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正毅,這個30剛出頭的年輕人,從照片很難看出是個出生在邊遠山村貧困農戶家的孩子,更難想像的是,目前他已在我市擁有15家具有土家族特色的三下鍋連鎖店,還被業界人士譽為張家界「富正毅三下鍋」最帥掌門人,成為餐飲行業的一匹「黑馬」。
走村串戶賣饅頭
「我現在雖然有了一些成績,但這還只是創業路上成功的一少半,相比當年初中畢業後,在家走村串戶賣饅頭,還是舒服多了,效益也高了許多」。春節前夕,在卓正毅位於永定區第6家連鎖店裡,他滿臉喜悅地向筆者談起當年創業的辛酸往事。
2001年,家住慈利縣杉木橋鎮豹子村的卓正毅剛滿16歲,因家庭困難,讀完初中後的他就回到村裡,跟父母幹起了農活。也許是過早地嘗到生活困境的緣故,小小年紀的他腦海中冒出了這樣的想法:要改善生活處境,就得有一技之長。於是,喜歡廚藝的他,在父母的支持下,便到長沙一所餐飲學校學習做面點。畢業後,卓正毅四處尋找工作,多數餐館老闆嫌他年紀小,有一天,他和父母趕集,看見有人在熙攘的人群中吆喝著叫賣饅頭,他眼前一亮,自己既然學習了面點製作,何不學以致用呢?
「從買麵粉、每天清早起來發面、蒸饅頭,再到到處叫賣,都是我一個人,第一天只賣了70多個,每個5角錢,回家後通過清點,除掉成本,還虧了20多元,第二天又抱著試試的心態,將蒸好的100多個饅頭裝好後,又開始了走村叫賣,晚上在清點時,不僅成本保住了,還賺了10多元。」說起初次走村串戶賣饅頭的往事,卓正毅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在持續一個月後,卓正毅每天都要賣出近百個饅頭,每月純收入300多元,能賺到錢已經使他高興不已。「賣饅頭雖然只幹了幾個月,算起帳來也賺了700多元,但它還給了我別的收獲,尤其是給我在日後的創業堅定了信念。」
拜師學藝求真經
後來,卓正毅應聘到一家酒店當廚房配菜員,沒事的時候,就站在幾位廚師旁邊「偷藝」,切菜、烹飪、蒸煮……看到這麼好學的卓正毅,師傅們也毫不保留地將炒菜訣竅告訴他。寒來暑往,在師傅們耐心指導下,卓正毅掌握了不少土家族家常菜和特色菜的烹飪技術。
2003年下半年,卓正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武陵源區專家村賓館承包了可以接納80人就餐的中等規模酒店廚房。也許是太年輕,在招聘服務生的時候,前來應聘的人員和酒店老闆對他的經營能力有些質疑,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他親自在廚房裡炒了十幾道菜,讓前來應聘的人員進行品嘗,大家最終還是被他的美味菜肴所征服。
在廚房的日常管理上,卓正毅都是親力親為,掌控好廚房的點點滴滴,誠信的工作作風在員工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大家盡職盡責幹好自己的工作。與此同時,菜肴獨特的風味以及適中的價位也得到很多遊客的讚譽,生意日漸好轉。不久,很多酒店老闆都找到他,希望雙方能夠合作,卓正毅相繼承包了4家酒店,在奮鬥的3年時間裡,不僅為他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也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原始資金積累。
2006年結婚後,卓正毅覺得,光靠打工賺錢很難維持一大家人的生活開支,在得到妻子以及父母的支持後,他投入2萬多元,又在武陵源區開了家小快餐店,也許是他當年在這裡建立了良好的人脈資源,快餐店的生意是開門見紅,每年都有4萬多元的純收入,三年下來,總計純收入有12萬多元。
聽信他言成「負翁」
看著餐館生意一直比較穩定,卓正毅想把生意再做大點,聽人家說在西安開湘菜館很賺錢,於是,他和妻子帶著10多萬元來到西安市,在西安大街尋找了近半個月,才找到了一個100多平米的門面,經過裝修,湘菜館終於如期開業。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現實是殘酷的,那裡的市民對湘菜沒有人們口中所說的那麼喜愛,每天食客也很少,看著腰包的資金一天比一天少了,不到幾個月,他西安的湘菜館就關門了。對幾十萬元的虧損,夫妻倆抱頭痛哭,又回到了家裡。不做市場調查,就輕信他人的指點,讓卓正毅變成了「負翁」。
吸取了在西安失敗的教訓後,卓正毅似乎成熟多了,為了再度在餐飲行業發展,他先把市場調查放在第一位,通過一段時間觀察,他發現張家界市隨著旅遊業的不斷升溫,已成為國際旅遊勝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利用旅遊業這張王牌,要是把張家界特色三下鍋做好了,那可很有市場潛力。於是,他將想法告訴了一個很好的同齡夥伴,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他在武陵源區創辦了第一家具有張家界市土家族風味的三下鍋餐館,取名為「張家界富正毅」。
東山再起終成功
由於三下鍋價位適中,味道也是根據客人要求來做,只有短短幾個星期,他的餐館生意又和以前一樣火爆,無論是旅遊旺季還是淡季,前來就餐的客人是絡繹不絕,150平米的店堂總是被擠得水泄不通,這讓他喜在心裡。在經營過程中,他始終把顧客利益放在第一位。隨著三下鍋名氣大增,這個小店已經難以滿足更多客人就餐。2012年開春不久,卓正毅開起了連鎖店,第二家三下鍋連鎖店開業了。隨著「富正毅三下鍋」品牌的打響,夏天,他又開辦了第三家連鎖店。
後來,卓正毅開始把眼光放在張家界市城區,在一番選址和精心籌備後,他的第四家三下鍋連鎖店又在市城區火車站附近的繁華地段亮相了。「你看,這個店子的面積是最大的,一次可以容納100多人同時就餐,這裡面的擺設也是盡量保留土家族的風格。」在第四家連鎖店裡,此時正是晚餐時間,只見十多張餐桌前坐滿了客人,大家正盡情地享受著三下鍋的美味。
當談及今後的路該怎麼走時,卓正毅略有沉思地說,現在雖然擁有了12連鎖店,接納100多人就業,但是市場競爭是激烈的,所以在經營策略上也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要把張家界土家族三下鍋,當做一種文化來經營,為張家界市的土家族餐飲文化樹立起一桿標桿,把張家界土家族三下鍋做成知名品牌,就像肯德基、麥肯姆那樣,同時也為更多人創造就業機會。
2015年,卓正毅在家鄉慈利投資500萬元打造的「富正毅生態農莊」正式啟動運行,他將在這裡打造湘西北最大臘肉熏制基地。卓正毅說:「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該要認同自己所做的選擇,不論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永存真誠並且全力以赴,尤其是面對自己所投入的事業,更應該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與掌握信息的脈動、培養足夠的定力,避免受到外在環境及物慾氛圍的影響,並且時時抱著感恩的心成就事業、造福他人,你就會發現,「原來人生最寬廣的路就在內心深處,而最真實的動力就是內心的快樂。身為一位創業者,不論企業發展到哪個階段,成就什麼規模的事業,都要謹記「愛在山中飛翔」故事的真諦,「未來的路仍要繼續走下去,不管前方等著我們的是怎樣的挑戰與結果,依然要勇於承擔自己的選擇,並樂於造福他人,這是對人生負責的態度,更能讓自己成就心中的圓滿,不留下一絲遺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