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炷香」、「三叩首」是什麼含義?
許多信眾到寺廟都喜歡上三炷香,磕三個頭以表示虔誠,然而大多數的信眾並不了解為什麼要在佛前上三炷香、磕三個頭。其實是大有淵源。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發願行。三炷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一炷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第二炷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第三炷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方法,是一種因果關係,也是遞進關係。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
除了上香祈願之外,大部分的信眾也會到佛前磕三個頭,以表達自己對佛祖的敬意。然而這三叩首,每一個叩首都代表著有深刻的意義。一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於佛門;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在了解三炷香和三叩首有這麼深刻的意蘊,我們應該對那些覺悟者心懷崇敬。他們比我們更早地覺知真理,在修行的路上,他們比我們更早地出發。在看透了以後,更加熱愛自己的選擇,更堅定地自己內心。
每天到佛教寺院裡邊敬佛、祈福的人都很多,大部分都是誠實的善男信女。特別到了農曆初一、十五,信眾如雲。大批信眾舉著、抱著大捆、大把的香、鮮花以及其他供品爭先恐後地為了搶燒頭柱香和上高香,極其誇張。
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應該知道禮佛燒香是一種供養,是人與佛菩薩的一種溝通方式,是集聚福德資糧、凈除宿業魔障的一種方法。佛教講一切由心造,外在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內心的狀態,對內心表達就有了燃香供佛之舉。
所以我們提倡敬佛菩薩,燃香要短小、精製、環保、文明的三支香為宜。敬佛貴在我們的一片赤誠心,不在乎燒多少香、多高的香。三支香代表修持者的身、口、意敬獻給佛、法、僧三寶,更加堅定信心修學戒、定、慧三學,剷除貪、嗔、痴三毒,轉換成喜舍、慈悲、智慧三功德。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再有,禮佛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敬獻鮮花、供果、吉祥燈,鮮花代表我們來生更加美麗。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心誠則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2584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