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 7項特質的人,遲早當老闆!你有嗎?

1、做企業的主人

什麼叫做主人?不管老闆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你願意去全力以赴,你願意幫助公司去創造更多財富,這就是做主人的心態。什麼叫做僕人?就是把自己當成企業的僕人,是在為別人而工作。

老闆是為自己而工作,他是要為企業創造業績,同時也要對自己負責任。如果你有為自己工作的心態,你也具備做老闆的素質。如果你的心態是在為別人工作,必須靠別人的監管控制才肯努力工作,那你註定一輩子是個打工者。如果你這輩子要做一個主人,要先具備做主人應該具備的一個心態:只要我在做,我就要做到全力以赴。

2、如何像老闆那樣思考和行動?

第一,做事講品質:做對的事情;嚴格按標準和程序工作,一點也不馬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考慮到下道工序是顧客;人品就 是工作品質。

第二,做事講成本:做事之前要先進行成本分析。如何做更省錢?如何做才有利潤?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第三,講效率;快速反應;雷厲風行;重視期限;拒絕拖延。

第四,做事講責任:成果導向;團隊合作;大局觀念;積極進取和創新;勇擔責任;實事求是。

3、為自己打工

只要你把公司當作是自己實現抱負的平台,你就已經是公司的老闆。因為你已經和公司融為一體了,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費。

4、換位思考--理解老闆

老闆頂著天大的風險開公司,設工廠,招聘員工為市場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當然是要賺錢的。這是一種利益驅動,正是有了這種利益驅動,才有了老闆的辛苦和創新的努力。這些不僅辛苦,不勝其煩,還需要特殊的能力,譬如組織能力、公關能力、企劃能力、融資能力、管理能力等等。所以,如果你對老闆承擔風險的勇氣報以欽佩,如果你能夠理解管理者肩上的壓力,那麼,任何一個老闆都會把你看作是公司的支柱。

因此,換位思考就是要員工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充分理解老闆的苦衷。如果你是老闆,我想你肯定也希望當自己不在的時候,公司的員工還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塌實工作,各自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時刻注意維護公司的利益。這樣你就可以一心一意處理好外面的事情。

5、把老闆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

以老闆的心態對待工作,就要像老闆一樣,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如果你是老闆,你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更加努力,更加勤奮,更加積極主動。因此,當你的老闆提出這樣的要求時,你就應當積極努力去做,用心去做,創造性地去做。

6、能力比薪酬重要

著名銀行家克拉斯年輕時也不斷在變動工作,他曾經做過交易所的職員、木料公司的統計員、簿記員、收帳員、折扣計算員、簿記主任、出納員、收銀員等,試了一樣又一樣,但是他始終抱有一種理想:管理一家大銀行。

他說:"一個人可以有幾條不同路徑達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個機構裡學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學識和經驗當然很好,但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經常變化自己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我認為他必須懂得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我換工作僅僅是為了每週多賺幾塊錢,恐怕我的將來早為現在而犧牲了…我之所以換工作,完全是因為現在的公司和老闆無法再給我帶來更多的教益了。"

7、屏棄打工心態

一群老闆聚在一起,大家所交流的話題往往是商業環境,以及如何更好地發展生意和自己創業的經驗等等。向對方展示的往往也是自己光彩照人的一面。而一群打工者聚在一起的話,牢騷往往佔了多數,罵老闆刻薄,埋怨工作量大且與收入不成正比等等,很少有打工者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比較滿意的。他們向對方展示的往往也是自己沒有得到重用沒有得到發揮的一面。

真正意義上的老闆往往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麼,具備長遠的眼光和戰略意識,而不是只考慮保住自己現有的飯碗;在解決問題的態度上,老闆對一件事情完成的定義是徹底解決,今天能搞定的事情絕對不會拖到明天,打工者卻會習慣地把事情和天數分解開來做;老闆們的成長就是一個個失敗和失利換來的,在失敗和失利面前,老闆們勇於承擔責任,並能夠從中總結原因,吸取教訓,積累經驗。而不是推卸責任,迴避或者設法推給別人。

所以,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即使一時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也要抱著老闆的心態去打工或者工作,沒有人天生就是當老闆的料,也並非註定你就永遠是一名打工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8576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