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三件事

上個月,我去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度股東大會。該活動總是有很多樂趣,不只是因為我會跟巴菲特進行桌球比賽和報紙投擲比賽。還因為我能從巴菲特那裡學到東西,並且深入了解他是怎麼思考的。

以下是多年來我從巴菲特那裡學到的三件事:

一、不只是為了投資

人們應該向巴菲特學習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如何思考投資。考慮到他令人驚訝的投資記錄,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幸的是,太多人只注重於投資,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他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商業思維框架。例如,他談論尋找一個公司的護城河(其競爭優勢)以及該護城河在萎縮還是擴大。他表示,股東必須像擁有整個公司那樣行事,關注未來的利潤流並決定什麼是值得的。你必須願意去忽視市場,而不是隨波逐流,因為你希望利用市場犯錯的機會——找到價格被低估的企業。

我不得不承認,當我第一次見到巴菲特的時候,他這個思考框架真的令我感到驚喜。我在母親組織的一次飯局上見到他的。當時我還想:「我幹嘛想見這個炒股的傢伙?」我想他只是利用各種市場相關信息來做投資決策,例如銷售額、價格變化曲線等。不過當我們那天開始交談後,他沒有問我任何這些信息。相反,他開始提問有關微軟業務基本面的大問題。「為什麼IBM不能做微軟的業務?為什麼微軟一直保持較高利潤率?」這讓我意識到,他思考業務的方式比我的想像深遠很多。

二、利用你的平台

很多企業領導人向股東寫信,不過巴菲特因股東信而出名。部分原因在於,他天生的幽默感;部分原因在於人們認為股東信會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投資(他們是對的)。不過也是因為他的說話一直較為坦誠,願意批評股票期權和金融衍生品等東西。他不害怕有立場,例如支持對富人加稅,儘管這也會影響他本人的利益。巴菲特啟發了我開始寫我自己在基金會工作的年度公開信。在以前,我也有個類似寫信的好法子。不過,寫信能讓我每年一次坐下來,解釋我們所經歷的好事和壞事。

三、意識到時間的寶貴

不管你有多少錢,都不能買更多時間。每天只有24小時。沃倫對此有敏銳的嗅覺。他不會讓自己的日曆表被無用的會議所占據。另一方面,他對自己信任的人又會很慷慨地花時間。他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給了他在伯克希爾的親密顧問,他們打電話他就會接聽。

儘管沃倫每年都會參與十多次大學課程,但並非很多人能夠經常諮詢他的建議。在這方面我感到非常幸運:這些對話對我而言非常寶貴的,不僅僅是對微軟來說。當我和梅琳達籌辦基金會的時候,我向他諮詢。我們談論很多的一點是,慈善事業也會像軟體一樣,以自己的方式發揮影響力。事實證明,巴菲特看世界的方式很棒:進擊貧窮和疾病也是建立一種業務。他真是獨一無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9914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