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內部講話:別人的經驗並不重要

Yeo Cha ...| 2015-10-12| 檢舉

追求夢想的實現

我是個創業者,很多人講馬雲怎麼成功,其實我現在最怕「成功」兩個字,因為每次當我感覺成功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來了。我不怕失敗,也不怕麻煩,因為我從1995年開始出來創業,一直到2000年以前,我幾乎沒有成功的經歷。我想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一種經歷,一種創業的感覺。我希望自己以敢於面對失敗和挫折的心態去創業,這樣,越創業,我心裡越踏實。我在機場看到很多寫阿里巴巴、寫我的書,但沒有一本是我寫的,我不知道別人寫了些什麼東西。我想說的是:假如馬雲能創業成功,那麼中國80%的人都能創業成功,因為我是一個特別平凡的人。

很多人都是通過報紙、雜誌來了解我的,其實,你們眼裡看到的東西,未必是你們心裡想看到的。有一天,我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個人特別厲害,我看了,也覺得這個人非常厲害,後來發現原來寫的是我。其實,我肯定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有些人也肯定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壞。這麼多年的創業經驗告訴我,別人的經驗並不重要,創業者追求的其實是夢想的實現。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特別聰明,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以後,很多人說我是英雄。我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沒有做任何事情,股價就像發瘋一樣往上漲。當然,也可能是你沒有做任何事情,股價就往下掉。我剛才講了,如果馬雲能夠成功,那80%的人都能成功。我沒有什麼靠山、背景和資源,一切都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

我讀書時成績沒好過,考試從來沒進過前三名。小學我大概念了七年,因為我們小學所有人去考重點中學,結果沒有一個人考上,所以又複習了一年。一年後再去考,還是沒有人考上。杭州人都知道,杭州歷史上有一所天水中學,因為沒有中學願意接受我們這批學生,所以乾脆把我們小學變成了中學,我們就被強制分配到了中學。

到了中學,我也沒有讀好書,反正再怎麼努力,也就是十名左右。初中的時候,一件事情改變了我。有一次上地理課,老師跟我們說,他在西湖邊上見到了很多老外,根據地圖,他知道了他們來自哪個國家。聽了以後,我覺得這個老師真厲害,能跟老外講英文。從此,我就對英文產生了興趣,不管天氣如何,我每天一定會到西湖邊上找老外練英文。我給他們做免費導遊,帶他們在西湖觀光,讓他們教我英文。九年來,我可能跟幾千個老外交流過,把自行車都騎破了。這段經歷帶給我的最大的感觸就是,老外眼中的中國和世界,跟我知道的中國和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讓我很吃驚。1985年,我受一個朋友的邀請(我們曾互相寫英文信)去了澳大利亞,我可能是中國第一個去澳大利亞打工或探親的人。在去澳洲之前,我所受的教育是,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我們要解放全人類。這段經歷使我對西方有了不同的認識。

最後比的是耐力

因為我從小學英文,所以今天世界各地的論壇,無論什麼檔次的,我都能聽得懂,在這方面,我可能比絕大部分人有優勢。所有想學好英文的人要記住一點:語言是用來交流的。我並不覺得在西湖邊上學「山寨英文」有什麼丟臉的,老外要是不服,就講兩句中文看看。

我在世界的各個論壇上講自己的創業經驗的時候,也是理直氣壯的,我從來沒覺得丟臉,因為我講的是自己的東西,講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心裡是很踏實的。創業者必須有全球化的眼光,而語言是關鍵,學習語言是為了跟世界交流。

我高考數學曾考過一分,我覺得說實話沒什麼丟臉的。我在高一的時候還是數學課代表,上到高二,一個同學被別人欺負了,我就去跟人打架,最後學校把我處分了。沒辦法,我只好轉校,直接進了高考複習班。因為沒有上過高二,考數學的時候,我真的不會做,到最後半個小時就亂填,結果只考了一分。那一年高考,我差了16分,沒考上大學,我就去找工作。我先去報考杭州警察學校,我們六個同學一起去的,結果五個被錄取了,除了我。我又去報考服務員,我表弟和我一起去的,他長得非常帥,我們排了一上午的隊,結果我表弟被錄取了。

最後,通過關係,我去了我父親的單位,在雜誌社裡給別人捆雜誌,捆好之後,拿到火車站。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包、蹬車。我每天快快樂樂地工作,一點也沒想過其他的事情,我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沒什麼不好。但是有一次,我看了一部路遙的小說——《人生》,裡面的主人公想盡一切辦法參加高考。我很有感觸,心想:人家拚命想參加高考,我也應該再去考一次。所以那年年底,我又準備去高考。結果,那次考得很慘,大概差了140多分。我英文考得不錯,其他的幾乎沒考,數學認真學了幾個月,考了29分。我的第二次高考又以失敗而告終,我不甘心,想再試一次,當時很多人反對。第三年,我白天蹬三輪車,晚上上夜校,特別辛苦。高考的時候,我第二天要考數學,頭天晚上心裡一點底兒也沒有。我們老師跟我講,馬雲,如果你數學考及格,我的名字就倒過來寫!我想,雖然我考不及格,但考試還是要考的。好多題目我都是用公式去套的,考完之後,我感覺特別好。結果,那年我數學考了89分,教我數學的同學考了61分,大家都覺得很奇怪,說是不是考卷批錯了。從那時候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臨陣磨槍總比不磨好。

1992年,我在學校教英文,我們學校統考的通過率只有60%,考個三四十分,就夠不錯了。那年四級統考,我們創造了一個奇蹟,所有學生都通過了。到今天為止,這個紀錄還沒有被打破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的潛力是巨大的,只是很多時候沒有被發掘出來。通常情況下,不管你怎麼跑,都跑不快,除非有老虎追你,你才能發揮出潛力,跑出最快的速度。在關鍵時刻,在壓力和挑戰下,請大家不要輕易放棄,世界上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放棄是很容易的。我這輩子最大的體會是,再困難,熬一熬也就過去了。2002年的時候,我提出我們公司的目標是贏利一塊錢,我們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活下來,所有人都倒下的時候,你還跪在地上,你就贏了。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所以,今天碰到任何困難,我都會告訴自己,越是困難越要堅持,最後比的是耐力。

進了大學,我最大的優勢就是英文,我的英文比絕大部分同學都好,甚至比老師還好,我的口語表達能力特別好。有一件事情,使我終身受益。大學裡有一門英文發音的課,我覺得自己的英文發音很不錯,自我感覺特別好,所以上課也不認真。結果那年,我只有一門課不及格,就是英文發音,考了59分。我知道我的英文發音並不差,就去系裡找老師評理。老師說,反正你的英文就是不及格。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特別感謝那個老師。人太狂妄的話,就會停步不前。直到今天,同事跟我爭論的時候,我總在提醒自己,我是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很懂了,是不是認為自己知道的都是對的?大學裡,還有一件事情對我的幫助很大,就是我擔任了學生會的幹部,這項工作對我今天的創業影響非常大。系主任跟我講,馬雲,你可不可以擔任英語系的學生會副主席?我說我沒當過那麼大的幹部。當我決定要當學生會副主席以後,過了一個禮拜,系主任又說,你當正主席怎麼樣,我說那也好。過了幾個月,又要我競選全校學生會副主席,我說好。第二天,系主任找到我,說明天你當主席吧,於是我就當了杭州師範學院學生會主席。

其實我高考只考上了專科分數線,因為外語系男生少,他們就降分錄取我了。到今天為止,我認為全世界最好的大學就是杭州師範學院,在那兒我特別自信,特別快樂。我覺得今天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問題,我有個親戚,天天逼孩子好好讀書。我問他,你自己讀書怎麼樣?他說我高中都沒畢業,我說那你憑什麼要你的孩子天天學習。很多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到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去,我覺得讓孩子在一個放鬆的環境中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我上的學校讓我特別放鬆。雖然你畢業於一般的學校,但你不能妄自菲薄,要用欣賞的眼光看自己。有人說我丑,但我不覺得自己丑,只是有點怪,反正在世界上再找出一個長我這樣的人挺難的。

當過團幹部或學生會幹部的人,對創業會懷有一種激情,沒有條件,他們會去創造條件,而且會忘我地去做。我從1985年開始當學生會主席,1986年,我又當了杭州市學聯主席。我從來沒當過幹部,但我覺得我當得還不錯,因為我真是盡心盡力去做的。

失敗的經歷才最寶貴

人在重要時刻做的某個重要決定,往往會影響他一輩子。那時候,學校管畢業分配。杭州師範學院是專門培養中學老師的,我畢業那年,學校拿到一個去大學教書的名額。本來是另外一個同學拿到這個名額的,結果人家電子工學院要他的時候,有人說這個同學不能去,因為只有一個名額,我們要慎重一點。後來,學校考慮了一下,讓我去。但對方不要,說這個人怎麼看都不順眼,他們認為我肯定有背景。我們校長就發脾氣了,跟人家講,反正就是這個人了,其他人不能去。我就去了,去了以後,發現人家那裡都是教授,我特別被人看不起。我們校長要我在那個學校待五年,五年之內不許出來。我就跟他講,好,五年之內我不出來。

但是,這個承諾太重了。那時候,我一個月工資才92塊錢,每次想走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再熬一熬吧。後來,深圳的一家公司要給我一份每個月1200塊錢的工作,我說我不去。1993年、1994年,海南開始開放了,我的朋友全去海南了,其中有個朋友就是農夫山泉的老闆。當年我蹬三輪車的時候,他做泥水匠,我們晚上都在複習。後來,他去《浙江日報》做了記者,又去海南創業,那時候去海南創業是一種熱潮。但是,我不能去,因為五年時間沒到。

那時候,我的師弟師妹們有一種期望——假如我能做好,以後去大學的機會就多了。所以,我就認認真真教書,認認真真工作,但我教書的風格又被學校批評,因為我不備課,而且喜歡坐在講台上講課。在教書的六年中,我總共寫的字不超過六塊黑板,我覺得一遍遍地寫沒有意義,又不是練書法。那時候,我的學生連續四年英文比賽的成績都是最好的,被稱為「馬家軍」。1994年,我被評為學生最喜歡的十大教師之一。我認為學生喜歡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布置作業,我覺得老師應該跟學生多溝通交流。直到今天為止,我的很多學生還在我的公司里工作,他們對很多東西都興趣很大。所以,阿里巴巴能有今天,不是因為我厲害,而是因為他們的潛力非常大。

1994年年底,我突然被評為杭州電子工學院十大傑出教師,而且馬上要當副教授,要分煤氣,說不定還能分房子。在一切都越來越好的時候,五年的時間也到了,本來天天都想逃出去,現在反而不想離開學校了。所以,我每次放棄的時候,都是機會很好的時候。

那時候,我心裡想,我要出去闖蕩十年,十年以後再回去當老師,可能就是最好的老師。賺錢我真沒想過,儘管今天我可能比絕大部分人有錢,調動的資源比很多人多,但那時候才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再努力兩個月,就可以買上自行車了。今天,我沒有這些想法了。所以,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是走得最踏實的。

多花點時間去聽別人是怎麼失敗的,不要花時間去聽別人是怎麼成功的。阿里巴巴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有11,000名員工,這麼大的公司,我怎麼去把握未來?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使命感、以社會價值觀為導向。我研究過那些一萬人左右的失敗的企業,它們失敗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沒有把握好未來。

有人問我,你當時為什麼放棄當老師(我那時候是杭州電子工學院最好的老師之一)?我說,我沒有放棄當老師,到今天為止,我還是一個老師。老師的性格和脾氣讓我這個CEO跟其他CEO不太一樣,其他CEO可能對錢比較感興趣,而老師有個習慣,看到不對的地方,就要說出來。所以,到今天為止,我並沒有放棄當老師。2000年,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我說我五年之後要回學校當老師。2005年,當我要離開公司的時候,董事會說,如果你真的要當老師,那我們是不是成立一所大學,讓你去過過當老師的癮。

孫正義說過,初戀是最美好的,但絕大多數人都把初戀忘掉了。失敗的經歷才是最寶貴的,成功的經歷是瞎扯,大家在學習案例的時候,要學會自己思考。哈佛到我們公司來寫案例,調查了七八天,說這就是阿里巴巴。我說我的公司不是這樣的。我們爭論了將近三個小時,最後我簽了字,哈佛的第一個阿里巴巴案例就出來了。每次講電子商務,大家一定會把阿里巴巴的案例拿出來對比。五年前的案例里的阿里巴巴肯定是要死掉的,但五年過去了,我們還好好地活著。

大象不一定能踩死螞蟻

創業者必須有獨特的眼光,要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什麼叫有遠見?有遠見就是你能看到一些別人沒看到的東西,並且能夠實施出來。如果你看見的都是別人看見的東西,那你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任何時候都要自己去思考,要經常反思自己。

1995年,我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在西雅圖的一棟樓里,我這輩子第一次碰電腦,那時候只有有錢的公司才有電腦,兩萬塊錢一台。在一個很小的房間裡,擺了七八台電腦,幾個老外跟我說,這是網際網路,你可以在上面搜任何東西。我說我不敢碰電腦,他們說你按一下鍵盤又沒有關係,我就在搜索欄里打了一個詞——啤酒。那時候的網速特別慢,半天才顯示出信息。我又搜「中國」,但搜不到任何信息。我跟他們說,能不能做一個中國的網頁放上去試試看。那時候,我在杭州剛剛組建了一家公司,叫作海博翻譯社。他們就做了一個關於海博的網頁,掛到網上去。我們是早上掛上去的,下午就有郵件來了。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東西有點意思,如果我創業,說不定可以試試看。

回到中國以後,我請了24個朋友來開會,說我要做網際網路。我給他們講了兩個小時,最後23個人都反對,只有一個人說你想干就干吧,干不好就趕快逃回來。我覺得中國的年輕人有一個通病,就是晚上想了千條路,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是走原路。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網際網路,我到工商局登記註冊,人家說不能註冊,因為字典上沒有網際網路這個詞。註冊資金要五萬塊錢,我們就湊了五萬塊錢,兩萬塊錢租了房子,基本上就沒剩什麼了。那時候做網際網路真是太難了,人家覺得我們是騙子。今天很多企業界的朋友,我當年都去找過,說你就給我十萬塊錢,我的公司就可以做起來,但他們都拒絕了我。今天我碰到他們,他們都說那時候怎麼那麼傻,怎麼沒投你呢?其實,可能是因為那時候我也沒說清楚。網際網路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句話其實是我編出來的,我當時說是比爾?蓋茨說的,因為我說的話沒人信。我已經向他道過好幾次歉了。我講的確實是真話,不是假話,只是沒想到這種改變會來得那麼快。

1995年,中國電信連入網際網路,我是中國電信的第八個用戶。為了證明我不是騙子,我把電視台的很多記者朋友請到我家裡,讓他們來觀摩一下什麼叫網際網路。我用一台486電腦撥號上網,等了三個半小時,終於出現了第一個介面,我激動萬分。

大象不一定能踩死螞蟻,只要螞蟻躲得好。雖然對手很強大,但他未必能贏你。那時候我們跟國企競爭,做得很不容易,但我們很頑強,沒有被他們弄死。當然,我們也弄不死他們。最後雙方坐下來談判,他們把我們收編了。創業者永遠不要被資本控制,我永遠不會投資一個沒有理想的團隊。要尊重投資者,傾聽投資者,但最後的決定一定要自己做。我在為阿里巴巴融資的時候,人家問我問題,我也會問人家問題,假如你願意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跟我一起熬,那我們可以談談。

投資者也是這樣,你必須明白自己願意堅守怎樣的承諾,一定要反思自己。九年來,我永遠會去傾聽投資者。在股東會上,大家講什麼,我都會聽,但最終的決定由我來做。 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傾聽別人,只有做到客觀公正,你才會越做越好。而且,一定要說到做到。當然,上市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你可能會有幾萬個股東,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和他們交流。

後來,我去了外經貿部,在那兒乾了13個月。我們做得非常成功,可能創造了無數個中國第一,但我和領導的觀念發生了分歧。我認為應該幫助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領導認為應該做大型國企;我認為應該幫企業創造價值,想辦法幫人家賺錢,領導認為應該控制企業。我覺得領導的觀點不一定是對的。一家企業,如果總想靠政府的政策來支持,肯定是走不遠的。創業者一定要記住,能保護你的一定是你的客戶,能讓你的企業持久發展的一定是你的員工。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所以,我決定離開。

那時候,我是雅虎中國的第一任總裁候選人,但我覺得雅虎的模式未必適合中國。我相信中小企業,我相信電子商務,這是我的夢想,我不想放棄這個夢想。我跟和我一起去北京的六個年輕人說,我要回杭州創業,我可以推薦你們去雅虎,一個月至少一兩萬塊錢,或者去其他公司也行,如果你們願意跟我回家,我一個月付你們500塊錢,我們一起干十個月,成功與否我不知道,如果失敗,大家自己去找工作。這幫人只考慮了三分鐘,就跟我說,我們回家去做。1999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在我家裡誕生了。

阿里巴巴走到現在,從18個人發展到11,000個人,我們一直堅信一點:電子商務能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成長。只有幫助你的客戶成長了,幫助你的員工富起來了,你才能富起來。只有考慮到股東的利益,傾聽他們,幫助他們,你的企業才能成功發展。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就業機會都是中小企業創造的,中小企業將影響未來的世界。

……

本文來源於阿里巴巴集團的《馬雲內部講話:相信明天》一書。

阿里巴巴集團是全球主要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由馬雲帶領其他17人,於1999年在中國杭州創立。

自成立以來,阿里巴巴集團建立了領先的消費者電子商務、網上支付、B2B網上交易市場及雲計算業務,並積極開拓無線應用、手機作業系統和網際網路電視等領域。

阿里巴巴集團以打造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為目標,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經營多元化的網際網路業務,致力為全球所有人創造便捷的交易渠道,為消費者、商家以及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更多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6513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