來判斷是否為真正的出家僧人。

誤解

有的和尚頭頂上有一些經香火燒灼而留下的疤痕,這是漢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種明顯的外在標誌,

於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凡和尚都要燒戒疤的。在一些扮演唐宋時代故事的電影或電視片里,

出現在銀幕或螢幕上的和尚們都煞有介事地「燒」上了戒疤,凡是稍有佛教歷史知識的人看了,都會感到十分可笑。

其實,佛教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

因此,除了漢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國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國漢族出家人,

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出現戒疤。

對於僧人來講燃疤並不是一件「殘忍」的事,身燃一燈、燒一指節、爇一香柱如同飲水,冷暖自知。

宿業能了新業不造,往生極樂,花開見佛!

2016年10月28日,農曆九月二十八,少林寺丙申年傳授三壇大戒法會進入第二十八天,當天的活動為:發牒謝師、新戒告假、圓戒 。

少林寺與三壇大戒

據史料記載,少林戒壇起於唐代,律學高僧義凈(635年—713年)自印度求法返回後,長期在洛陽、長安翻譯經典,

他在翻譯中特別重視律部,譯出有部律共18部206卷。漢譯「廣律」的最後一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59卷就是他於公元695年至711年間譯出的。為了實踐有部律,義凈於長安四年(704年)四月七日在少林寺重結戒壇,

命名為「小戒」。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少林寺戒壇銘並序》,鐫刻於碑。從此,少林戒壇譽滿天下。

但自清代以來,由於種種歷史、政治原因,少林寺戒壇受到毀壞,戒法的傳授受到冷落,此後300餘年以來,

少林寺沒有再舉行過大的傳戒法會。直至2005年,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發心行願,為恢復這一傳統習俗,

於2005年10月開始修復戒壇,2006年8月完工。新建成的戒壇主體建築高26米,共2層,占地1500平方米,

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為仿清建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木質戒壇。

公元2007年5月24日到6月21日,少林寺舉行300年來的首屆三壇授戒法會,

有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名符合受戒要求的佛教徒在此受戒正式成為一名真正的僧人,

2010年少林寺舉辦了第二次三壇大戒傳戒法會,有455位新戒受戒,並邀請高僧大德來做三師,

如2010年的三壇大戒法會,邀請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為得戒和尚、

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凈良長老為羯磨阿闍黎梨(羯磨師)、少林寺禪堂首座紹雲長老為教授阿闍梨(教授師)。

自此,少林寺每隔三年左右,就會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三壇大戒法會,2013年4月19日至5月17日,

少林寺舉辦第三屆傳授三壇大戒法會,共有五百餘位戒子前來登壇受戒,並有不少海外「洋弟子」前來受戒。

傳授三壇大戒法會由中國佛教協會批准,戒子由各省市佛教協會進行認真推薦,經過嚴格的審查考核之後,

才能獲得受戒的資格,新戒考試合格後,將被頒發由中國佛教協會統一印製的戒牒。

「傳戒不僅是一種儀式,而對少林寺這樣的千年古剎來說,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從1999年以來,我們為少林寺傳戒做了很多細緻的準備工作,2001年還專門召開了

『少林寺與中國律宗』學術研討會,出版了論文集。我們認為,佛教律學與少林寺存在著很深的關係,這非常有意義。

我們不僅應該傳承下去,而且還應使之發揚光大。」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就恢復三壇大戒傳戒法會這一初衷如是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3239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