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個人,
用心去創造一樣東西時,
它便有了靈魂。
Jon的金色城堡
有些人表面弱不禁風,
實則深藏不露;
有些人表面成熟穩重,
其實內心,
卻住了一個孩子。

Jon Trenchard,
來自溫文爾雅、保守紳士的英國,
作為演員瘋狂活躍在舞台劇的台上。
而最近他的作品登上了每日郵報,
並不是因為他有演出宣傳,

而是因為他構建製作了
一座比例為1:144的微型城堡。

這座城堡繁複細節讓人震驚,
各種設施應有盡有,
教堂、臥室、門廳,
壁櫥、衣櫃、裝飾畫,
甚至連逃生通道都安排妥妥噹噹。

淡黃色的燈光,
把浴室照得溫暖鮮亮,
在這樣一間豪華特別的浴室里洗澡,
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兒。

酒窖里儲存了豐富多樣的酒,
沾滿灰塵的酒瓶,
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隱藏在樓梯下的王冠和權杖,
放在紅色和金色的絲絨坐墊上。
這些都是用Jon收集來的廢舊材料,
製作而成的。

而且,更讓人意外的是,
這座城堡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教堂,
裡面還設一個祭壇,
桌上的聖經,更是細思極恐。

他還收集了一些娃娃屋的小物品,
作為房間的裝飾。

每逢節日,
也要過得充滿儀式感。


別看這些房間精緻小巧,
前前後後,
一共花了他30年的時間。
這個城堡已經完成了8個房間,
而這僅僅完成了三分之一。
在他的構想中,
未來的城堡里,
還將會出現廚房、書房、撞球室,
至少還有十個房間。
他還將這座城堡命名為:
Hordle城堡。

Jon入坑古典、經典的微縮建築,
周圍人似乎並不奇怪。
畢竟他的父親沉迷於鐵路模型,
母親也是娃娃屋的狂熱愛好者。
小時候,父母就經常帶他參觀那些
在塵埃中封存很久的歷史遺蹟。

12歲的時候,
在父親的幫助下,
他製作了第一個房間,
之後他便在這條路上,
一去不復返。
他開始計劃著如何設計城堡。
也成為了朋友口中愛撿紙屑的怪孩子。

城堡里的所有靈感來源,
很多都來自於英國的國民託管組織,
這是一個致力於保護名勝古蹟的私人組織。
也是受到英國各地歷史遺產的啟發,
城堡中的每一處,
都有著濃濃的歷史味道。
這座城堡完成之後,
他將不會出售,
而是準備捐給這個組織作為收藏。
Jon常常自嘲:
「長大後,我就希望擁有這樣一座房子。
我可能買不起,
所以為什麼不自己不建一座呢?」

他對於模型有著狂熱的興趣。
回到家後,他就泡在房間裡,
用廢舊穀物和雞蛋殼,
搗鼓著這些雜七雜八的小玩意兒。
每一處地方都很有講究,
每一處構架都是手工製作。


因為這對於手工有著極高的要求,
對於細節也是精益求精。
門廳里樓梯,
是按哈特菲爾德故居中的比例,
一一複製的。
就單單一個七層樓梯,
花了近一年的時間。

為了給教堂「安」上精美的彩色玻璃,
他花了數百個小時,
用一把沙皮刀和幾張彩色塑料布,
雕出了形狀各異的「玻璃」。


大廳里的壁櫥,
則是用舊的谷包雕刻而成。
城堡里的每個細節,
都是精心打造,
一個房間就要數年才能完成。

細節之處足以可見用心,
城堡中的圓柱,
使用紙板製成,
用灰色的顏料塗好,
為了營造風吹日曬的效果,
他還特意塗上了黃色斑點。

這座城堡,
不僅僅是為了致敬經典,
更是單純地將自己喜歡的東西,
綜合在了一起,
這裡所有的一切,
都是心喜之物。
夢想就是卑微的執著,
如果一個人,
總是給人充滿富足的感覺,
那他可能總是安分,
安分地做自己。

Jon說:
雖然這可能會花費他一生的時間,
但他很喜歡。
既然是喜歡,
那就不是浪費時間。
卓別林曾說過:
當真正開始愛自己,
便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孫燕姿的《完美的一天》歌詞中,
這樣寫道: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多很多的房間,
一個房間有最快的網路,
一個房間有很多的吉他,
一個房間有我漂亮的衣服,
一個房間住著朋友和他的愛人,
一個房間一個房間,
我也不知道該放些什麼。
房間裡放什麼?
當然放自己喜歡的東西,
就這樣,
在自己喜歡的東西包圍下,
度過完美的一天。

戲中他過著別人的人生,
戲外他就沉浸在模型世界。
如今的世界變化太快,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
心裡或多或少藏了一些事,
也總想找個地方給它們歇歇。

誰都夢想有一所大房子,
裝滿夢想,裝滿陽光,裝滿幸福。
可說到底,
我們要的真的不是什麼大房子,
而是即使身處異鄉,
心也有歸宿的安全感。
這座城堡里,
有Jon夢想中「家」的樣子,
也有他最溫柔的時光。
.........
.........
圖片和素材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 / 藝非凡( ID:efifan )
THE END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5922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