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即是生意~~

靖語| 2016-09-24| 檢舉

善意即是生意

幾年前,因單位效益不好,母親下崗了。

學佛的母親下崗後也不閒著,四處尋覓適合自己的工作。一段時間下來,換了幾次工作,都沒能長久。後來,她發現小區的西面有一條街,門面雖多但沒有超市,鄰里街坊也經常抱怨買東西不方便。

起初,父親並不是很贊成母親開超市,一來沒有這麼多資金,二來沒有做生意的經驗。最後,倔強的母親用「誰天生就什麼都會」的理論說服了父親。但資金的確成了大問題——因為母親下崗,沒有固定的收入,親戚也不願意借給我們錢。父親在借錢受挫後感慨世態炎涼,母親反倒樂觀,寬慰父親說,人家不是不想借,人家有人家的困難。父親搖著頭跟我說,你媽就是善良,殊不知人善被人欺啊。母親白了父親一眼,笑呵呵地說,學佛人不怕被欺負!

租不起門面房,母親就找人做了個小型鐵皮車,從市場批發了一些日常用品和小百貨。白天推到外面,晚上再推回來,雖說掙不了幾個錢,但看著自己的小事業一天天有了起色,母親的臉上也多了久違的笑容。母親做生意有自己的準繩,一分價錢一分貨,不弄虛作假,甚至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會免費送給別人。她常常告訴我,吃虧是福,種善因得善果。

漸漸地,生意越來越好,批發來的商品也越來越多,那個小小的鐵皮車已經承載不了如此多的貨物了。母親再次提出租個門面房的想法,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賽」,母親大獲全勝,父親緩緩地把這兩年的積蓄交給了她。父親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我們一家人,沒有一個是生意人,即使現在有了一點小起色,但並不代表生意能做大,別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

母親依然樂觀,不試試你怎麼就知道不行呢?在一番考察之後,母親選了一間向陽的門面。一段時間下來,超市的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起初還空蕩蕩的門面,現在又被貨物塞得滿滿當當的。母親得意地對父親說,怎麼樣,誰說人善被人欺了,我看就很好嘛!父親也變得幽默了,用現在網上流行的話取悅母親,「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二老相視一笑,我也在一旁樂了。

樂完之後,我就在想,母親為什麼能夠從不會做生意,到會做小生意,然後又能把小生意做到今天這個樣子呢?於是,我趁在家的幾天,特意觀察了一下。

一次,一個男人來買香菸,正好我在,我就很熱情地把香菸遞給他。他微笑接過後,極其利索地打開、拿煙、點火,然後深深吸了一口,很滿足的表情,然後便拿出錢包準備付錢。男人從錢包里拿出張十元面額的錢給我,然後仔細翻了翻錢包,又從上衣兜摸到下衣兜,沒有找到什麼,有些失望,緊接著似乎想到了什麼,又翻了翻內衣口袋,還是沒有。他的臉一下就紅了,他很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啊,我記得帶的錢夠的,您看這香菸我也拆封了,退是不可能了,能不能通融一下,少您五塊錢,下次再來我給您補上。」我正猶豫不決呢,母親說:「沒事沒事,你去吧!」男人走後,我就不解地問母親:「他有可能是故意的,現在有好多這樣的人,專門占小便宜,再說了,一包香菸才掙多少錢啊!現在反而賠錢!」母親卻說:「你不要總把人想得那麼壞,誰出門在外沒有困難的時候啊!」

還有一次,一位素昧平生的中年婦女,著急忙慌跑到店裡,喘著大氣跟母親說:「大姐,能借給我兩百塊錢嗎?我孩子摔了一下,出來急忘記帶錢了,沒錢到醫院連號都掛不上啊!」嘿,現在的人都怎麼了,欺負我讀書少是吧,這種騙人的小伎倆,竟然還敢出來行騙,誰會上當啊。我正憤憤不平呢,母親已然把兩百塊錢塞到那婦女手裡,讓她趕緊給孩子看病。我納悶了:平日裡挺精明的母親,怎麼這會兒變傻了呢?我不斷責備她太容易相信人了,這樣早晚會吃虧的。母親卻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算被騙了,我們才損失兩百塊錢。但萬一人家真是遇上什麼難事了,我們能袖手旁觀嗎?」

總之,諸如此類「吃虧」的事情多著呢!比如遇上有集市,小區的人都跑到店裡換零錢,即使店裡沒零錢了,母親也要跑到附近的銀行去換,甚至到後來,每當有集市,前一天母親就把零錢備得足足的,坐等人家來換錢。比如有時候客人的小孩把商品弄壞了,不僅不讓人家賠,反而寬慰客人說,小孩子頑皮,長大了肯定聰明。再比如,母親會把店裡馬上到期但還沒過期的食品下架,說是怕吃壞了人家的肚子。

一段時間下來,我對母親佩服得五體投地。拿香菸的那個男人,不僅把缺的五塊錢補上了,而且成了店裡的常客;借錢的中年婦女也把錢還回來了,小區內外的人都來店裡照顧生意,說母親心眼好,賣的貨也真,價格也公道。

看著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我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話,正是母親種下了善良的種子,才能夠收穫累累善果。其實,人們真正在意的並不是貨物品相的好壞、價格的高低,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善意與真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2747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