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只會講產品,不會講故事的銷售人員

| 2015-08-11| 檢舉

老太太去買菜,路過四個水果攤。四家銷售的蘋果幾相近,但老太太並沒有在最先路過的第一,第二家購買蘋果; 卻在第三家購買一斤; 更離奇的是在第四家又購買兩斤。

1、商販一:老太太去買菜,路過水果攤,看到有賣蘋果的商販,就問道:「蘋果怎麼樣啊?」商販說:「我的蘋果特別好吃,又大又甜!」。老太太搖搖頭走開了(只講產品賣點,不探求需求、都是無效介紹,做不了單)

2、商販二:老太太又到一個攤子,問:「你蘋果什麼口味的?」商販措手不及「我早上剛上的貨,沒來得及嘗嘗,看紅紅的表皮應該很甜」,老太太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對產品了解一定是親自體驗出的,親自體驗感受出的才是賣點。只限於培訓聽到的知識,應對不了客戶)

3、商販三:旁邊的商販見狀問道:「老太太,您要什麼蘋果,我這裡種類很全!」 老太太說:「我想買酸點的蘋果」。商販答道:「我這種蘋果口感比較酸,請問您要多少斤?」 老太太說:「那就來一斤吧」。(客戶需求把握了,但需求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喪失進一步挖掘的機會,屬於客戶自主購買,自然銷售不能將單值放大)

4、商販四:這時他又看到一個商販的蘋果便去詢問:「你的蘋果怎麼樣啊?」 商販答道:「我的蘋果很不錯的,請問您想要什麼樣的蘋果呢?」(探求需求) 「我想要酸一些的」老太太說。 商販說:「一般人買蘋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為什麼要酸蘋果呢?」(挖掘更深的需求) 老太太說:「兒媳婦兒懷孕了,想吃點酸的蘋果」 商販說:「老太太您對兒媳婦兒真是體貼啊,將來您媳婦兒一定能給您生一個大胖孫子,(適度恭維,拉近距離)幾個月以前,這附近也有兩家要生孩子,就是來我這裡買蘋果,(講案例,第三方佐證)您猜怎麼著?這兩家都生了個兒子,(構建情景,引發憧憬)你想要多少? (封閉提問,默認成交,適時逼單 ,該出手時就出手) 我再來兩斤吧。老太太被商販說的高興了(客戶的感覺有了,一切都有了)。商販又對老太太介紹其他水果:「橘子也適合孕婦吃,酸甜還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有營養 (連單,最大化購買,不給對手機會),您要是給媳婦兒來點橘子,她肯定開心!(願景引發)」 「是嘛!好那就來三斤橘子吧。」 「您人可真好,媳婦兒要是攤上了您這樣的婆婆,實在太有福氣了! (適度準確拍馬屁,不要拍到馬蹄子上)」商販稱讚著老太太,又說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幾點進貨,天天賣光,保證新鮮 (將單砸實,讓客戶踏實),要是吃好了,讓老太太再過來 (建立客戶黏性)。 老太太被商販誇得開心,說「要是吃的好讓朋友也來買」提著水果,滿意的回家了。 (老客戶轉接新客戶,客戶滿意,實現共贏!)

四個商販都在販賣水果,但結果卻不同,從中你悟到了什麼,找到差距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5097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