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擁有得太少,感覺自己壓抑、失落、不快樂,其實正好,是他們追求的太多,想要得到的東西也太多。人生中的林林總總就是我們無法實現的,可總是有一些人,明明知道無法實現,卻仍在苦追,在空等,在幻想。
古代有兩位兄弟,經常去山上砍柴。一次,他們看到有隻老虎正要吃一位老人,於是想辦法趕走老虎,把老人救了下來。沒想到,那位老人竟是山神。為了報答救命之恩,老人許諾給兩兄弟任何所需之物。
大哥說要財富,老人就給他一枚金戒指,用它能夠點石成金。回來之後,大哥享盡人間榮華,買房、娶妻、生子。該有的完全擁有了。但他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保護財產、解決財產糾紛,一生中的痛苦接連不斷。
而弟弟,當時沒有任何奢望,只說過得平凡快樂就可以。
老人送他一串風鈴。每當心裡不舒服時,弟弟只要聽一聽風鈴的清脆聲音,所以煩惱就會一掃而空。

兩兄弟比較起來,弟弟儘管生活簡單,但一輩子都過得非常快樂。
以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是最快樂的事,實際上,這種快樂並不長久。最長久的快樂,是我們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八大人覺經》也說:「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不快樂,是計較的太多,想要的太多;不知足 ,是虛榮心太強,太好面子。不幸福,是不懂珍惜。活得累,是想的太多,背負沉重的思想包袱。所以,內心沒有太多貪慾,懂得知足,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貪戀太多、執著太多,一輩子都會活得很累。
知足是一種境界。知足的人總是微笑著面對生活,在知足的人眼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趟不過去的河,他們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台階,而絕不會庸人自擾。
知足是一種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的人眼裡,一切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顯得多餘。在他們的天平上,沒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
知足是一種寬容。對他人寬容,對社會寬容,對自己寬容,這樣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寬鬆的生存環境,這難道不值得慶賀嗎?知足常樂,此之謂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124057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