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哈佛美女學生,創業第1天就賺錢,只是因為名校畢業麼?

卡卡消息| 2016-02-20| 檢舉

在大家都慨嘆創業不易的今天,

還在哈佛讀書的兩個小妮子卻在創業第一天就賺錢了!

什麼?我沒聽錯吧?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下面這兩位女孩,她們不光是哈佛商學院高材生,而且還是不折不扣的美女老闆,真是顏值與智商齊飛啊!

Marcela Sapone 和 Jessica Beck,就是這兩位哈佛女孩。

而她們創辦的公司叫做 Hello Alfred,為城市人提供每周訂製家政服務。

她們的創業故事並不花哨,就是幫助忙碌的人們找到替他們跑腿干瑣事的人。說白了,好像就是「保姆服務」,卻已經在兩年內融資1250萬美元。

你會想:這個想法不難想到啊?投資人難道就是看中她們的名校光環嗎?

好吧,那讓兩位女孩的投資人出來說句公道話吧:

Bijan Sabet,Spark Capital合伙人

Bijan Sabet,就是這位頗具文藝范兒的投資人,一眼就相中了她們:

「當我第一次與Jessica和Marcela見面時,我就察覺到了她們的一些特質。單獨來看她們已經足夠出色,而並肩作戰的話她們將不可阻擋。她們對於自己的事業有著超人的熱情!」

那麼,讓密探為大家挖掘下,她們成功背後的故事吧~

洞察和初心

雖然Marcela和Jessica是兩個來自哈佛的女生,但是她們創業的點子卻不是從學校里學來的而是來自她們混亂的公寓。

城市中的妙齡女生,出門往往都是光鮮亮麗的:

然而,她們回到公寓,可能是這樣的,「我們的房間簡直一團糟!但是,沒時間弄啊沒時間!」

由於哈佛繁重的課業,她們完全沒有時間打理家務,就從網上雇了一名鐘點工為她們定期洗衣服和出門買菜,然後兩個人會平攤這個費用。

她們想著,既然自己有這個需求,那一定更多人也有同樣的需求,為何不做一個公司專門負責這些瑣事,為大家服務呢?

於是,Hello Alfred 就誕生了!

為什麼叫做 Hello Alfred 呢?

原因很簡單,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管家叫做 Alfred,非常符合產品塑造的「貼心管家」的形象。

起初她們就是把這個當做個小生意來做的,第一批客戶也是靠「發小傳單」找到的。

請想像下,兩個哈佛高材生,做了許多小傳單,上面印著不同價格的不同家政服務,然後挨家挨戶把這些小傳單塞進各家的門縫裡,這是多麼和諧的場景啊。

就是這麼土這麼累的辦法,幫她們贏得了最早的10個客戶!

進取與機遇

帶著這個創業想法,Marcela 和 Jessica 參加了紐約的一些創業大賽,但是,規模都很小,於是,她們還是將目標鎖定到了著名的TechCrunch Disrupt大賽上。這個大賽誕生了諸如Mint,Getaround這樣的優秀初創公司。

「參加創業大賽對我來說是個驚喜,我們只需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讓我們看起來不要太稚嫩。我們在來之前的周末做了很多努力和準備,」Marcela說,「但是你要知道我們已經有一年的運營經驗了,我們還有很漂亮的數據支撐,我們團隊本身擁有很強大的信心。我們會議前準備的小紙條貼滿了所有電腦,一遍又一遍的排練我們的項目,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演練戰勝緊張直到最後不管房間裡有多少人我們都不在乎了。」

最後,她們贏得了大獎,50000美元的獎金,還有投資人的跟進。這次成功給她們帶來了更多的客戶,從一家在波士頓的小企業,一下變成了一家擁有10000註冊用戶的服務提供商。

理性的智慧

許多人包括投資人建議她們先在舊金山把Alfred做大,因為這裡的創業氛圍更濃厚,資源更豐富,許多初創公司都在這裡崛起。

看看舊金山多如牛毛的on-demand按需服務就知道競爭多激烈了

然而,她們理性分析後,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她們認為:

一方面是,紐約有著更高的人口密度,而且更容易找到提供家政服務的人

另一方面,舊金山的人們早已習慣讓別人幫忙停車,送餐,買東西。而她們要做的是把所有這些家政服務都整合起來,需要從一些處女地先學著做起來。說白了,就是先避開太多的競爭啦。

紐約時代廣場

所以,她們把初創的重心放在了紐約。還沒被各種網際網路服務寵壞的紐約人,更能體會到 Alfred 帶來的甜頭!

善待員工

每個在她們公司工作的家政服務生都被稱作 Alfred。不同於 Uber 將司機視為合同工,Hello Alfred 把每個員工都視為全職員工,雖然需要付出更多錢幫他們買保險,送福利,但這是非常值得的。

Marcela說過:

「我們深信如果我們把我們的員工作為主要用戶並且給他們全力去站在我們的客戶方向去做建議和決定,那我們的最終結果一定更令人開心的。Alfred某種意義上說是會進入人們家裡的。所以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度是極高的。結果就是,我們要確定所有的Alfred都是要提前受訓的,並且我們最基本的會做背景調查和銀行信譽檢查,那樣我們就會給員工指導讓他們更好完成工作。」

歡樂的Alfred大家庭

而且他們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問題:70%的Alfred是家庭主婦,還有是一些是需要更多固定收入的作家,藝術家和演員

正是因為她們對員工的關愛,使得員工將愛傳遞給了客戶,每個 Alfred 都會在服務完給顧客留下便簽:

有手寫版的

也有列印版的

「維恩少爺,去拯救高森市吧,剩下的事情我來照顧。 -- Alfred」

愛的傳遞讓 Alfred 積累了一批死忠粉,最誇張的例子是:

她們還在念書的時候,就成立了Alfred,邊學習邊經營公司,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一度想暫停下公司服務專心學業。但是,每當她們與客戶交流這個想法的時候,客戶們都立馬奔潰,紛紛表示:

「錢不是問題,我們願意出更多,請保證這個服務繼續下去!

於是乎,每周的服務費用一度從25美元飆升到90美元...

不忘家庭親情

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可是Marcela和Jessica卻不是滿腦子只想著賺錢的工作狂。她們在工作之餘會花很多時間和家人相處,深信家庭幸福才是一切的基礎。在Marcela的父親60歲生日的時候,她在推特網曬出了小時候和父親的合影,並且動情的寫道:

「爸爸,今天是你60歲生日,非常感謝你把我帶來這個美好的世界。

照片中,儘管後面是大江大海,但在父親的懷抱里,她是最勇敢無懼的元氣女孩!

還有之前,Marcela祖父母64周年結婚慶典時,她也曬出了和她們相依在一起的合影,照片中的兩個老人滿眼說不出的喜悅和滿足,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Alfred的公司理念也像它的創始人一樣不只是提供服務的公司,更是一個提供人們愛和關懷的場所。這是大大區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家政服務公司的。

來看看 Hello Alfred 究竟是怎麼玩的吧

首先,你在官網註冊後,就會有個顧問前來你家做「家訪」,15分鐘時間,找出你每周所需的家務服務,

然後,每周就會有Alfred到你家裡,幫你把煩人瑣碎的家務事兒都給做了,仿佛是「田螺姑娘」附體呢!

而你要做的,就是在手機上查看各項瑣事的完成情況,以及布置新的任務,然後開開心心的回家便是。

目前,Hello Alfred 提供這樣一些服務:買菜,洗衣服,修補衣服鞋子,打掃房間,郵寄包裹,鋪床扔垃圾... 而且,你還可以提特殊要求...

每周需要支付$32的服務費用,加上一些額外成本費用例如你要購買日用品的費用,就可以找到個幫你跑腿的。想想在人工費這麼貴的紐約,這簡直是「白菜價」啊。(密探我眼饞的緊啊!)

那是什麼使它區別於其他簡單的物流和服務公司呢?

因為 Hello Alfred 優化了服務生的標準路線,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更高效完成任務。「一個送奶工會到你的家門口然後也會到每一個家門口取走你的空奶瓶。」

Alfred 還結合數據算法理論,根據客戶的喜好為他們訂製專屬於自己的貼心服務。

比如,你的 Alfred 記得你不愛吃麵食,用無毒的清洗劑,並且經常出差。這個技能就使得 Alfred 的用戶特別相信他們的服務商,譬如你在吩咐「幫我買$20的有機蔬菜」的同時,Alfred 還會同時為你做好自動庫存補貨的存檔提醒。

雄心與成績

和很多公司「Last Mile」的理念不同,Alfred想做的是「Last Meter」。不是把戰略伸到你的附近,而是把需求關注直接放到你的家裡。公司的CEO Marcela說:

「我們正在從亞馬遜網尋找更多的靈感,我們要做的不只是一個家政服務,而是服務背後更加牢靠的信任關係。」

這點野心和Uber是如出一轍的,體現了兩個小妮子不一般的想法和魄力。

Alfred 最早活躍於紐約市曼哈頓,布魯克林區,接著又發展到波士頓,洛杉磯和舊金山等地。公司現在已經取得每個月30%的穩定增長,並且註冊用戶率相比之前更是實現4倍的增長。

而 Alfred 的客戶平均每個月的花費$415,一年就是$4980。相比之下,Amazon Prime 的用戶每年在網上的花費才只有$1500。

那麼,最後問題來了

兩位美女老闆我已經很佩服了,你們現在還缺打醬油的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9096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