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別人惹你生氣,還是你自己找罪受?《控制憤怒》這本書說了答案

"

你是否經常因為別人對自己的冒犯而怒不可遏?你是否會為了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

你是否明知道憤怒會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壞人際關係,卻仍然止不住怒火?

明明是別人做錯了事情,卻要你承擔憤怒帶來的傷害,一想到這裡你是否會感到更加憤怒?

我們常常說要做情緒的主人,但是當我們憤怒時,好像就成了被憤怒驅使的奴隸。如何才能駕馭憤怒,不讓自己的情緒被別人的行為所左右呢?

艾莉諾·羅斯福說過一句話:「別人想讓你覺得自慚形穢,但也要你同意才行。」這也是《控制憤怒》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內容,讓你憤怒的關鍵因素其實不是別人的行為,而是你的想法。

只有剝離不理性想法,我們才能在根源上控制憤怒。

這就是本書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創立的管理情緒的療法。

這套方法為埃利斯帶來了聲譽,使他在美國、加拿大的應用心理學家排行榜中,排名超越弗洛伊德,位居第二。

不僅如此,這套控制情緒的方法還為埃利斯帶來了健康和精力,他在90歲的年紀,還能每周工作80個小時,這使他最終成為一位多產的作家和心理學巨匠。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更好地控制憤怒吧。

1.讓我們憤怒的,其實是我們不理性的想法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總是會執著於指責對方的過錯,深陷於扮演無辜受害者的角色。但我們真的沒有任何錯誤嗎?為什麼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的反應會有差異呢?

作者認為正是因為我們的想法出現了問題,才會產生憤怒。

書中提到了一個例子。你和朋友約定合租房子,兩個人共同承擔房租,而且你還要負責修理房子,並且買好合適的家具。可是當你滿懷憧憬地履行了自己的義務後,那位朋友卻突然爽約了。

這時,你很可能會感到怒不可遏,還可能會忍不住指責朋友的失信,甚至咒罵朋友的不道德。

我們常常以為是「朋友爽約這件糟糕的事」讓我們憤怒,但在這個例子裡,客觀事實只有「朋友爽約」,而「糟糕」則是我們對於這件事的一種主觀想法。

作者在這裡提到了理性情緒行為ABC法則里,朋友爽約是外部事件A,你的憤怒是情緒C,而「糟糕」則是想法B。

不難發現,不同的人對於朋友失信這件事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覺得可以再找別人合租,自己在租房上付出的精力並沒有白費,這類人便不會生氣。有的人甚至會慶幸自己不必和如此不守信用的人居住在同一屋檐上。

可見,我們的想法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憤怒這一情緒。有時候雖然別人確實做得不厚道,但是讓我們憤怒的根源還是頭腦里的想法。

所以,要想控制憤怒,我們要進行的第一步就是審視我們的想法,對那些影響著我們情緒的想法進行抽絲剝繭,將不理性的想法趕出大腦。

只有找到了突破點,才能針對性地控制憤怒情緒。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我們修煉出一套強大的自我防禦機制,避免自己成為情緒的附庸。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輕鬆地找到頭腦里的不理性想法,繼而更好地改變它們吧。

2.質疑自己的想法,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發現問題

靜下心來仔細回想,從事件發生到產生憤怒的過程中,你的頭腦里出現了哪些想法。

你是否覺得別人絕對應該公平地對待自己,必須考慮到你的感受?

你是否因為這件小事認為對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甚至覺得他應該受到懲罰?

你是否誇大了這件事的嚴重程度,把它想得太過糟糕,覺得自己實在難以忍受?

認真思考這三個問題,將自己的想法對應入座。

在這一步驟中,你只需要想清楚「是」或「否」,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判斷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尋找自己的問題。

接著,你需要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有何證據」。

在朋友爽約的例子裡,當你認為朋友必須考慮到你的感受時,你可以問自己「為什麼」,你會發現,你雖然很希望朋友能夠這樣做,但是不得不承認朋友確實沒有這種法定義務。

通過提問的方式,我們可以強迫自己對別人的行為進行一次理性的思考,從而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用徹底的自省驅除在頭腦里作怪的不理性想法,當我們真正把這種想法趕出大腦時,即使再遇到類似問題,我們也不會生出怒火。

3. 誇大自己的想法,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找到問題

除了質疑不理性想法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誇大的方式反省自己的問題。

你需要假設某種想法是正確的,然後將這種想法無限誇大,甚至可以讓它聽起來很荒謬。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發現自己的不理性想法,是因為這些想法的錯誤程度在思維慣性面前顯得太過渺小。而誇大的方式,相當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放大鏡,幫助我們對抗日久彌堅的定式思維。

舉一個生活中常常會發生的例子。你想要伴侶為你做一件事情,但是對方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可能會讓你生氣。

而這時,導致憤怒的想法很可能是:「如果伴侶愛我,他就必須滿足我的要求,如果伴侶沒有這樣做,他就是不愛我。」

對處於愛情中的男女來說,可能很難認識到這種想法的錯誤性,這時候我們可以誇大自己的這種想法。

你可以這樣想:「他當然應該滿足我要求的事情!因為我對他的行為有絕對的控制權。」你可以繼續誇大:「既然如此,就算我叫他給我100萬,他也得這樣做。」

通過這種方法,你會發現自己的想法很荒謬,自己對伴侶並沒有控制權,對方有權拒絕你的要求,你沒有理由為此生氣。

誇大想法的方法不僅適用於打破情侶間的思維定式,而且可以用於反思家人、朋友相處中的固定化思維,幫助我們認清錯誤,減少憤怒。

4.結語

古羅馬的一位哲學家說過:「困擾人們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評判」,這句話也是《控制憤怒》的精髓所在。

有時候的確是對方傷害到了我們,有時候是我們誤以為對方在釋放惡意,但是這些事情的真假與善惡,不應成為左右我們情緒的原因。因為我們不應該為了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也不應該出於自己的誤解而傷害自己。

只有一個不自愛的人,才總是讓自己陷入遍體鱗傷的境地,又怨天尤人地感慨世界的不公。

唯有端正心態,駕馭好憤怒這匹脫韁的野馬,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就像這句話說的:「你無法改變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你無法控制別人,卻可以掌握自己。」

只要我們在自己的頭腦里守護好最後一道關卡,不管是真刀還是虛槍,我們都能可以自如應對,讓自己保持一種健康的情緒。

文|黃梔子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83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